近日,貴州省總工會表彰了萬餘名來自各個行業的技能型人才,並以最隆重的儀式,授予他們“最美勞動者”稱號,充分肯定了他們在生産一線為國家和人民群眾作出的突出貢獻。
縱觀這些“最美勞動者”所分佈行業,除了有人們印象中的“流水線”操作工、鉗刨焊砌築等傳統工種的勞動者外,還有一大批來自新業態、新行業、新工種的勞動者,比如快遞員、電商客服、外賣騎手、工業機器人操作員等。這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選“最美勞動者”傳遞出明確的信號,那就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一個“新藍領”的勞動者群體正在走向社會舞臺,並服務於巨大的人才需求市場。
我們看到,“新藍領”群體的形成,與網際網路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城鎮化的步伐加速,如餐飲外賣、網路購物、網約車等的網際網路平臺全方位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人們的購物、飲食、居住、外出都離不開網際網路,催生了體量龐大的數字經濟,支撐數字經濟的背後,除了IT技術手段外,還有大量的“新藍領”群體,他們在這些新崗位揮灑汗水和青春,為城市創造更美好的生活貢獻力量。
與傳統的“流水線”上的勞動者相比較,“新藍領”們的就業空間更廣闊,對知識技能的要求也更高,如網路安全管理員、工業機器人操作員,都要求有相當的電腦駕馭技能,即便是一個電商的倉庫管理員,至少要懂得相關辦公軟體的操作。這就要求勞動群體在崗前,需要更紮實的技能基礎,或得到更充分的培訓。
據統計,80、90後是“新藍領”的主力軍,如今佔比約70%,隨著“零零後”的成長,以及就業觀念的改變,加上國家對職業教育的大力扶持,“新藍領”隊伍日漸年輕,也在不斷壯大。據一所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負責人介紹,該學院是實行“3+2”的職業教育,畢業生不愁上崗,學生還未畢業,已有央企國企提前下了“訂單”。這説明,社會需要的是擁有技能型的人才,掌握一門技能,就多一份競爭力。
最近,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佈了“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中,高技能人才短缺現象較為明顯。新進排行30個職業中,近半數與製造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等行業相關,所需職業專業化程度要求較高,比如智慧製造工程技術員、金屬熱處理工、多晶硅制取工等職業就是屬於短缺性崗位,而與生活服務業相關的職業需求仍然有市場優勢。
凡事預則立。瞄準今後對新業態新崗位的市場需求,貴州未雨綢繆,今年制定了“十四五”時期全省公共職業技能培訓基礎平臺建設的主要目標:建設55個左右以農業、工業、服務業、綜合技術培訓為主的“四類”基礎平臺,培訓能力達到110萬人次/年以上。這是為新就業形態崗位培養合格勞動者的有效手段,也能為更多的待業人員匹配到合適自己的工作,促進就業。這更是讓“新藍領”群體長成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産業工人的重要舉措,必能促進這個群體勞動素質邁向新臺階。(靖曉燕 羅銳澤)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