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中國 > 

【智庫研究】馬駿:應如何規劃地區碳中和與綠色金融路線圖

來源:人大重陽網 | 作者:馬駿 | 時間:2021-09-30 | 責編:申罡

文 | 馬駿 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


重慶有條件在2028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這條路徑的關鍵在於,儘早規劃主要産業的長期減排路徑,明確相關技術和投資需求,組織綠色金融産品、標準、激勵機制和其他配套資源,協同支援減排行動。


2020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八大重點任務之一,要求“抓緊制訂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援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於中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願景,部分有條件、有創新能力的地方有必要開始規劃率先碳達峰和在21世紀中葉碳中和的發展規劃,對其他地方形成示範效應。


重慶提前碳達峰、碳中和的投融資估算


我們從2019年底啟動、歷時一年半的《重慶碳中和與綠色金融路線圖研究》表明,只要重慶儘早明確碳中和路線圖,落實一系列更有力度的碳減排和碳中和政策,配之以有效的綠色金融激勵機制和産品服務,就有條件于2028年左右實現碳達峰,並於2050年左右達到近零排放(2050年碳排放較2020年下降85%以上),且有潛力於2060年前在國內率先實現碳中和目標。


根據對重慶主要行業碳減排潛力和政策技術措施的細緻研究,課題組提出,重慶應該將2028年碳排放提前達峰目標和2060年前率先實現碳中和願景作為其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內容以及具體落地的抓手,為國內其他地區的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創新示範模式。重慶率先實現碳中和的關鍵在於,儘早規劃主要産業的長期減排路徑,明確相關的技術和投資需求,採取切實措施,組織綠色金融産品、標準、激勵機制和其他配套資源協同支援減排行動。


為實現碳排放提前達峰和率先碳中和,重慶在綠色低碳産業發展和技術佈局方面應實現以下突破:加速淘汰落後産能、提高工業能效,促進投資、引進高品質製造業,推進公路交通電動化進程達到並超過國內先進地區水準,重點支援公路貨運和內河航運低碳清潔化改造,發揮超低能耗和近零排放建築規模化發展優勢,拓展外購綠電並停止新建煤電廠,繼續擴大造林面積提高森林蓄積量,提前佈局綠色氫能綜合産業鏈、工業零碳零廢化的研發和試點等。


我們對綠色融資需求的估算則表明,要實現碳提前達峰目標和碳中和願景,按綠色金融口徑計算,未來十年(2021〜2030年)重慶的綠色投資累計需求(按2018年不變價)將達到約3.1萬億元,意味著這十年內綠色投資年均增速應至少達到13.7%,比實際GDP年均增速高出近8個百分點。同時,雖然綠色投資佔固定資産投資的平均比重約為17%,但對固定資産投資增長的貢獻要達到36%。在近零路徑下,由於額外綠色投資創造的綠色經濟活動,可以將重慶未來十年的年均GDP增長潛力提升約0.5個百分點。


如何規劃主要産業的綠色投融資體系


課題組就如何構建和完善重慶綠色金融體系以支援碳中和目標落地,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建議。


一是明確支援中長期綠色低碳發展的綠色金融目標。


經過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組織多元、産品豐富、政策有力、運作高效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和激勵機制,綠色融資規模快速增長,綠色信貸餘額突破1萬億元,餘額佔比居全國前列。


二是推動綠色金融對接全市綠色低碳發展目標。


擬定碳排放總量控制、碳排放提前達峰以及碳中和等目標;並將目標落實到主要産業的中長期綠色發展規劃和區域佈局;根據減排目標任務,識別實體經濟綠色化機會,編制綠色産業和重點項目投融資規劃;制定綠色金融與綠色製造、綠色建築、綠色交通、綠色能源等協同發展的“1+N”行動方案和措施。


三是建立綠色産業規劃與綠色金融發展規劃之間的協調機制。


制定一系列綠色低碳産業、産品和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建立綠色項目與綠色融資渠道的協同機制;打造服務於綠色項目和綠色資金的對接平臺。


四是建立強有力的綠色金融激勵機制。


市政府每年從財政預算支出30億元,綜合運用綠色産業基金、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貼息、擔保費補貼、綠債認證補貼、風險補償、應急轉貸、獎勵補助等財政政策工具,鼓勵企業投資于綠色項目。鼓勵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積極開展綠色信貸産品和服務創新,增強對綠色融資的擔保能力和風險緩釋能力,提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環境與氣候資訊披露水準。


五是建立以數字化為基礎的綠色金融基礎設施。


建立綠色項目(企業)資訊共用系統,利用現代AI數字科技,強化綠色項目的環境效益透明度。建立全口徑綠色金融數據採集與監測分析系統和綠色金融發展與監管評價系統。


六是創造符合綠色低碳目標的綠色金融産品和服務體系。


鼓勵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或綠色專營分支機構,引進或新設各類綠色發展基金、綠色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和綠色金融仲介機構。積極發展能效信貸、綠色債券和綠色資産證券化,開展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探索藍色債券、碳金融、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綠色建築保險和轉型融資等創新型産品,發展綠色供應鏈融資。鼓勵創投基金孵化綠色科技企業。優化升級重慶碳市場,將控排範圍擴展到工業、交通和建築等重點行業,同時將農林行業作為自願減排和碳匯開發的重點領域。


發表評論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