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中國 > 

【智庫思享】笪志剛:中韓相互認知進入新的磨合期

來源:環球時報 | 作者:笪志剛 | 時間:2021-08-25 | 責編:申罡

文 | 笪志剛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東北亞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


8月24日是中韓建交29週年。中國GDP從南韓的1.4倍上升到去年的9倍,中國每人平均GDP從南韓的5.2%上升到33.3%。兩國間實力對比此消彼長,南韓人對中國的看法也隨之發生著變化。南韓《國民日報》日前委託相關輿論調查公司,以約1000人為對象進行了南韓人對美國、中國、日本、朝鮮四國認知意識變化的網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1.7%的受訪者表示“最不喜歡”的是中國,其中95後和00後為主的MZ世代的對華負面認知比例高達60.3%。同時,“最不喜歡”日本的比例是31.2%,MZ世代則為22.8%。


無獨有偶,在南韓生活和任教近20年的俄羅斯教授安德烈·蘭剋夫前不久在批評“南韓社會存在狹隘視野”的同時,認為“一直在對華關係上採取模糊立場的南韓,近年民意的對華認知呈現冷淡乃至排斥的傾向”。這些是否意味著南韓對華民意出現了變化?


首先,南韓民意認知整體在變化,它隨著全球局勢和大國關係起伏,以及國際輿情變化而進行著自覺和不自覺的調整。疫情下,南韓主動參與雙邊溝通和多邊區域合作,國民對外認知和對國際事務的關注與關心也在顯著上升。尤其是進入發達經濟體行列後,南韓看世界的角度、民眾接受大國關係變化的心態乃至國際形勢對南韓民眾的影響也更加多元,歐美主導的國際輿論和東北亞等地緣外溢影響都會折射到民眾個體的認知之中。


其次,南韓對華認知局部在變化,它隨著中韓與彼此利益攸關方的關係調整而進行著被動或主動的重塑。從區位和歷史的維度,中韓互為搬不走的鄰居,歷史交流的長週期積澱了民意的良好認知,兩國也形成了地理與心理距離雙接近的認知基礎。目前,隨著中韓各自在應對國際變化與大國關係挑戰上做出的戰略考量和戰術調整,部分南韓民眾在對華認知上出現一些負面傾向,既凸顯了中韓在彼此認知上的適應性調整和補齊局部認知短板的勢在必行,也印證了推動正向認知行穩致遠的重要性。


最後,中韓彼此的認知進入磨合期,它處於隨著劇烈的地緣變化及調整雙邊關係帶來的有形無形的影響之中。一國對另一國好感度等認知走勢是曲線的變數,南韓民眾對華認知出現一些短期變化,乃至中國民眾對韓認知也有不樂觀因素,都是週期性調整與磨合的必然體現。這種磨合其實是建立在雙方政府互動依然良好,經濟共贏依然熱絡,民意認知基礎並未坍塌前提下的正常反應。


近年南韓社會認知出現多元變化,帶動民間對華認知調整,這是事實。這種多元變化既是兩國進一步鞏固官方友好與交流,經濟界合作與並行,民間互動與調整的組成部分,也向我們提出摸索提升民意認知和開拓好感度的諸多思考。


一是宏觀上鞏固中韓認知的最大公約數。“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準確理解在複雜國際局勢與微妙地緣政治下中韓關係的壓艙石定位,認清兩國民意認知的正向支援對發展中韓關係的不可或缺性,並推動這種正向認知服務於維護中韓促進合作、捍衛和平、戰略穩定等相互支撐的戰略高度,構築多邊體系的國際視野,推動東北亞區域一體化的區域廣度,致力於兩國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深度。


二是中觀上確立兩國認知的最大契合點。“同舟共濟海讓路”,中韓建交29年以來,在地方合作、旅遊往來、人文交往、民間外交、智庫交流等方面形成互信機制、共贏認知和友好紐帶,它們為中韓兩國由上至下增進溝通,由下至上擴大理解奠定了認知上的最大契合點。依託官産學研多方推動,減少相互負面認知的發酵元素,挖掘地方民意的長效溝通優勢,激活年輕一代全面認識的深化,中韓民意認知“直挂雲帆濟滄海”依然可期。


三是微觀上保留彼此認知的最大差異化。“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中韓文化及經貿合作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呈現各自的特色和優勢,這種合作維繫的基礎底色是民意正向認知下的相互理解與友好交流。從借鑒和包容的角度,承認民眾個體的差異化及多元化並不影響中韓認知向好的大局。尊重差異化存在,在一些領域求同存異,在一些方麵包容差異,在一些認知上借鑒多樣化,這是兩國國情和彼此在世界的定位決定的,也是民意認知在微觀層面經常瞬間變化的應有之義。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