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朱民:中國“十四五”規劃保持開放政策促進全球治理共同繁榮

發佈時間:2020-12-11 14:10:21    來源:中國網    作者:朱民    責任編輯: 申罡

2020年12月8日,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大使圓桌會議在北京舉行。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在論壇上發表以下觀點:


“十四五”規劃對中國來講至關重要,同時也會對全球經濟産生重大的影響。所以我將講三個主要領域。


第一,理解或者是了解中國在目前的一些非常前所未有的重大變化。


第二,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國目前面臨的挑戰如何應對,當然這也會體現在“十四五”規劃的具體內容當中。


第三,中國在制定“十四五”規劃的時候,仍然保持開放的政策,並且跟合作夥伴們一起進一步促進全球治理共同繁榮。


中等收入陷阱、地緣政治不斷變化、老齡化問題需重視


首先比較重要的是,需要去理解一些中國和世界面臨的主要的改變和挑戰,這是中國制定“十四五”計劃的基礎。主要強調三個要點。第一,中國國內,從原來大概一萬美元每人平均GDP提到更高層面的收入。如果説把中等收入提到高等收入的國家,對中國來説是非常重要的改變,對於整個經濟架構也是非常重大的改變。今年雖然經濟增速減緩了,現在每人平均GDP第一次達到一萬美元,也就意味著能夠使中國從原來的中等收入層面不斷地往高等收入國家去邁進。根據世界銀行、聯合國以及其他官方的國際機構定義的標準,這不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目標。我們看一下國際上其他相關國家的經驗,特別對於很多的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中等收入進一步提高非常不容易。比如南韓,從原來的一萬到兩萬甚至到三萬每人平均GDP。比如像巴西、墨西哥、馬來西亞,30年前這些國家每人平均GDP都達到了一萬美元,在30年之後仍然是每人平均一萬美元GDP,這是非常有意思的。在一萬美元每人平均GDP之前,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從三千到一萬美元每人平均GDP基本上花了16-18年時間。但是關鍵從一萬美元就開始産生分化了,也就是中等收入陷阱。我們做了很多研究、做了相關的比較,從當中吸取相關的教訓。經濟結構改變是一個重大的課題。靈敏和有效的宏觀政策管理也是重要的課題。金融部門需要改革以應對新的挑戰。在整個轉型過程中非常關鍵的是生産力,生産力成為驅動力。當我們從今天每人平均GDP一萬到一萬二美元,必須要去看一下中國如何應對這樣大的挑戰,如何能夠進一步在將來再往前邁進。我們確實能夠看到關鍵的經濟結構轉變,比如中國越來越多地從生産行業轉向服務業。2013年,中國的生産行業達到頂峰。在過去的七年內,生産行業在GDP中所佔的比例下降6%。在服務業方面,在未來五到八年裏會有3-4%的增長。中小型企業將不斷發展。


第二,對中國來説,主要的改變是地緣政治不斷變化,特別是國際政治生態環境也改變非常大。目前中國如何去應對,怎麼去確保可持續性的發展,能夠保證中國穩定的經濟發展的狀況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地緣政治方面面臨很大的風險,特別是在WTO談判桌上、巴黎氣候協定、WHO以及其他相關的問題上美國離開了。反對全球化的浪潮已經變成了非常大的噪聲,我們必須要仔細去考慮,整個世界將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是什麼樣的,全球經濟治理是什麼樣的。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如何維持住這種可持續性的發展,並且能夠保持穩定的發展,能夠確保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持續保持住。中國是如此開放的全球化的經濟體,貿易量上佔了非常大的比例,不僅僅是貿易,人力資源、資本的流動,如何防止“脫鉤”發生,將來遠景是什麼樣、解決方案是什麼樣,需要仔細思考。


第三,中國面臨的重大挑戰是人口方面的一些改變。主要的挑戰是老齡化。今天可以看到中國超過60歲的人有2.5億,現在有大約10%的人往65歲以上邁進,中國老齡化的步伐越來越快。在研究當中我們發現在2050年左右,中國的人口將會損失3300萬,對社會整體架構將會改變很大。我們看到30、40歲這些主要勞動力人群的人口數量是下降的。勞動力的缺乏、整個社會的福利、醫療體系等,如何能夠給我們提供更加適宜生存的環境,怎麼確保社區更好地建設,特別是城市各方面基礎設施條件都能夠更好地適應于中國老齡化的人口結構。因為老齡人的消費品和耐用品更少,他們需要更多的服務。在上述三個關鍵領域。中國面臨主要挑戰,而且在未來10-30年裏面面臨這些挑戰,中國如何回應這些挑戰?


“十四五”計劃聚焦高品質增長、以人民為中心、“雙迴圈”政策、可持續發展、技術創新及數字化


“十四五”計劃當中必須要把這些主要的問題和挑戰充分考慮在內,讓我用這次機會提一下“十四五”計劃當中的一些關鍵的要點。這些計劃聚焦于高增長,是高品質的增長,而不僅是量的增長。由於沒有勞動力紅利,資本密集型模式、出口密集型模式、原料密集型模式不再起作用。我們需要加強生産力增長,這是主要的挑戰,也是主要的問題。中國服務業和製造業相比生産力低了30%。


第一,我們要充分強調在質的方面的發展,包括可持續性發展、福利等。


第二,“十四五”計劃的特點,是以人民為中心。我們不斷往高收入國家邁進,人們的幸福感和健康變的更加重要。人們的幸福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的驅動力,這也是我們從其他的發達國家當中所學習到的一些經驗。我們將瞄準人民收入的增長,而不是瞄準GDP的增長。比如説社會保障體系能夠覆蓋中國所有公民,這一點非常關鍵,我們已經有十億人口有醫保覆蓋,但是在有些地方醫保覆蓋則將對較低,我們需要在中國的每個人都能被醫保覆蓋,這才是我們的目標。


環境保護也至關重要。人們都需要乾淨的空氣和水,新的城市設計、社區設計、公園、教育的設施等等,都讓人們變得更加幸福,這一點至關重要。金融部門也需要去改變,應對人們對於財富管理的需求,因為人們財富增加了,需要更好的財富管理。過去十年裏面中國中産階級從原來的一億增加到四億人,現在中國中産階級財富佔據了45萬億,這個數據可能會再次的加倍。


第三,要形成一種真正的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我們必須要應對很多的不確定性,特別是現在全世界地緣政治方面非常不穩定。我們專門採用了“雙迴圈”的戰略。“雙迴圈”的戰略也就意味著在基礎層面上必須確保國內的經濟迴圈首先要得以保障。國內的迴圈裏面有很多空間可以提升,特別是效率方面。40年前中國剛進行改革開放得時候,中國的經濟和世界經濟已經結合起來,進出口是主要的問題。中國的進出口在2007年達到10%的GDP,去年這個比例低於1%。今年由於個人保護裝備和個人電子設備的增加該比例將有所增加。目前國內的消費成為最主要的經濟驅動力,在今天,在不遠的將來也是這樣。目前迴圈政策、供應鏈在中國還不是特別順暢,比如在國際市場上我們進口了大概3400億的晶片,出口了一千億的晶片去別的國家。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狀況,在整個供應鏈方面必須重新配置,確保國內的供應鏈、國內的生産,能夠有效連接,能夠穩定運作。這並不意味著把國內的生産和海外的生産隔離開來,需要有另外一個迴圈。另外一個迴圈是國際的迴圈。國內的迴圈和國際的迴圈能夠同時運作,因為中國需要國際合作,中國需要國際市場的資源、技術、人才、資本、管理等等,我們從過去40年裏面學到了相關的經驗教訓。中國持續地跟世界其他各國在一些基本方面進行合作,中國需要國際的市場,能夠更好出口中國的産品。最重要的要點是,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互動將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去刺激和促進中國技術的發展和升級,能夠把産品往高附加值的方面去移動和配置。國際的迴圈也非常關鍵,中國將會有更加開放的政策去接收外國的資本和服務,持續地出口。


第四,可持續性。中國提出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消費了很多的碳,而且在大氣當中釋放了很多的二氧化碳,在這方面並不是可持續性發展。綠色發展對於中國人民的生活水準的提高至關重要,同時也能夠真正滿足人們對於綠色環境的美好追求,他們希望有更高品質的水、空氣等等。同時在全球層面也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我們需要打造一個更加綠色的、更加清潔的世界,必須要齊心協力。這些都是重大的挑戰,因為現在中國70%的能源消費都是煤炭的消費,到2060年要把70%煤炭的消費降到0,將是巨大的挑戰和巨大的能源結構轉型。對全球的投資者來説,對發展效率的提升也是巨大的機會。我們將逐漸降低單位GDP能耗和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我們要增加非化石能源在能源中的佔比,逐漸減少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實現經濟發展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重大目標。太陽能、風能成為新能源的代表,核能利用也是一個重大的議題。關於綠色發展的第二個重大議題就是能效,其實能效是很寬泛的概念,到水泥的生産、到汽車、建築、冰箱等等。所以能效將會在接下來的五年以及40、50年的發展中,對中國來説意味著巨大的機會,我們會有大量的投資進入到這個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包括國內和國際的投資。第三,環保問題也同樣重要。中國已經在荒漠地區大量植樹造林,開展綠色行動,去節省更多的能源,同時更有效利用能源。另外希望能夠在地球上打造更多的綠色區域,這都是我們的環保策略。


第五,技術創新以及數字化。新冠肺炎疫情大大推動了技術的發展。由於疫情原因我們已經不能夠自由移動了,所以我們許多各種各樣的ZOOM會議還有居家工作,大家深刻地意識到了技術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發揮多麼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中國“十四五”規劃當中會非常強調技術創新的重大議題,同時還要強調數字化的問題。


基礎設施或者應包括像5G、AI、大數據、雲計算。政府和企業一直都在大力建設這些基礎設施,因為有了這樣的基礎設施,所有公司能夠朝著這樣一個高科技的時代前進。所以五年內我們可以實現5G基站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國4G的基站是五年內實現的,現在已經有352萬的4G基站,大概佔到全球4G基站的51%。所以我們有另外五年去建成更多的5G的基站。我們之前規劃要建立60萬5G基站,現在已經建成了78萬個5G基站,超額完成目標。所以有了5G、AI、大數據、雲計算、物流網等。現在我們使用IPV6網路的人已經超過美國,而且我們有10萬行業的APP,我們不僅僅用我們的手機打遊戲、購物、看直播等等,對企業來講有很多的重型機械的APP,裏面有機械如何工作、機械效率、安全以及能源消耗等數據,不用人員介入,機械就可以運轉。我們希望到2022年能夠形成規模效益。但是這些對於研發機構來講,他們必須要去提供足夠的支援,同時我們也要去鼓勵所有的行業把各自自己的行業進行數字化調整,而且數字化的速度會相當快。比如像美的這樣的一個公司,之前有很多員工,但是現在每一台空調的人工消費只有10塊錢,真的很不可思議。所以我們的數字化規模越大,就越要有強大的基礎設施。

另外在1993年的時候,美國曾經有一個“資訊高速公路”的概念,包括GPS、網際網路,以及相應的基礎設施,10-20年會有大發展。也就是説有了現在這些技術,有了技術的創新,有這樣的高速公路,我們有望可以看到中國將會變成一個技術大國。現在中國每個普通人每月都會使用9GB數據量,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內每人每月使用6GB數據量。預計到2030年,中國每人平均每個月要消耗100GB流量。中國今年已經實現了10億物品接入物聯網,未來十年中國會有一百億物品接入物聯網。這五點是今年“十四五”規劃重點問題,有品質的增長、以人為本、“雙迴圈”、綠色發展、科技化和數字化。


RCEP、CPTPP將會把中國的國際合作提升到新水準


最後,更多涉及開放的問題,需要全世界提高全球治理,實現全球繁榮。中國正在進行“十四五”規劃,中國也在考慮如何和全世界齊頭並進,在接下來5-50年實現長遠發展,中國也會繼續改革開放,我們稱之為高品質的開放。在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國宣佈金融開放的措施。金融行業的外資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市場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另外現在中國的自由貿易區也不斷地增加,中國的進出口也會進一步增加,同時國際合作更加加強。其次,RCEP把整個亞洲聯繫起來了,是一個非常動態的亞洲國家的合作機制,將會大大推動資金的流動。亞洲地區區域資金流動已經佔到了全世界的61%。所以有了RCEP,區域的貿易、技術和人才流動將會得到進一步加強。另外中國也在慎重考慮加入CPTPP,將會把中國的國際合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準。而且現在有一系列的談判已經啟動,包括和歐盟的談判。如果這些今年也能做成的話,甚至明年做成的話,都會有重大的意義和影響力。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投資協定,而是關乎整個區域內的勞動力標準、購買政策、補貼政策方面的商業環境的公平競爭的議題。所以這些都是非常重大的議題,而且也會對中國的開放,對整個地區和全世界的開放産生更大的影響。第三,“一帶一路”將會持續進行。不僅僅是在基礎設施方面會繼續推進,同時在行業層面也會更加繼續,使這個區域內的標準統一。還有數字化在本地區的實現,以及文化的交流、人的交流,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議題。第四,中國將會更進一步強調和其他國家的合作,來共同推動全球經濟治理的改革,還有WTO、WHO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改革。同時中國也會更加不遺餘力地參與關於氣候變化方面的一些行動,因為中國也已經一直致力於和全世界一起來共克時艱,抗擊新冠疫情。中國也正在致力於讓疫苗成為公共産品。所以接下來,中國會有更高標準、更高水準的開放,也會持續跟全世界共同努力。


現在全世界在新冠疫情之後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我們需要適時而動,中國和非洲國家,需要新的舉措。中國在制定“十四五”規劃的時候,一定要更好應對這些當前的挑戰,能夠把中國打造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高收入的國家。中國和全世界各國合作也會持續進行,繼續對外開放,以實現共同繁榮。


關於演講者:


朱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

朱民博士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他畢業于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並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博士學歷。從1990年到1996年,他供職於世界銀行。回到中國後,朱民博士在中國銀行擔任多個核心職務。2009年升任中國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ZHUMinFormerDeputyManagingDirector,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IMF)

Mr.ZHUMingraduatedfromtheEconomicsDepartmentofFudanUniversityandgainedhisdoctoraldegreefromJohnsHopkinsUniversity.HeworkedintheWorldBankfrom1990to1996andwentbacktoChinaforvariouspositionsattheBankofChinawhereheservedasGroupExecutiveVicePresident.InOctoberof2009,hejoinedthePeople'sBankofChinaastheDeputyGovernor.In2011,IMFappointedZHUMinastheDeputyManagingDirectoroftheorganization.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