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一、《規劃》實施情況的綜合分析

發佈時間:2020-09-18 10:02:35    來源:中國網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    責任編輯: 時暢

(一)《規劃》實施的總體情況

 

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老齡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各項部署,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相結合,全面加強新時代首都老齡工作,總體而言,《規劃》對於老齡事業發展的引領提升作用明顯,重點工作任務進展順利,各項政策措施穩步推進,全市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一些重點領域的實踐與探索走在了全國前列,發揮了首都的表率示範作用。

 

強化頂層設計,老齡事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牢牢把握“四個中心”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深刻認識北京作為大國首都的職責使命,客觀分析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挑戰,努力挖掘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活力和機遇,統籌人口、就業、退休、養老、衛生健康等政策,全方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將老齡政策貫穿到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與政策中,推動首都經濟社會實現高品質發展,為平穩渡過人口老齡化高峰期創造良好條件。

 

強化政策引領,老齡事業進入高品質發展新階段。“十三五”期間,北京市持續加強老齡政策創制,出臺上百項政策規劃,形成了以《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等法律法規為統領,以《關於貫徹落實〈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進一步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強老年人照顧服務完善養老體系的實施意見》《“健康北京2030”規劃綱要》《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等市政府或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政策文件為指導、以部門文件為細化的立體化老齡政策矩陣,建立起了以主干政策為支撐、配套政策為補充,相對完備、互相銜接的“四梁八柱”老齡政策制度體系。

 

著眼京津冀協同,老齡事業開啟開放發展新局面。在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謀劃首都老齡事業和老齡産業發展,在更大範圍內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健康、養老服務共建共用,探索特大型城市群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路徑和經驗,有力有序推動了一批重要事項、重點項目、重大政策落地實施。

 

完善治理體系,老齡事業邁出創新發展新步伐。推動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老齡工作治理格局。推進央地、軍地老齡工作共建共用。完善和強化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推進基層老齡工作落實落細落地。在全社會樹立積極老齡觀,注重發揮老年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育形成一批作用明顯的老年人社會組織和涉老服務組織,“西城大媽”“朝陽群眾”“老街坊”成為首都老年人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金字招牌”。

 

聚焦“七有五性”,老齡事業實現共用發展新提升。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和政策創制力度,全面提升老年人社會福利水準,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著力深化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落實“七有五性”監測評價工作,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讓包括老年人在內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二)《規劃》主要指標實現情況

 

《規劃》從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養老服務、健康老齡化、社會參與等方面確定了12個發展主要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3個,預期性指標9個。

 

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繳率實現達標。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基本達標。“北京通—養老助殘卡”持卡率實現百分百覆蓋。設施類指標完成情況良好,超額完成街(鄉、鎮)養老照料中心建設任務,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達到預期目標。

 

部分指標尚未達標。床位類指標(每千名戶籍老年人養老機構床位數、護養型養老床位比例、養老機構床位使用率)和人力類指標(萬名老年人擁有養老護理員數)整體完成情況不理想,反映出北京市養老機構床位供需失衡的深刻矛盾和養老服務人力的突出短板。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