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分論壇:建立職業資格框架是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太和智庫 | 時間:2020-09-14 | 責編:蔣新宇

9月8日至9日,第四屆太和文明論壇教育文化分論壇成功線上上舉行。來自中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柬埔寨等國的職業教育專家學者、院校代表、企業家代表,圍繞“構建未來人才職業圖譜”主題,就職業資格框架、後疫情時代職業教育改革、職業教育評價與微證書、職業教育政策協調與跨國合作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第四屆太和文明論壇教育文化分論壇成功舉行


2020年初暴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簡稱“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衝擊,也給産業人才供需兩端帶來新變化、新挑戰。世界職業院校與應用大學聯盟主席、澳大利亞職業院校院長委員會(TDA)首席執行官Craig Robertson認為,疫情導致各經濟體經濟活動明顯萎縮,加之新技術對不同産業的影響,各國應在未來4-5年的時間內重點考慮如何舉辦更高品質的職業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填補人才缺口。同時,加大對中低技能人才培養投入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值得注意的是,要關注培養未來職業人才的資訊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使他們具備迎接未來職場挑戰的素質。疫情期間,各國職業教育教師也面臨線上教學新挑戰。天津城市職業學院財經與藝術系主任、中國-紐西蘭職業教育示範項目研究員高揚認為,疫情使線上教學從教學輔助手段變為了主要手段。一線教師在適應新教學模式之後,需要轉變教學理念,學生的線上學習和其他自主學習行為都應當納入學習達成度進行考量。柬埔寨國家技能培訓學院院長Yok Sothy、日本滋慶學園的加藤洋介、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職業與成人教育處處長王東江等也分別介紹了所在國家和地區在疫情期間解決師資培養、線上教學、實習實訓等方面的有益做法。論壇與會者一致認為,疫情期間各國職業教育所採取的應激性改革措施,為今後的系統改革提供了可參考的鮮活經驗。


教育文化分論壇還討論了中國建立職業資格框架的可能性。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前公使銜參贊馬燕生認為,中國職業資格框架的建設可以借鑒歐洲的經驗,尊重各種學習形式的成果,促進學習者和勞動者終身學習和跨國流動,通過職業資格框架的具體設計,清晰地向社會各部門傳遞資訊,即市場需要什麼樣的人,求職者必須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教育培訓體系如何調整教學培訓內容,等等。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秘書處前秘書長劉京輝認為,中國建立國家資歷框架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解決機制體制的問題,也要解決社會共識的問題,此外還應考慮與國際資歷框架對接。這有助於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教育和培訓的合作,實現教育和培訓資歷與學分的互認和轉換。


紐西蘭毛利大學土著創新中心John Clayton教授與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趙志群重點討論了紐西蘭微證書改革與職業教育評價技術。Clayton教授認為,紐西蘭微證書和中國推出的“1+X”證書的側重點非常相似,這兩種證書都肯定了學習者在知識、技能和態度等幾個重要方面上達到的某些具體標準,其對技能的認證,有助於擴展現有資歷體系的深度,同時可以提高員工的專業水準。要使證書獲得國際認可,必須參照國際標準,保證培訓透明度,使職業技能培訓與國際框架下的學習成果相符,使學分認定、累積和轉換程式與國際通用方法相符。此外,為了保證認證品質,需要確保評估的一致性,以彈性的評估方法來收集適當的能力評價標準。趙志群教授認為,“1+X”證書建設是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確保這一改革的成功必須保證對X證書評價的科學性。高品質的評價體系應包括信度、效度、區分度和客觀性,對知識技能的評價和對能力水準的評價相互補充,缺一不可。值得注意的是,標準化測驗不適合職業教育甚至會阻礙創新發展,“1+X”的評價體系應當根據不同的證書內容建立對應的評價模型。


與會代表還討論了中外職業教育合作的有關話題。柬埔寨國家技能培訓中心國際合作部主任Chrea Sesokunthearith表示,希望能與中國探討建立職業資格等級互認的機制。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人才中心副主任、全國有色金屬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宋凱介紹,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在亞洲、非洲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建設了大批的礦業項目,聘用了合作國本土員工近50萬人。在後疫情時期,技術技能人才已經成為深化“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供給側需求,開展多邊合作,培養高品質專業技術技能人才是深化“一帶一路”建設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障。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學系主任、副教授楊釙結合國家技能形成體系研究,對中國參與“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多邊合作提出建議。楊釙強調,中國開展職業教育對外合作,必須充分考慮對象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制度的特殊性,為了加速多邊技能合作,可以考慮將我國在地方實踐中發展出來的多種多樣的政校企合作模式率先推廣出去,嘗試在東道國的區域層面建立起由地方政府協調的技能投資模式,形成富有吸引力的跨境職業教育的實驗區。


關於本次分論壇召開的時機,太和智庫首席文化學者顧伯平表示,教育是人文交流的重要內容,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社會發展、社會大眾利益連接最為直接的重要教育類型。依據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將注意力集中于研究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推動職業教育國際合作是中外教育人文交流中最為急迫、也最為有效的方向。太和智庫常務理事、完美世界教育副總裁楊昊介紹,通過兩場線上會、一場閉門會的討論,與會者達成三點初步共識:一是疫情與新技術疊加作用,帶來了全球範圍的經濟變化和産業調整,也催生了職業教育新一輪改革,二是建立職業資格框架是多數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的通行辦法,也是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三是各國職業教育應當相互學習、彼此借鑒、加強合作。與會各方將在今後持續共用合作資訊、共創合作機會、共贏發展機遇。(責編:蔣新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