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中國 > 

以保就業積聚廣州轉型發展新動能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諶新民 | 時間:2020-08-10 | 責編:申罡

文|諶新民  廣州流動人口和人才服務研究中心主任、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就業均居首位。當前,受疫情影響,我國就業壓力明顯加大。而在長期總量壓力與結構性矛盾交織下,一時出現了“就業難”與“人才荒”並存的尷尬情況。對此,只有多措並舉,積極應對疫情給就業帶來的結構性改變,才能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直面困難,在保就業中為廣州積累人才資源


近年來,我國經受自身經濟增速放緩、中美貿易摩擦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影響,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直接表現是經濟運作困難,就業形勢不容樂觀。據國家統計局7月16日公佈數據,今年第一季度GDP為負6.8%,雖然第二季度經濟增速恢復到正3.2%,但上半年整體仍然錄得負增長,廣東省第一季度GDP下降6.7%,上半年同比下降2.5%。外部環境尤其是美國去全球化和對中國打壓導致外部市場環境惡化,經濟與就業壓力增大,6月份全國調查失業率達到5.7%,保就業、穩就業壓力較大。


保就業包含三層涵義:一是在經濟環境變差後努力保證勞動者就業數據基本穩定。二是通過優化就業結構滿足産業結構變化對勞動力變化的需要。三是隨著經濟環境變化,通過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就業品質,保證産業轉型升級對勞動力的需求。當前,為了應對疫情的影響,首先要解決的是保證就業數量以達到就業基本穩定的目標。同時,隨著總體經濟回暖與就業形勢趨緩,廣州也更要關注結構性就業困難。化解結構性失業難題遠比應對摩擦性失業困難得多,最突出的是大量返鄉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不少大學畢業生開始降低薪酬期望以尋求就業機會。


發展形勢越複雜越需要認清困難與機遇並存。既要著力緩解目前保就業的困難,也要著眼未來發展來思考在保就業中尋找和積聚廣州人才資源問題。廣州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經濟發展態勢相對較好,自身經濟恢復較快,為全國穩就業保就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當前,正值廣州産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需要大量高素質勞動者,目前暫時困難的就業形勢恰恰是廣州大力儲蓄人才、吸納大學生的好時機。如果能夠從優化調整産業結構著手,從提高公共服務效能入手,廣州有條件也有必要吸納更多大學生來就業發展,這既可為保就業做貢獻,又能夠為廣州産業優化升級提供優質人才資源。


調整結構,在保就業中發揮市場基礎性作用


據廣州市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數據顯示,從産業用工需求比重看,2020年上半年廣州第一、二、三産業用工需求佔比分別為2.71%、28.99%和68.30%。第二産業用工需求有所下降,第三産業用工需求較第一季度有所上升,成為拉動用工需求增長的主導産業。從行業用工結構看,用工需求佔比與廣州市産業發展趨勢保持一致。特別是與去年同期相比,求職者中擁有高等教育學歷者的比例有所上升,其中大學本(專)科學歷、碩士及以上學歷分別增加19.04%和2.55%。


面對總體就業壓力較大,結構優化困難的局面,廣州一是可以繼續堅持穩定現有就業崗位和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並重,聚焦重點行業和重點人群,用好用足省、市穩定和促進就業創業相關政策。尤其是聚焦受疫情影響的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加大對吸納勞動力能力強的中小微企業就業扶持力度,助力復工復産、復商復市、增加就業。二是優化公共服務,持續開展“三送”(送政策、送服務、送技工)活動,強化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保障工作,分類施策,著力保證重點群體在穗就業信心。


重要的是,即使在目前就業困難特殊時期,也要注重發揮市場化社會化的就業力量,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廣州具有市場化程度高、尊重市場規律的傳統,注重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保就業穩就業中的重要作用,發揮公共人力資源機構的公益屬性主導作用和經營性人力資源機構專業技術力量優勢,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積極參與並提供公共就業服務,引導市場化社會化力量在幫助企業穩住現有就業崗位、優化企業人員配置上積極作為,在研究新業態、開發新崗位上積極作為,在幫助市場主體保就業穩就業上積極作為,在提升勞動力能力素質優化就業結構上積極作為。


優化服務,在保就業中積聚廣州發展新動能


廣州一直重視對於就業和人才工作的公共服務供給,當前更要注重提高公共就業服務效能。一方面要運用大數據系統優化“網際網路+就業”服務,提前做好用工崗位儲備和應對預案,預測並及時化解企業因經營困難可能出現的降薪、減員等影響就業穩定的潛在風險,拓寬大數據和雲服務在人力資源供需配置中的應用渠道。另一方面是分類施策,開展精準招聘就業等公共服務,挖掘新的就業潛能。對受衝擊較大的重點群體發揮好“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工程就業緩衝器和人才儲備庫作用,對先進製造業等用工需求增長較快的行業,從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入手,更多使用大專院校尤其是職業院校畢業生,通過優化結構,挖掘內需帶動增加新就業。


應該重視對保就業穩就業形勢監測研判,密切關注疫情和外部環境對廣州市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和能力的影響,準確掌握疫情期間受影響較大行業的復工復産和勞動用工情況,運用大數據成果為廣州防範化解失業風險提供決策參考。借助科研機構和專家力量,進一步加強疫情等因素對市公共就業服務領域長期影響的分析預判工作,為廣州穩就業和保就業提供智力支援,為人力資源市場運作穩步向好提供專業建議。


就業需求是派生需求。經濟狀況決定著就業總量,産業結構影響著就業結構。我們應該從動態視角理解經濟發展與就業的關係,在當前多重困難疊加尤其是疫情影響下,探尋符合廣州實際的産業升級與保就業間內在規律。在處理産業發展與就業(人力資源開發與使用)關係問題上,廣州可以也應該適時實現人力資源對産業發展“被動適應-主動支撐-積極引領”的轉變。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的情況下,通過開發人力資源尤其是大力開發技能人才和吸納大學生來穗就業,發揮優質人力資源對産業發展的引領作用,將擁有大量優質人力資源作為吸引産業聚集廣州的優勢,這樣既可在全國保就業中作出廣州貢獻,又能聚集急需的人才,形成廣州發展新動能。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