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記者高霈寧)12月16日上午,“新時代的國際與社會”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傅夢孜出席會議併發表演講。
以下整理了他的主要發言內容。
“中國發展的世界意義”是一個非常宏大的命題,需要外國專家和中國人一起來探討。中國影響世界是正面的、是良性的、是互利的、互補的、是積極的、是持久的、是巨大的。主要來説,其中包含兩個方面:
第一、中國影響世界的方式是通過改變自己來影響世界。40多年前的革開放激發了當時10億中國人民的巨大活力,在經濟上取得了持續的高速發展。這是世界經濟史上、人類歷史上一個巨大的革命。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全球的面貌。但是中國沒有搞單邊的、對抗式的,意識形態輸出的活動來影響世界,所以這個命題是非常值得探討的。
第二、中國與世界的雙向互動是世界産生不斷進步的源泉。改革開放之初我們曾經是單方面融入世界,積極地與國際經濟、國際秩序接軌。中國接受了很多的國際規則,加入了國際上90%以上的國際組織、國際條約,應該説這是中國的主動作為。今天的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影響世界的方式應該不再是簡單地融入世界,而是需要世界跟中國一起互動,參與世界規則的塑造,參與全球治理。
中國入世以後,國際貿易的總額到2018年左右增長了將近3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從為了從外面倒逼我們進行的大範圍、寬領域的改革開放。今天我們提出了更多的中國的方案,比如説“一帶一路”。它不光是一個互聯互通的工程,也是中國與世界互動、互通的新範式。這裡面貫徹很多的理念,包括和平開放、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等等。
今天全球化不斷地遭到單邊主義、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的挑戰。世界進入了一個非常不確定的時期。這個時候更需要我們與世界進行一種良性的互動。中國一直高舉開放的旗幟、包容的旗幟、和平的旗幟、互利的旗幟。在今天這些可能顯得更加重要。
傅夢孜認為,中美兩國儘管剛剛達成了初步的協議,但是更大範圍的合作可能還是很難的。所以未來中美關係仍然具有不確定性,仍然還有一些挫折,中美經貿關係最多是一種勉強為之的選擇。但是他本人還是希望有一種積極的、進步的思維來處理中美兩國之間的各方種關係。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