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記者高霈寧)12月16日上午,“新時代的國際與社會”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國際關係與“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趙磊出席會議併發表演講。
以下整理了他的主要發言內容。
在歷史上中國人走向世界的意願不強,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文明。但是在過去70年裏,中國人在走向世界,到非洲、到歐洲、到拉美。中國的維和人員、中國的企業、中國的留學生、中國的創新、技術在飛洋過海。
中國和世界的另外一個關係就是結伴起飛,2017年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高峰會上講道:大雁要穿越風雨、行穩致遠,關鍵在於結伴成行,相互借力。今天大家身處一個不確定性的時代,面臨很多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這麼多赤字該怎麼飛?要結伴齊飛才能行穩致遠,這恐怕也是中國取得今天成績的奧秘。中國人在飛洋過海,飛出去以後跟國際社會結伴齊飛。
中國的發展始終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為了做好經濟工作,中國在堅定不移地開放,在充分地融入世界。在過去70年中,中國經常遭到西方國家制裁和圍堵。但是在這個環境下,中國依然要“走出去”。比如1989年中國首次派人員參與聯合國維和,派維和人員到非洲奈米比亞。而那一年恰恰是西方在制裁中國。到2004年中國已經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當中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從那2004年到現在,中國派遣的維和人員超過了其他常任理事國的總和,這是和平力量的重要體現。
今天中國企業也活躍在世界各地。1979年中美的雙邊貿易額只有15億,少得可憐。美國哈佛大學的漢學家費正清曾講過一句話,他説從1949年到1979年,美國人派往月球的人都比派往中國的人多。這説明那時中美關係一定有問題。在1979年建交的時候,中美的雙邊貿易額只有25億。40年之後,在2017年中美貿易額已達到5800億。1989年中國才有了第一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1995年的時候有了3家。但2019年中國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數量是129家,首次超過了美國。在1993年的時候中國經濟總量佔美國總量只有7%,但今天中國經濟總量佔美國總量是66%。所有這些數字都發生了變化。現在中國有4.2萬家中國企業在海外有投資,在海外能到處看到中國企業,這都是經濟發展帶來的外交努力和外交貢獻。
趙磊同時還提出,中國和美國的力量在接近,新興市場國家在崛起。但是除此之外,中國也在推動國際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在完善秩序、在完善遊戲規則。美國的社會學家沃勒斯坦認為在過去的資本主義全球化當中,秩序就是中心邊緣秩序,少數國家是中心國家,中心國家在侵蝕邊緣,而邊緣國家只能服務中心。
但“一帶一路”的邏輯不是中心邊緣,而是要構建節點網格秩序。所以早期項目大多數都落在邊緣國家,比如中亞五個斯坦國家,東南亞國家像寮國,中東歐像捷克,非洲像衣索比亞,這些都是典型的內陸國家。“一帶一路”項目使這些邊緣國家有可能互聯互通,變成節點國家。過去只有少數國家是中心,而“一帶一路”則有可能使這些邊緣國家變成自中心,這是非常大的變化。在這樣的自中心體系中,我們才可能享受公平、普惠。在中心節點秩序當中,美國所構建的安全體系主要是盟友體系,而“一帶一路”構建的夥伴關係體系是平等的。
最後,趙磊提到了中國提供的公共産品問題。他説,公共産品至少也有三個層次,一個是物質性的,像當年的坦讚鐵路、亞吉鐵路是物質性的。但是光靠物質供給,利盡則散。超越物質的是理念性的,所以中國要提供一些新鮮的理念,比如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型國際關係、“一帶一路”。比理念性更高的層次是制度性的公共産品,比如亞投行、絲路基金、從“16+1”到“17+1”,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這些都屬於制度性的産品供給。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