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運全:開放式溝通將成為國際傳播中的新常態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白石 | 時間:2019-08-17 | 責編:


    (中國網記者 白石)8月15日下午,以“新形勢下國際傳播實踐中的方法論”為主題的第十二期《中國圓桌》論壇在中國網舉辦。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院長于運全在論壇上,就如何在媒體傳播實踐中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進行了理論闡述和經驗分享。

    國際傳播要關注個體的作用

    前不久,在寧夏銀川舉辦了第六屆全國對外傳播理論研討會,討論的正是“構建新時代對外傳播新格局”,這與今天的圓桌論壇主題非常契合。當前國際傳播面臨很多新變化,需要我們有新思路,構建一個新格局。

    這次全國對外傳播理論研討會上,傅瑩大使做了主旨演講。她講傳播是人與人的對話,給與會者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國際傳播的確注重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在新形勢下,尤其是在全媒時代、智慧傳播時代,技術雖然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人始終發揮著主體作用。無論是傳統所謂的大V、意見領袖、還是普通網民,每一個人都是在輿論的新格局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主體性作用。如果討論方法論的話,就必須要特別關注人和單個主體機構在國際傳播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從國際傳播實踐、媒體實踐的角度,怎麼理解?最近,中國網、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一起合辦了“講好中國故事大賽”,在各地辦了多場分站賽。辦這個大賽的目的就是要講好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將各行各業,全國乃至全世界關心中國故事的人,熱愛傳播中國故事的人,或者説他有意參與到中國故事構建的這些人都動員起來,發揮他們的作用。這樣我們整個的國際傳播的新實踐、新格局才能實現,我們才可能展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如果光靠我們幾家媒體去講,講得再好,報道得再多,有可能目標也不會實現。因為真實、立體、全面一定是涉及到多個層次、多個領域、多個主體。

    新時代下國際傳播需要理論和方法創新

    説到國際傳播的方法論層面,中國外文局成立70年以來一直注重國際傳播的實踐,同時也在研究國際傳播的受眾,研究國際傳播的方法。外文局老前輩們總結出的“內外有別,外外有別,以我為主,追求正面效果,或者叫做正面宣傳,正面傳播為主”,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國際傳播的方法論和一些基本的原則。

    在國際傳播當中,尤其是中國與世界關係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外部受眾對中國不僅僅是一個基礎資訊的訴求,因為現在獲取資訊的渠道多種多樣。現在資訊需求還是一個基礎,還有另外一個比較熱切的需求,就是希望中國分享一些發展經驗。中國作為一個成功的發展中國家有很多發展經驗,在全球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很期待在知識分享,經驗分享上,甚至説有一些發展的價值引領方面,能給國際社會帶來什麼,希望中國在傳播資訊的同時,也能帶來一些經驗分享。

    在傳播姿態上要主動塑造形象

    關於傳播的姿態,傳統國際傳播認為要及時回應受眾關切,例如“三貼近”講的就是這些方法。實際上,除了及時回應,還要特別強調主動塑造形象,國際社會上主動設置議題,並且要更加自信從容引領這些議題。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當中還面臨很多問題,其他國家除了想了解中國的成功經驗之外,也想了解面對複雜問題的解決經驗,這個過程也很有意義。

例如,雲南怒江傈傈族自治州是現在中國地市一級整體沒有脫貧的三個州之一。前一陣,怒江州專門邀請國際媒體參觀,不僅向他們展示扶貧成果,還要讓他們了解扶貧過程,當地的貧困歷史,面臨什麼樣的問題,怎麼去解決,未來的願景是什麼。通過展示過程,體現出我們的自信,坦誠講我們面臨的問題,也要實事求是講我們取得的成就。

    開放式溝通將成為國際傳播的新常態

    央視主播劉欣和美國福克斯商業頻道主播翠西·裏根(Trish Regan)辯論的事情引出了一個話題叫做開放式溝通,回到國際傳播的本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對話。當前中國日益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面臨的困難阻力在加大,很多時候除了資訊溝通之外,確實需要去爭論、去辯論。各方立場不同,在很多涉及到國家利益衝突的話題上,容易各執一詞,各説各理。在這種狀況下,開放式溝通交流,就變得很重要。開放式溝通有兩層含義,一是要坦誠溝通——“面臨什麼問題,到底怎麼想的”,另外是面對一些問題也需要去辯論,這也是國際傳播將要面臨的一種新常態。(責任編輯 蔣新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