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中國 > 

中國圓桌第十二期:新形勢下國際傳播實踐中的方法論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蔣新宇 | 時間:2019-08-16 | 責編:

中國圓桌第十二期:新形勢下國際傳播實踐中的方法論圓桌論壇現場


(中國網記者 蔣新宇)“講中國故事,首先是講好中國人的故事,真實的故事最有説服力。有時一個小故事就可以説明白大道理,不是每個傳播都需要宏大敘事。我們的故事是講給人聽的,內容中要有人,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8月13日,外交部前副部長、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瑩在第六屆全國對外傳播理論研討會上指出。


時隔一天后,8月15日下午,中國網推出第十二期——“新形勢下國際傳播實踐中的方法論”圓桌論壇,這期論壇主要聚焦于外宣實踐中“術”的部分,參與研討的五位專家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為業內人士提供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實戰課”。


 楊宇軍 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院長


楊宇軍在論壇上指出,國際傳播要重視“受眾是誰”的問題?世界上不同受眾的文化傳統、宗教信仰、語言體系、風俗習慣等都有較大差異。作為中國媒體,在對外傳播工作中,都應當心懷這樣一個目標:不論國際受眾還是國內受眾,要讓他們客觀全面的認識中國、認識世界、認識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國際傳播要盡可能的提供全面、客觀的資訊,而不應該是片面的,偏向主觀的資訊。這樣才能讓國際國內受眾對中國、對世界得出一個比較全面、準確的結論。此外,我們還要主動地提供資訊,養成主動進行傳播的意識,防止在一些事件上陷入輿論被動。


于運全 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院長 


于運全在談及“如何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議題時認為,要想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將各行各業,全國乃至全世界關心中國的群體動員起來,發揮他們的作用。這樣中國的國際傳播新實踐、新格局才能實現,才可能展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如果光靠幾家媒體去講,講得再好,報道得再多,傳播的目的也不一定能實現。因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必定是涉及到多個層次、多個領域和多個主體的。


 程曼麗 北京大學國家戰略傳播研究院院長


“加強國際傳播應把國際話語體系建設作為突破口,而中國國際話語體系建設也需要找準突破口。”程曼麗説。她表示,美國話語體系是在西方文明中心論和西方價值觀基礎上構建起來的,帶有自身的結構性特徵。具體表現為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這種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也反映到國際關係和國際話語中來。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價值觀,是以人類面臨普遍性問題和挑戰作為構建背景的,是著眼于國際社會和平發展合作的大局,作為一種價值觀它有科學的方法論支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非二元對立思維模式,而是倡導求同存異、共同發展,這為我們思考人類問題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從戰略角度來看這是中國話語體系建設的突破口。


儲殷 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數字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儲殷對國際傳播工作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要準確把握受眾是誰;二是要創新傳播方式,把握傳播規律並與時俱進;三是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效果好不好關鍵看市場。儲殷認為,“須知愛國主義、正能量的內容是最能獲得廣泛認同的內容,但更重要的是創新傳播方式,對市場有準確的判斷”。


王曉輝 中國網總編輯


王曉輝在談及翻譯工作在國際傳播實踐中的作用時強調,翻譯工作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際傳播的效果。中國從來不缺好故事,五千年輝煌的文明,四十年波瀾壯闊的改革,每一個中國人的故事就是中國社會進步的故事。要把這個故事講好,就需要富有成效的翻譯。王曉輝表示,在翻譯工作中存在不少“誤差”的例子,但隨著中國不斷開放,翻譯工作也越來越完善。講好中國故事每一個環節都必不可少,但是翻譯對內來説是“最後一公里”,對外來説是“第一步”,可以説翻譯是對外傳播的重要一環。


本期中國圓桌受到了業內的廣泛關注,來自人民網、央廣網、環球網、國際線上、北京週報、今日中國等十多家媒體的、對外傳播方向的新聞從業者現場聆聽並就工作實踐中的問題與專家進行了交流。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