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煒皓 福建南方科技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一項國家戰略,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當前,從北方到南方,從高山到草原,從田野到海濱,都在吹拂著“鄉村振興”的春風。鄉村振興建設如雨後春筍,但也存在不少問題的夜霧,需要詩意的晨風吹拂與詩意的春日照耀。
“詩意經濟”是自然經濟,道德經濟,創新經濟,智慧經濟,生態經濟,綠色經濟,健康經濟,和諧經濟,人文經濟,幸福經濟。“詩意經濟”在外,它是追求環境生態、綠色發展的經濟,在內它是追求人性“真善美”建設的經濟。
鄉村是自然的山水田園,是人類文明的故鄉,是民族文化的根魂,也是詩人的精神家園。鄉村是最有詩意的地方,鄉村振興需要發展“詩意經濟”,建設“詩意鄉村”,讓村民,新村民及遊客都能在詩意中生活與創就業,在鄉村振興中獲得“詩意經濟”發展的物質共用,“詩意鄉村”之美建設的精神共用,都能獲得詩意的美好與幸福感。
當前鄉村振興要發展“詩意經濟”,還需要注重以下幾點:
一是在産業振興上需要融入人文關懷,善於借力科技。當前不少鄉村在産業發展上,缺乏人文關懷,缺乏科技力量的有效融合運用,鄉村振興便失去了溫度,詩意與速度與效率。
首先要重視鄉村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規劃觀念與特色思維,有些村不重視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與産業規劃,影響鄉村産業在未來發展佈局的科學性,獨特性,戰略性,生態性,和諧性,美學性與可持續性。産業振興,需要保護過去的人——鄉村歷史人文,現在的人——文化傳承人,未來的人——來鄉村旅遊的遊客與度假康養或投資創就業定居的新村民。政府要聘請專家顧問,支援引導鄉村産業振興規劃,做好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在政策上出臺鼓勵支援産業振興方案,積極探索改革有利於鄉村産業振興的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的鄉村投資環境,支援鼓勵鄉村以多種形式靈活參與合作開發多種産業融合發展,支援鼓勵探索村民以多種資源(資本)參股産業開發與就業,形成鄉村創業新生態,新風景,新詩意。鼓勵支援返鄉大學生攜帶科技成果到鄉村創業,積極參與智慧農業,鄉村旅遊,民俗文化,教育培訓,康養等産業融合開發經營,發揮他們的所學知識與專長,讓投資創業者、村民、客戶都能在鄉村産業振興的創就業與消費中創造財富,享受財富,分享財富;創造美,享受美,分享美。
二在人才振興上,需要積極探索改革用人體制與機制,把鄉村振興打造成一個開放型創新用人動態平臺。當前鄉村振興中,很多鄉村的用人機制還不夠先進、靈活,還不夠開放,影響了鄉村人才振興。政府要鼓勵支援聘請各種類型的專家智囊參與發揮鄉村振興的智囊與“師帶徒”的引領作用。鼓勵支援培養鄉村新型職業農民與社會有志於鄉村振興的投資者,企業家,創業者,大學生創業者,社會科技人才,作家,詩人,藝術家等參與鄉村振興的投資創業與創意創客與藝術創作,為大家搭建參與鄉村振興的交流合作平臺,讓其盡情在鄉村振興的平臺上感受詩意,抒寫詩意,分享詩意,發展“詩意經濟”。
三是在生態振興上,村莊建設首先要做到整潔,乾淨,善於借環保科技科學處理利用好村裏排污,垃圾及各種廢棄物,實現迴圈利用,綠色發展。追求鄉村的空氣、水、食物、建築、交通、能源、及居家、生活的低碳環保,農業種植要追求儘量用生物化肥,從源頭上保護農産品的生態安全。要從“單態農業”、“粗糙農業”、“低效農業”、“餐桌農業”中突圍,向“多態農業”、“精緻農業”、“高效農業”、“文旅農業”進軍,追求鄉村振興的生態詩意。
四是在鄉村文化振興上,一方面要有效清除村裏的不良文化與文化垃圾,另一方面要注重充分挖掘每鄉村的“根與魂”。建設鄉風文明,文化先進而有特色景觀的“詩意鄉村”,要從傳統文化中提取精神營養,使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一致的正面積極的精神力量,再一方面,要從鄉村的根魂中提煉出獨特的文化內涵,進行主題鮮明並富有個性的文化景觀策劃與規劃,使之與鄉村旅遊融合發展,以發展鄉村旅遊帶動鄉村文化振興。
五是在鄉村組織振興上,要發揮好村黨員幹部的先峰模範作用,建設好學習型、創新型、生態型、奮鬥型的村黨組織。讓黨性與詩性相融合,讓每一位黨員都能把鄉村振興作為當前黨的一種重要使命與責任,自覺增強文化自信,自覺追求“真善美”的詩意人格與詩意經濟精神。村黨組織通過詩意的制度與文化,明確每位黨員的職責分工與相互默契配合,使之成為帶領村民實現鄉村振興與發展與脫貧致富,發展“詩意經濟”,建設“詩意鄉村”的主心骨與領頭雁。
另外,黨政部門一方面要讓黨員幹部要在鄉村振興的實踐中不斷錘鍊優秀黨性,另一方面要及時監督並有效教育或清除負能量的黨員幹部,同時要善於發現在鄉村振興實踐中涌現出的先進個人與優秀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使之得到及時培養併發展成黨員。使村黨組織能夠真正振興,成為“詩意型”的村黨組織,不負黨的初心與使命,在黨的詩意事業中,帶領村民實現鄉村振興,發展“詩意經濟”,建設“詩意鄉村”。(責任編輯:李曉曼)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