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4月29日訊 (記者 白石)4月27日,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期間,中國網智庫中國舉辦“攜手共建高品質的‘一帶一路’”圓桌論壇。《人民藝術家》雜誌社原總編輯汪明華應邀參加此次圓桌活動。他從“一帶一路”如何促進民心相通、文明包容互鑒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人民藝術家》雜誌社原總編輯汪明華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既是幸運又是責任
汪明華在發言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植根于歷史,但面向未來;源自中國,但屬於世界。當今時代的最大特徵就是生産力正在發生巨大的變革,也有稱之為第四次工業革命。醞釀于上世紀80年代的新技術革命,為全球化帶來的最重要特徵就是開放包容,互聯互通,互學互鑒,互利共贏。在這樣的重要歷史時期,中國吹響了“一帶一路”偉大事業的前進號角。
汪明華説,“一帶一路”符合歷史的發展趨勢,我們應該積極響應並全力投入到這個偉大事業中來。把個人的價值實現和歷史的發展趨勢緊密地結合起來,見證和建設一帶一路的偉大工程,這也是非常幸運的,又是肩負責任。
文化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紐帶
汪明華表示,文化是“一帶一路”落到實處的重要紐帶。“一帶一路”不僅是一條經濟貿易之路,更是一條文化之路,它既承載了沉甸甸的歷史責任,也孕育了生産力的新發展。
汪明華認為,文明互鑒、文化交流應當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古代絲綢之路延續了幾千年,即便是從西漢開始的陸上絲綢之路也有2000多年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古代絲綢之路傳遍世界,並産生迴響。絲綢之路本身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儘管今天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依然是風光無限的一座高峰,依然是價值無限的思想寶庫和文化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要挖掘和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當今社會現狀和發展趨勢,為“一帶一路”做出貢獻,不僅僅是提供歷史經驗,更重要的是為現在的“一帶一路”建設豐富內涵,包括物質産品和精神産品的塑造,提高産品的附加值。
汪明華表示,古代絲綢之路的産品有著非常高品質的文化內涵,各種型制、各種圖案、各種工藝、各種技術等各種表現形式都是精益求精,這些産品的品質和文化內涵都是高品質的,很多的産品甚至在當今時代仍然無法望其項背,仍然領先於今天的這個世界。這些産品深刻地包含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哲學思辨和生活態度、人生立場,像是一幅幅優美的工筆畫,從而贏得了涉及到的國家和人民的尊重和喜愛,帶動了世界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汪明華強調,建設“一帶一路”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不能一蹴而就,要有穩定的、長久的機制,要高品質地進行,這就需要文化塑造和理論奠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需要重視文創,要賦予項目和産品文化內涵。做具體架構時,只有各國家、地區之間需要對彼此的文化認同,才能做到民心相通。這也是“一帶一路”建設持續穩定深入發展的重要元素,是“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保障。(責任編輯:王琳)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