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來軍 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中國方案研究院執行院長
張耀軍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院長
任元明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佈了《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下文簡稱《重點任務》),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了“收縮型中小城市”的概念,在推動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一項中提到,收縮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
近些年對於城市擴張討論的比較多,對於城市收縮則缺乏關注,實際上收縮與擴張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在目前我國人口總量平穩增長的前提下,有城市擴張,則必然會有城市收縮。因為大城市的公共資源優勢和城市集聚效應明顯,再加上我國目前的城鎮化率還不高,還處於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區間,因此收縮一般發生在中小城市。收縮城市的概念源自國外,原指城市的人口數量減少,並伴隨著産業衰退、城市空間和公共資源閒置等現象,雖然國內目前在學界還未有統一的標準,但是由於城市人口數據比較直觀,易於收集,學界普遍將人口規模的逐漸減少作為收縮城市的核心內涵。
由於收縮型城市的標準並未統一,國內對收縮城市的研究還處於初始階段,國內不同的學者根據各自的統計口徑得出收縮型城市劃分結果也不相同,例如,上海財經大學張學良教授通過比較分析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認為,中國26.71%的地級及以上行政單元、37.16%的縣市(區)在這期間發生相對收縮。其中,以中國東北地區和長江經濟帶的收縮最為嚴重,且集中出現了“市區—市轄區”雙收縮的現象。清華大學教授龍瀛認為,中國在2000年到2010年期間,有180個城市出現了人口的負增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吳康副教授,利用2007年到2016年的663個城市的數據,得出其中有84個城市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收縮。
城市收縮的原因是什麼?
城市收縮的原因包括微觀和宏觀兩個層面。微觀層面是城市居民用腳在投票的結果,某種情況下也是資源配置的一種結果,在資源配置的過程中,有些城市因為較強的“吸引力”成為了人口凈流入地區,成為了“擴張型城市”,這些吸引力可以包括較好政策環境和發展機遇、較好的就業機會,以及教育、醫療資源和宜居程度等因素,而有些城市因為吸引力不足導致了人口凈流出,最終成為“收縮型城市”。
宏觀層面,城市的發展也有其特定的歷史週期,收縮城市是城市發展的必然階段之一,城市的收縮可能不代表衰退,反而代表城市的一種進步,某些城市可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處於“擴張”和“收縮”的不同階段。
收縮型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呢?
首先,瘦身強體,正視城市的歷史發展階段。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其週期性的,城市也不例外,收縮城市是伴隨著城鎮化和産業轉型階段出現的,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産物,城市收縮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要清楚城市收縮有可能不是城市問題的原因,而是城市問題的結果,它本身可能是解決城市問題的一種方式,它是一種自然的“瘦身”過程,但在“瘦身”過程也不能忘記“強體”,要精簡節約,不追求一味增加總量,面面俱到,而是將主要精力放在發展本地區優勢産業、特色産業上,發現並利用好本地區的比較優勢,盤活存量,關注品質,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從而達到“瘦而強,小而美”。
其次,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轉變城市發展理念。摒棄唯“大”是好的傳統發展理念,注重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質,回歸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本原功能上來。可以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一、城市發展品質的改善,包括城市的經濟發展品質和生態發展品質等,在把總體産出作為參照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每人平均産出;
二、城市發展結構的優化,包括産業結構、社會結構、空間結構優化等;
三、每人平均資源佔有量指標,包括每人平均工資水準、每人平均財政收入、每人平均醫療、教育資源等。
最後,區域分工,將中小城市的發展融入到區域協調發展的進程當中。城鎮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而城市群則是城鎮化進程必然産物。中小城市的發展,一方面要以城市群、都市圈等發展為契機,將自身的産業發展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融入城市群的發展當中,達到協同發展的目的;另一方面要以提升産業競爭力和人口吸引力為導向,分類引導城市産業佈局,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同時也要改進城市公共資源配置,適度增加中小城市的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供給。
另外,也可以借鑒國外收縮型城市發展的經驗與教訓,結合自身發展的特點和實際情況,思考適合自己的中小城市發展之路。(責任編輯:李曉曼)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