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中國 > 

以政策合力破解中小企業發展的三大難題

來源:中國網 | 作者:陳建偉 | 時間:2019-04-12 | 責編:于京一

陳建偉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

中小企業一般是指經營資産、收入或雇傭人員規模不大的企業。在我國,統計上將企業按規模(營業收入、資産總計或從業人員規模)劃分為大、中、小、微四類企業。經濟中的基本企業單位數量分佈以中小企業為主(我國工業企業中中小企業所佔比重超過了99%),大企業所佔比例非常小,全世界範圍內普遍如此。中小企業吸納的就業、貢獻的稅收同樣佔據經濟的主要部分。美國的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中小企業數量達到了3020萬家,佔美國企業數量的99.9%,吸納了5890萬僱員就業,佔美國總僱員數目的47.5%。

儘管中小企業的發展格局對經濟持續發展舉足輕重,但是中小企業始終面臨著一些困擾著企業發展的難題。綜合已有資訊來分析,目前各界所公認的中小企業發展困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融資難。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世界性難題,各國的調查普遍發現金融機構的資金不成比例地流入了大型企業,而相同的資金成本下中小企業得到的資金支援力度不足。在我國,長期以來金融資源配置具有典型的二元特徵,城市地區的國有企業和大企業集團得到的金融資源非常多,相對擠出了私營經濟尤其是私營中小企業可得的融資服務,間接推高了全社會的融資成本和加劇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而融資難也一直是制約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些調查顯示,我國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普遍上浮,高的甚至高過30%,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可見一斑。

二是盈利難。中小企業的盈利難,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結構性因素,包括資源要素成本上升和稅收負擔增加。近年來我國各種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勞動用工成本節節攀升,直接推高了中小企業的投入成本。而營改增後一些中小企業因缺乏銷項稅抵扣,其負擔的稅賦並沒有實質性減輕。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週期性下行壓力的衝擊,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著結構性因素和週期性因素交織影響,盈利空間被極大地壓縮。

三是創新難。中小企業的創新難,是指在開拓新的市場、創造新的産品、推行新的管理等方面,具有較高的難度。21世紀的企業創新,越來越依賴於鉅額而密集的研發經費投入。無論是開拓市場、創新産品和改革管理模式,都需要巨大的資源投入,一些研發巨頭為創新而投入的研發費用非常高。而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受到約束,無法與大企業展開研發競爭,從而在創新市場競爭中總是處於追隨者的被動地位,轉型升級步伐緩慢,被市場淘汰的風險相對較高。

上述三個方面的難題,中小企業難以通過自身的力量單獨解決,導致中小企業的存活能力較弱,存活週期較短。而中小企業較弱的存活能力反過來會限制中小企業的融資和創新激勵,形成惡性迴圈。中小企業為社會就業和稅收做出的重大貢獻,政府針對性地出臺為中小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的政策也非常有必要。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並將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0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已經通過了《中小企業促進法》。此後,中央又出臺了《關於鼓勵支援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進一步支援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201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又對《中小企業促進法》進行了修訂。2019年4月9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綜合而言,近年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指導意見,主要是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是通過加強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和融資成本高的問題。中小企業融資難是既定市場結構下自然選擇的結果,反映了資金供給方的風險偏好。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必須要從改變金融基礎設施和金融組織體系的激勵評價機制入手。在這一方面,中央已著力加強普惠金融服務機制建設,明確落實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並對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做出了一系列非常具體的制度安排。

二是通過多項精準減稅降費的措施來改善中小企業的盈利水準。中央財政將通過中央專項資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多種形式,實質性地支援中小企業發展。同時,加快推進地方涉企行政事業性零收費,對小微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實施普惠性減稅,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等政策,來切實有效地減輕中小企業的稅費負擔。

三是有針對性地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提高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中小企業需要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新穎化發展之路,歸根揭底還是需要強大的原創能力、市場開拓能力。通過完善創新創業環境,切實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來鼓勵中小企業參與創新活動和保護創新活動成果;通過制定一些具體的發展措施,來培育一批競爭力較強,成長潛力較強的專精特新企業。儘管中央已經出臺了非常具體的政策措施來引導和鼓勵中小企業發展,但這些政策如何落地,以及落地的成效如何,仍然有待觀察。(責任編輯:李曉曼)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