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中國 > 

越南金特會,核心問題仍然是“核”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孫興傑 | 時間:2019-02-25 | 責編:蔣新宇

作者:孫興傑   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副院長



相比第一次新加坡金特會,在越南舉行的金特會除了被賦予媒體效應,更多的還有外交與戰略意義。


首先是朝鮮半島形勢在過去一年時間裏發生了積極變化,對於美朝領導人一年之內的兩度會晤,外界抱有非常高的期待,尤其是南韓。雖然南韓不是會談的東道國、參與方,但南韓上上下下表現出了非常高的熱情,媒體對金特會在越南將要取得的成果表達了超乎想像的預期,甚至説有點不切實際。


過去一年時間裏,半島形勢的氣氛發生了很大轉變,這是不可否認的。同時,外界對於半島形勢的預期也有了新變化。特朗普為自己辯護的時候稱,如果沒有美朝會晤,現在美國與朝鮮可能已經處於戰爭中。但是,氣氛和預期的變化並不代表半島形勢的結構在變化。從2017年11月29日朝鮮發射遠端導彈對美國本土構成理論上的核威懾之後,美朝關係的“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


如果將氣氛和預期比作是大海的波濤的話,那麼美朝關係尤其是核威懾關係就是大海中的深流。新加坡峰會的意義和價值在於改變了風向,讓波浪趨緩,但是美朝達成的四點共識只是模糊的意向。越南峰會要改變大海的“深流”嗎?


相比于第一次峰會,此次峰會準備的時間要更加充裕一些,在新加坡峰會之後,雙方進行了多次高級別磋商,既是落實新加坡峰會的共識,也是為下一輪首腦峰會創造條件。因此,越南峰會更接近一場傳統的首腦峰會,雙方事務層面的技術談判正在進行,美國朝鮮問題代表比根與朝鮮代表金赫澈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戰略磋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多次訪問平壤,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金英哲也回訪了華盛頓。這種外交方式意味著美朝關係在發生轉變。


第二次金特會與其説是雙方要見證新的外交成果,倒不如説是要落實第一次金特會共識,從6月份首次會面到12月份宣佈舉行第二次會晤,在此期間,美朝雙方並沒有在“深流”方面有實質性推進。比根上任五個月後才與朝鮮的同事在談判桌上進行磋商,雖然進行了三天談判,但雙方之間還有較大分歧。比根從平壤回來之後,與日韓官員進行了會晤並通報了情況。對於比根的平壤之行,南韓媒體將所有積極資訊拼湊起來,顯然是過於樂觀了。


比根回到美國之後,很明顯降低了對越南峰會的期待,他與到訪華盛頓的南韓議員代表團説,核談判要在峰會之前取得成果是很難的,在兩周之內解決所有棘手問題是不可能的。比根的表態非常務實,可以給南韓朝野降降溫。美朝之間的“深流”很難在兩個星期趨緩,甚至不會在一兩年內解決。


無核化,是最關鍵的問題。美國軍方以及駐南韓大使、前太平洋戰區司令官哈裏斯上將認為,朝鮮的軍事勢力並沒有多大的轉變,進一步説,朝鮮的核威懾力並沒有任何變化,甚至可能還在加強。


除了美朝領導人會晤之外,金正恩委員長提前兩三天抵達越南,可能將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越南外長范平明訪問了平壤,與朝鮮外交高官李洙墉、李勇浩進行了會談。朝越關係基礎本來就不錯,同時可以借著金正恩的訪問進一步加強。而且,此次朝美在越南舉行會晤毫無疑問會提升越南在國際外交舞臺的知名度。


金正恩訪問越南,是不是意味著朝鮮會模倣越南模式?有美國專家就認為,越南是朝鮮經濟發展的靈感源泉,顯然是低估了朝鮮和金正恩。越南三十多年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朝鮮面臨的核心問題——核,這是美朝關係的“深流”,也是美朝關係區別於美越關係的實質。(責任編輯 蔣新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