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安:智庫傳播能力建設有兩個關鍵維度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周慶安 | 時間:2019-02-02 | 責編:蔣新宇

周慶安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中國的智庫單純從數量上講,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到了一定的數量,智庫都在考慮如何推進自身的品質建設。尤其是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從戰略高度出發,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圍繞智庫傳播力建設的過程當中,智庫越來越成為國家治理過程當中的重要一環。

在整個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智庫如何進行有效的發佈傳播,不僅關係到要發聲,還關係到要建立什麼樣的話語體系,從而使政策傳播效果更好。在智庫傳播能力建設中兩個“預”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是預期,另外一個是預警。

預期是社會治理過程中重要要素,當下討論最熱的話題圍繞著中美貿易戰、中國經濟、2018年GDP增速等,這些內容都在描述人對未來社會的預期。然而,預期管理是智庫在整個社會治理體系當中向下對接的一個核心的問題,預期管理解決了整個社會對未來總體發展目標和具體階段政策層面目標的達成共識的問題。

在傳播能力建設過程中另外一個“預”為預警。智庫在向上建言過程中像預警機一樣把社會議題中間具有前瞻性的問題有效的提出,有些論文把這個能力稱為風險管理,或者叫風險預警。但是預警管理是指智庫在社會治理管理體系中向上連接共同形成一些有效的預警議題,然後把這些有效的預警議題提交給政府部門,由政府制定更合適的制度。

智庫在傳播力建設當中扮演什麼樣的作用?在效果治理環節當中要注意到三個重要的概念。首先,話語體系是不是形成共識。中國的話語體系和西方話語體系存在差異,要構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表達。這個概念是指智庫在傳播能力當中的話語體系效果,也是考察智庫的一些重大政策話語上下是不是能夠形成一定的共識或者討論焦點。

其次,效果治理過程中,智庫宣傳要選擇適當的傳播渠道。我們都會認為政策和媒體之間,或者政策和傳播之間,是一個“黑箱子”,要找到 “黑箱子”中間的因果關係。這個過程裏面的研究方法是很有限的,大多數是用訪談通過回憶錄或者文獻的方法,這個過程當中一定是復盤的,或者是對過去政策的回顧。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找到有效的資訊傳播渠道,這是研究中國治理能力中非常重要的,要做到既要對上有影響力,同時對社會公眾有影響力。某種意義上來説其實黨和政府對社會關注議題的關注度也很高,如果在社會關注議題上快速的形成短期的爆髮式的影響,那勢必也會影響社會各界,乃至社會各界、黨和政府高度關注的議題。

再次,智庫的形象構建,如何從形象治理角度形成傳播效果。形象處理分成幾大組成部分,一部分是人才,每一個領域都有標桿性的人物專家,或者是因為的傳播影響力,或者是因為政策影響力,甚至因為他批判性的表達,很可能形成在形象構建上的人才體系,另外就是明星産品。

最後,智庫的傳播能力體現在效果治理上,未來五到十年,中國智庫一定在這樣快速發展過程中對政策層面和對社會傳播層面形成更多的議題,形成更多的傳播效果。(責任編輯 王琳)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