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中國 > 

擺脫貧困是贏民心、凝共識的社會工程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回建 | 時間:2019-01-21 | 責編:王琳_觀點

治理如弈棋,發展如履冰。擺脫貧困是贏民心、凝共識的社會工程,需要下足功夫

發展産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做好産業扶貧的特色文章、融合文章更是大有可為

河北張家口的大部分區域位於環燕山—太行一線,是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艱巨。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雪上項目主賽區,張家口如何向世界展現全面小康的成就、如何書寫美麗中國的新形象,使命重大。從這個意義上説,張家口的減貧成果是外界觀察中國減貧的一扇窗口。提高脫貧致富的品質,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考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張家口視察時指出,“要加強生態建設,樹立生態優先意識”。生態資源是張家口發展旅遊業的基礎條件,更是在此基礎上脫貧致富的根本所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我們堅持脫貧攻堅與全局工作相結合,跳出“就扶貧抓扶貧”思維定勢,以建成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為引領,以發展全季、全域旅遊為突破口,在壩上地區建設國家草原公園和示範牧場,在壩下地區建設農業公園,在市域範圍內建設旅遊鐵路,加強零度以下資源開發,統籌解決好“後三年”和“三年後”可持續發展問題。

治理如弈棋,發展如履冰。擺脫貧困是贏民心、凝共識的社會工程,需要下足功夫。首先要“練內功”,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很關鍵。特別是要改變一線扶貧隊伍的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從以前粗放投入資源變為如今靈活開動腦筋。例如張北縣的玉狗梁村,駐村第一書記進村後看到160余名留守人員,不乏老弱殘障,深感無奈,於是就發動群眾從練習瑜伽開始,整個村級黨組織的精氣神為之煥然一新,被譽為“中國瑜伽第一村”,也因此與更多機構合作,建立了長效發展的産業。可以説,致富路上要“扶貧+扶志+扶智”,後來者也能居上。

有特色的産業扶貧才能持續、長久。張家口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蔚縣、壩上“草原天路”、崇禮冰雪旅遊、赤城“三道彎”等全域旅遊資源,很值得在保護中予以利用,將這些資源打造成帶動致富的特色産業。為此,我們把特色農業和特色農産品加工業,有針對性地佈局在“中國傳統村落”輻射線上,充分借助全域旅遊的優勢,在新産業格局中積蓄髮展動能,這樣的産業已經帶動了27.84萬貧困人口致富。發展産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做好産業扶貧的特色文章、融合文章更是大有可為。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我們正是從整改問題出發,在決策施策中把握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對一株一枝、一河一流、一村一戶、一鄉一社、一源一因都做到腳踏實地的了解。在《中國扶貧》雜誌等媒體調研中,張家口具有典型脫貧做法的貧困村群眾滿意度一項,在選樣的全國100個村位居第七。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認識到,張家口的減貧成果即是中國減貧奇跡的濃縮表達,張家口的鄉村振興水準從一個角度詮釋著未來中國鄉村的希望形象,黨在張家口市的基層組織的活力一定程度上體現著我們黨夯實執政微觀基礎的水準。世界對張家口的關注,是對我們減貧成果、執政水準的觀察,也是對張家口乾部群眾如何成為新時代“追夢人”的觀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的40年,是我國逐步消除貧困的40年。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需要倍加努力,如期脫貧,帶領群眾奔向幸福生活,給世界交上一張減貧史上的新答卷。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