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1月16日至18日,中國網攜手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舉辦“智行中國——走進宜賓”融媒體調研活動,研究挖掘長江經濟帶發展動力。近年來,宜賓市的改革、開放、發展呈現蒸蒸日上的迅猛勢頭,主要體現在六大方面,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中國方案研究院執行院長羅來軍分別從六大方面介紹宜賓市的建設盛況,形成“六個宜賓”篇章:域心宜賓、生態宜賓、産業宜賓、旅遊宜賓、科教宜賓、開放宜賓。該篇為“産業宜賓”篇。
“中國白酒之都”的酒産業
眾所週知,産業是一個城市發展與繁榮的重要根基。宜賓市高度重視産業的培育與發展。
2017年,宜賓市全市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産量72.97萬千升,同比增長14.43%;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達1036.36億元,同比增長14.45%;利潤總額160.00億元,同比增長38.32%。宜賓白酒産業發展具有突出的比較優勢。
區位生態優勢。宜賓地處北緯27°50′~29°16′、東經103°36′~105°20′之間,地處青藏高原東側和雲貴高原北坡,是地球上最佳釀酒帶。
歷史品質優勢。宜賓是“中國白酒之都”“世界十大烈酒産區”,擁有4000多年的釀酒史和“獨特多糧濃香型傳統固態法釀造工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糧農組織認定的“在地球同緯度上最適合釀造優質純正蒸餾白酒的地區”,擁有宜賓五糧液老作坊、紅樓夢糟坊頭老作坊兩個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錄的文化遺産。
産業資源優勢。白酒産業是宜賓的傳統優勢産業,形成了以五糧液集團為“幹”,宜賓酒公司、敘府酒業、華夏酒業等十朵白酒金花企業為“枝”,安寧燒酒等一批小微企業為“葉”的産業集群,整體實力位居全國前茅,對宜賓社會經濟具有顯著支撐作用。
宜賓白酒産業發展做出了突出的成就貢獻:行業地位持續提升:2017年,宜賓市白酒産業産量、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分別佔全國同行業的6.09%、18.33%、15.56%,比2016年分別提高1.16、3.18、0.78個百分點。品牌打造屢創佳績:2009年,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酒業協會授予宜賓“中國(宜賓)白酒之都”榮譽稱號;2017年,中國酒業協會授予宜賓“世界十大烈酒産區”榮譽稱號。行業標準領先全國:2017年12月,《多糧濃香型白酒生産企業良好行為規範》團體標準被列入國家工信部科技司2017年“百項團體標準應用示範項目”,是四川省唯一、全國白酒行業唯一、全國市州級唯一入選項目。
長達三千年的茶産業發展史
宜賓有2200多年建城史、3000多年種茶史、4000多年釀酒史,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也是世界茶葉的發源地之一,還是中國早茶之鄉、川紅工夫故里、四川省內四大産茶區之一、川茶整體佈局“三山一早”的特色早茶核心區。宜賓正利用多種優勢做大做強現代特色茶産業。
自然生態優勢明顯。宜賓市地處川、滇、黔結合部,屬四川盆地到雲貴高原過渡帶,地跨北緯27°50′-29°16′之間,緊靠茶樹黃金緯度30°;地形呈西南高、東北低態勢,海拔高度在236-2008m之間,全市適宜早茶生産的區域面積佔總幅員面積的65.3%,早茶生産資源非常豐富。
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我國第一部地方誌《華陽國志•巴志》(東晉.常璩)和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唐.陸羽)明確記載,宜賓(古稱僰道、戎州、敘府、義賓)是世界茶葉的發源地之一。
産業基礎不斷壯大。據統計,2017年末,宜賓茶園規模居四川省第一、幹茶産量和綜合産值居四川省第二。成功創建全國首個省級出口茶葉品質安全示範市。川茶集團、川紅集團、早白尖茶業、烏蒙韻茶業、雙星茶業、鹿鳴茶業等茶葉企業建成國內領先的現代化茶葉加工清潔化、連續化生産線,弘揚傳統工藝,創新開發了優黑優紅、冷泡茶、臘梅花茶等新型茶品和系列花香茶,生薑茶等養生茶,形成了“長江首城、六茶共舞”的發展局面。
品牌建設初見成效。2015年,在義大利米蘭世博會上,“宜賓早茶”獲得“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天府龍芽獲得“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駱駝獎”;“宜賓早茶”地理標誌品牌價值達到111.09億元,標誌著宜賓茶首次進入中國名茶行列。特別是在2017年舉辦的首屆國際(宜賓)茶業年會上,國際茶葉委員會授予宜賓市為全球首個“世界著名茶鄉”稱號、授予川茶品牌促進會的“天府龍芽”為“世界名茶”稱號。
科技創新持續推進。成功申報以茶葉科技創新為主要建設內容的四川宜賓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川茶集團被國家發改委等部委聯合授予全國茶行業唯一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成功創建了川茶産業技術研究院和川茶産業商學院,獲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陳宗懋的“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為四川省茶業科技創新領跑者。
雨後春筍的竹産業
宜賓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土地肥沃,資源稟賦較好,有發展竹産業得天獨厚的優勢。
竹資源種類多、面積大。宜賓位於四川盆地向雲貴高原過渡地帶,是全球最適宜竹類生長的地區之一,是四川乃至全國竹資源最富集地區。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竹種39屬、427種,竹林面積達312萬畝,佔全市國土面積的15.6%,佔全省竹林面積的17.9%,佔全國竹林面積的3%。
竹加工門類廣、體系全。宜賓竹加工産業已初具規模,形成了竹漿造紙、竹漿粕、竹纖維、竹筍加工、竹飲料、竹人造板、竹傢具、竹工藝品等多門類的竹加工體系。至2017年,全市有竹加工企業453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5家,億元以上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8家。
竹文化底蘊深、歷史久。歷代諸多詩人曾誦咏宜賓竹,賦予了竹的文化內涵。宋代詩人黃庭堅的《葛氏竹林留別》、趙遹的《題萬松嶺》、清代沈華的《遊萬嶺箐》、當代曹禺的《蜀南竹海》,,以及蜀南竹海流傳的《竹公神像的來歷》等民間傳説與故事,都賦予了宜賓竹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江安、長寧的竹編、竹雕技法繁多,更有獨特的竹簧工藝,這些竹藝術品保留了中國傳統書畫的筆情墨韻,彰顯了絕妙的藝術魅力,體現了文化和自然的和諧特質。
竹旅遊景觀美、潛力大。宜賓已建成以竹為主題的旅遊景區9個,其中4A景區4個(蜀南竹海、僰王山竹海景區、七洞溝景區、西部竹石林景區),3A級景區3個(常生•山浮水印象、藕花洲、龍蟠溪),2A級景區2個(苦竹寺、禪海原鄉景區),有蜀南竹海竹類專題博覽館1個。蜀南竹海憑藉獨特的自然資源,被譽為“竹的海洋”,先後被評選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世界‘綠色環球21’認證景區”“最具特色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中國最美的十大森林”。
強勁增長的戰略新興産業
宜賓的産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勢頭均比較強勁:
新舊動能加速轉換,轉型升級持續推進。一方面,傳統特色優勢産業集聚發展,改造提升進程加快。2017年,傳統優勢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速8.8%。白酒、紡織、化工等傳統特色産業形成了以五糧液集團、絲麗雅集團、天原集團等龍頭企業為引領、中小企業集聚的聯動發展格局。另一方面,戰略性新興産業高速增長,逐步成為引領全市工業增長新引擎。2017年,八大高端成長型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速24.8%,其中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智慧終端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速18.2%。
發展平臺豐富,科技創新載體平臺建設加速,産業創新能力增強。擁有一個國家級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和12個工業園區,宜賓港正式獲批國家臨時開放口岸,海關、商檢等口岸機構齊備,是世界銀行諮詢報告確定的21世紀長江流域最具開發投資價值的25個城市之一。建成國家級精密模具與特種材料整合製造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建成省市産業技術研究院8家、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8家、省級産業技術聯盟4家,擁有省級以上農業科技園區7家(其中國家級1家),國家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各類創新載體和平臺近400個。全市有高新技術企業53家,創新型企業76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73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40家(其中國家級7家),工程技術中心14個(其中省級3家)(作者:羅來軍,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中國方案研究院執行院長)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