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中國 > 

長三角郵輪旅遊這盤棋該怎麼下?

來源:上觀新聞 | 作者:周楠 | 時間:2018-11-14 | 責編:于京一

郵輪旅遊始於18世紀末,興盛于20世紀60年代,因其優雅、閒適、自由的特點,成為歐美地區最讓人嚮往的度假方式之一。自2008年進入中國以來,郵輪旅遊受到廣大中産階級群體熱愛,尤其是富裕開放的長三角地區,其客源佔全國總量的54%,也由此推動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四大郵輪母港。

當前,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已上升至國家戰略。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海郵輪這盤棋該怎麼下?“郵輪經濟”的文章如何才能做好?記者採訪了各方人士。

攜手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長三角是全國重要的旅遊客源地和目的地,擁有946處旅遊景點,佔全國的22.9%,其中有27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佔全國的20.8%;254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佔全國的22.9%。

中國旅遊研究院研究員黃璜分析了長三角區域間的各類旅遊數據後,認為目前上海是長三角內的初級旅遊集散中心,南京和杭州是長三角內的次級旅遊集散中心,蘇州、寧波和紹興等是長三角重要的區內旅遊目的地。

為了推動郵輪旅遊目的地建設,上海已面向國際郵輪遊客實行144小時過境免簽和郵輪團隊15天入境免簽的便利化政策,長三角各地可以圍繞“世界級城市群”開發郵輪旅遊特色産品,拓展婚慶遊等高端主題産品,將郵輪旅遊大範圍、廣縱深地融入長三角旅遊生態系統中。

寶山區相關負責人建議,可以研究建立長三角郵輪旅遊服務聯盟,制定中國郵輪旅遊標準,在港口服務、旅行社服務、領隊服務等領域推動建立統一的發展標準,共用人才、資訊、交通及投訴應急等公共服務體系,倡導使用一體開放的平臺系統,推動實現長三角郵輪旅遊的同城效應。

華師大工商管理學院旅遊學系副教授孫曉東也建議,長三角地區可以借助大交通優勢創新“郵輪+交通”旅遊産品,降低遊客出行成本;通過“郵輪+高鐵+大巴”快捷通道,打造長三角“由家門到艙門”的一體化郵輪服務模式,通過“郵輪+高鐵+景區門票”、“郵輪+高鐵+酒店”等旅遊産品來吸引區外遊客。

黃璜認為,根據郵輪旅遊目的地一體化發展規律,可以將長三角郵輪旅遊一體化的發展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形成完善的郵輪港口體系、二是形成多個單港口郵輪旅遊目的地、三是形成單個多港口郵輪旅遊目的地。到了第三階段,長三角內部各郵輪旅遊目的地之間的合作將大於競爭。長三角將作為一個整體區域與加勒比海、地中海等世界級郵輪旅遊目的地展開競爭。

共同開發長三角水上旅遊市場

“重洋門戶,七省鎖鑰”,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位於長江入海口,地理位置優越。目前年接待出入境遊客近300萬人次,佔全國總量的一半以上。長三角的郵輪碼頭還包括上海北外灘國客中心碼頭、江蘇連雲港以及浙江舟山、台州、溫州等港口。此外,南京至長江出海口431公里的12.5米深水航道全線貫通,5萬噸級海輪可直達南京港。

豐富的港口資源成為長三角發展水上旅遊市場的優勢和依仗。不過,長三角郵輪旅遊的客流主要集中在上海,其他郵輪港口數量較少且發展滯後,難以串聯形成長三角郵輪旅遊航線,且郵輪航線以始發為主。整個長三角尚未成為成熟郵輪旅遊目的地。

業界人士認為,目前還存在一些政策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國際郵輪多點挂靠政策有效簡化後(指外籍郵輪在國際航線運營中,連續挂靠我國兩個以上沿海港口,遊客下船觀光後回船繼續旅行,最終完成整個國際航程),將有力推動各港口之間的關係從競爭轉向合作。

此外,“江南水鄉”在遊客心中的品牌認知度很高。各地可進一步推進沿江沿海航線旅遊目的地的開發,打造“郵輪+遊船”的“水水聯運”水上旅遊産品,推動在長三角形成國內國外聯動互通的水上旅遊市場。

孫曉東建議,長三角郵輪旅遊一體化發展,可以借鑒國外旅遊一體化的發展經驗。比如美國佛羅裏達州是美國郵輪業最發達的地區,其中的邁阿密港、卡納維拉爾港和埃弗格萊茲港是三大重要郵輪港口,各港口主題特色鮮明,佛羅裏達州對州內郵輪港口統籌發展、錯位競爭、整體行銷,建立了完備的郵輪旅遊供應鏈,並主導成立了佛羅裏達-加勒比郵輪協會(FCCA)共同主推加勒比海地區的郵輪旅遊一體化發展。

歐洲的內河郵輪發展,也很有啟示。維京遊輪是全球最大的內河郵輪運營商,同時兼顧遠洋郵輪業務。2016年,維京遊輪直面中國市場,推出了以萊茵河和多瑙河為載體的多條內河郵輪航線,串聯上千公里最具特色的旅遊目的地。孫曉東認為,長三角可借鑒維京遊輪為代表的內河郵輪發展模式,圍繞長江、大運河、杭州灣等主要水系和沿岸歷史文化名城,通過航線設計與岸上旅遊産品的整合,將地域相近、水系相通、文脈相連、各具特色的旅遊地資源整合起來,以豐富長三角郵輪旅遊一體化內容。

共建共用千億級郵輪産業鏈

郵輪産業素有“漂浮在水上的黃金産業”之稱。根據上海市的發展預測,未來僅在上海運營的郵輪,其船供市場規模就達50億元,若建成具有“全球採購、全球配送”功能的郵輪物資配送中心,將帶動的長三角乃至全國範圍物資採購量將呈幾何級增長。

産業蛋糕裏更大的一塊是郵輪設計與修造,豪華郵輪是中國造船業最後一塊未曾攻克的黃金高地。國際郵輪業界權威預計,中國到2030年需要80-100艘郵輪(目前不到20艘),按每艘郵輪50億元人民幣造價計算,市場規模約3000-4000億元,以50%的國産化率測算,郵輪建造設備和材料進出口總額在1200-1600億元。

不過目前,長三角的郵輪總部、船供、服務、建造等相關産業集群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尚沒有形成覆蓋整個長三角的郵輪産業經濟分工體系。

眼下,上海市寶山區已經與中船集團,以及全球最大的郵輪旅遊集團美國嘉年華、全球市場份額最大的造船企業義大利芬坎蒂尼等建立合作聯盟,將在外高橋建造豪華郵輪,並在寶山區打造配套産業體系。

此前寶山區發佈的《寶山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也將通過協同推進“郵輪全産業鏈創新”放在了重要位置。根據計劃,將充分發揮上海郵輪母港的引領作用,與連雲港、舟山等共同探索區域郵輪組合母港建設、管理和運營。發揮上海、南通、舟山、蕪湖、安慶等地在造船、海工、維修、船配及保稅燃料油供應服務等方面的協同優勢,加快發展豪華郵輪等高技術附加值船舶,推進水下生産、動力定位等海洋工程裝備核心繫統和配套設備開發。每年舉辦亞太郵輪大會,明年開始新增長三角郵輪協同發展分論壇。

專家認為,長三角具有堅實産業基礎和完整産業鏈條,依託長三角的研發、製造等優勢,將有力助推中國製造的豪華郵輪在2023年前下水,摘取全球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