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中國 > 

易綱:貨幣政策工具還有相當的空間

來源:每日經濟網 | 作者:易綱 | 時間:2018-10-15 | 責編:李曉曼

據央行官網10月14日消息,央行行長易綱在2018年G30國際銀行業研討會上發言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穩定,預計今年能夠實現6.5%的目標,也可能略高。易綱表示,在貨幣政策工具方面還有相當的空間,包括利率、準備金率以及貨幣條件等。考慮到美聯儲正在加息,中國的利率水準是合適的,上述工具足以應對不確定性。

關於貿易摩擦,易綱認為,貿易摩擦將造成很多問題,導致負面預期和不確定性,使市場産生緊張情緒,這是市場不喜歡的。

大力促進金融對外開放

“我今天的發言涉及兩個問題,一是中國經濟,二是貿易摩擦。”易綱説道。

易綱表示,關於中國經濟,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穩定,預計今年能夠實現6.5%的目標,也可能略高。價格水準處於良性區間,目前CPI為2%,PPI為4%,預計全年CPI略高於2%,PPI在3%~4%。企業利潤增加,稅收和工資收入也處於不錯的水準。國內消費成為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從國際收支來看,對外盈餘在持續縮小。中國經常賬戶長期保持盈餘,在2007年達到峰值,佔GDP的10%,此後逐年下降。今年上半年,經常賬戶出現赤字,全年可能小幅盈餘,預計不足GDP的1%。以上表明,中國經濟增長已主要由國內需求推動,消費和服務業成為主要驅動因素,對外盈餘不斷縮小。

在貨幣政策方面,易綱表示,今年以來,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有所下降,從年初的4%左右降至目前的3.6%,同時7天逆回購利率也有所下降;今年以來央行已4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廣義貨幣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相當。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約為10%,也處於合理水準。可以看出,中國當前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既未放鬆,也未收緊。

同時,易綱提到,為解決中國經濟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下一步中國將加快國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並考慮以“競爭中性”原則對待國有企業;大力促進服務部門的對外開放,包括金融業對外開放。

此外,在回答記者何時降息的問題時,易綱強調,中國央行在貨幣政策工具方面還有相當的空間,包括利率、準備金率以及貨幣條件等。考慮到美聯儲正在加息,中國的利率水準是合適的;上述工具足以應對不確定性。

央行年內已四度降準

事實上,為應對內部需求變化和外在環境波動,今年以來央行採取多樣化的貨幣政策工具調節流動性總量與結構。同時,加強政策的預調性為未來的操作留出空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髮現,今年1月、4月、7月和10月央行相繼實施降準。在短中期調控方面,央行主要採取了常備借貸便利、中期借貸便利、抵押補充貸款等工具投放中長期流動性。比如,9月17日,央行開展265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形成凈投放,使得MLF餘額達歷史高位53850億元。

在結構調整方面,央行利用多種手段引導銀行信貸擴張。比如,採取定向降準鼓勵銀行支援“三農”、小微企業,並以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等方式達到“縮短放長”的效果。同時,通過將AA+、AA級公司信用類債券、優質的小微企業貸款和綠色貸款等納入中期借貸便利和再貸款擔保品範圍等措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支農、支小和綠色經濟等領域的支援力度。

對於易綱關於貨幣政策空間的發言,光大宏觀張文朗團隊指出,易綱行長的發言反映了央行貨幣政策的重點逐漸轉向對衝經濟負面因素上來,未來流動性將保持相對寬裕,短期加息可能非常低。

國泰君安研究團隊在其針對央行10月降準的研報中指出,我國目前面臨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暢、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貴融資難、有效投資不足、外需不確定性大等多重困境,為走出困境需要進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需要完善需求側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逆週期調節。預計決策層會出臺所有措施,貨幣政策操作只有降準還不夠,維持“降息”可能是未來選項的觀點。

華泰證券宏觀李超團隊早前判斷,10月的降準開啟了央行降準通道,未來大概率會有後續降準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10月7日以來,受降準預期和全球股市拋售影響,SHIBOR利率全線下滑,7天期品種利率在2.6%左右徘徊,10年期國債利率已下滑至3.6%以下。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