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中歐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5週年,中歐關係發展勢頭良好。黨的十九大以來,法國總統馬克龍、法國總理菲利普、德國總理默克爾、奧地利總統范德貝倫、北歐和波羅的海國家議會領導人等歐洲國家領導人接踵訪華,表明歐洲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的潛力。習近平主席曾就中歐關係發表的重要論述推動中歐關係行穩致遠,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那麼在太和文明論壇上,就中歐經貿相關話題,專訪中歐企業家峰會主席董斌。
中國網:美國打著“貿易保護”的旗號,不斷向全世界發動貿易戰,在這樣的契機下,是否會拉近中國與歐洲的關係?中歐企業之間的關係是否較之前有著更加緊密的合作?
董斌:當前的世界經濟形勢並不樂觀,特朗普已對5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他還警告中國,已批准對另外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並表示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受徵稅影響的商品數額,再對另外267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這不僅對中國企業,甚至對全球貿易,都是不小的打擊。
在此形勢之下,正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中國企業更加願意去一個比較包容、開放、有合作意願的市場,歐盟市場也正是中國企業家比較關注的方向。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歐盟與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15週年。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中國經濟面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嚴峻挑戰,企業缺乏技術創新和自主品牌;而歐洲擁有中國企業急需的專利、品牌、銷售渠道等優勢資源,經濟自08年金融危機後仍處於“窗口期”,中歐企業互補優勢明顯,中歐未來經貿合作會越來越密切。
中國網:中歐班列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標誌性成果,被喻為“一帶一路”上的“鋼鐵駝隊”。在未來,中歐班列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改善?
董斌:中歐班列,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班期和全程運作時刻開行,往來于中國至歐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間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充分發揮亞歐大陸鐵路網路優勢,不斷提升中歐班列服務品質和運作品質,實現中歐班列開行數量的快速增長,有力促進了中國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中歐班列在很大程度上縮短了中國快消品到歐洲運輸的時間,中國廠家根據歐洲市場的反饋做出及時的調整,使中歐班列的訂單不斷增多。
未來,我認為中歐班列的運輸時間會更加縮短,因為各國鐵路運輸的軌距不同,中國正在加大力度研發迅速換軌的裝備,解決這一問題,中歐班列的速度會有所提升;而且未來會出現恒溫、保溫的特殊專列的專櫃,在這兩方面有所提升,會在很大的程度上推送中國商品更好的走進歐洲,歐洲商品更好的運往中國。
中國網: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週年,請您分享一下中國企業走進歐洲的成功案例,以及這種案例是否可以複製?
董斌:中國和歐洲有很大的互補優勢可以借鑒,可以實現開放合作共贏。中國很多企業在歐洲做了大量的投資和並購,有相當多的企業取得了顯著成績。以武漢的歐亞集團為例,歐亞集團旗下的捷福裝備(武漢)股份有限公司是機器人智慧焊接行業領先者,它收購義大利一家擁有50年曆史的專業焊接技術公司,捷福裝備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第一家進行海外並購的新三板公司。並購使公司擁有世界領先的機器人焊接技術及研發能力,同時也能更有效開拓全球市場。而且和法國鐵路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既為中國的高鐵提供高鐵軌道、設備的一些關鍵技術和關鍵設備,同時還服務於法鐵在歐洲的項目,甚至還拿到了摩洛哥的高鐵項目,這個案例反應了中國製造與歐洲創新的結合,同時還能服務於第三方市場,比如非洲。
並且,這種模式完全可以複製到其他企業。因為中國企業的強項在於有龐大的産業集群,在某個特定領域、特定産品生産加工製造,有突出的性價比的優勢。近年來,歐洲更加強調創新、研發、IP、品牌,這也恰恰是中國企業,中國商品走出去所急需的。如果有一個好的模式,又把中國模式發揮出來,同時結合歐洲的優勢,揚長避短的合作,那麼就會取得互利共贏的效果。
中國網:目前,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運用跨境電商的方式積極探索外貿轉型之路,那你如何看待中歐企業之間的跨境電商的前景?
董斌:中歐跨境電商可以用“如火如荼”這四個字形容。中國是電子商務、電子支付、包括物流等等非常發達的國家,走在歐洲的前列,很多歐洲國家因為勞動力成本、配送成本高,因此電子商務不像中國這麼發達,但是對於一些特定的商品,中歐之前有著龐大的電子商務的訂單量,尤其像阿里巴巴、京東等。
目前,隨著中國消費水準的升級,或者是高端商品需求量的增加,中國正在進口大量的歐洲商品,比如香水、箱包、紅酒、高端食品,增長量的比例也是相當可觀。
因為中國政府對跨境電商還有一系列的優惠,我認為在未來非常有可能在中國會有較大的跨境電商直營店與體驗店,尤其會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會有龐大的需求。
中國網:本次太和智庫的一個分論壇的主題圍繞著人工智慧的展開,中歐企業家們如何看待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對經濟發展的一個現狀?
董斌: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區域對人工智慧,以及對未來的發展眾説紛紜。歐洲按照我們專家的觀點屬於偏保守型,因為歐洲強調傳統,強調文化的多元,對人工智慧歐洲人普遍採取一個可以利用,但是不能不加限制,不能讓人工智慧朝著失控的方向發展;在美國那方面因為美國人更講究創新,更他們對人工智慧研發的推進,應該是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整個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整個社會倫理等等還是有一系列的衝突,中國正處於一個觀望的態度。
我認為,可以把人工智慧當成一個工具,而不能被工具所驅使,這是質的區別。如果是一個好的工具善於利用,並且創造出好的生産力,創造很好的社會價值這是。但是一旦人工智慧失去控制,或者人類對它沒法加以利用,而是被它利用的話,那個社會非常危險。
中國網:2019年是中歐企業家峰會舉辦的第十屆峰會,第十屆將以什麼樣的主題為契機,讓中歐企業有更好的交流,促進經濟的增長?
董斌:第十屆中歐企業家峰會的主題還是本著開放、合作、共贏的宗旨,初步定的題目是“合作創造價值”。因為不同國家都有不同國家的比較優勢,或者是貿易、投資、合作的一些基本前提。中國和歐洲有種種的互補性,而且在當今形勢下,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中國和歐洲會走得越來越近。
中歐企業家峰會是11年前在中國企業家的推動下舉辦的,那時候有相當一批企業家已經意識到,中國如果在轉型升級關鍵環節發揮作用,科技創新、品牌專利這些基礎的要素,除了在中國獲得也可以去歐美市場。從現在來看歐洲整個市場的開放程度,包括對中國資本進入的歡迎程度要大大優於美國,中歐企業家峰會也願意搭建橋梁,把它作為中歐企業家增進交流、加強信任、促進合作的一個平臺。(記者王琳)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