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愚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研究員
8月28日上午,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向公佈了2018年版的《防衛白皮書》。2018年版的日本《防衛白皮書》仍然延續了之前“中國威脅論”、“朝核威脅論”的口徑,並且專門提出了中國在近年來的國防建設以及海洋活動,更由此得出結論:日本所面臨的安全環境不容樂觀。針對日本單方面的説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嚴正指出:“日方發佈的《防衛白皮書》對中國正常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進行指責,對中方正常海洋活動説三道四,毫無根據,也極不負責任。希望日方不要為自己擴充軍備尋找各種藉口,而應從地區和平穩定及中日關係大局出發,多做一些有助於增進兩國互信與安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事,而不是相反。”日本的《防衛白皮書》之所以會在國際上引發如此多的關注,與其性質是分不開的。
由日本防務部門編纂的《防衛白皮書》最早問世于1970年,並在1976年以後正式定為按年度定期發佈。日本政府發佈《防衛白皮書》的初衷是為了將本國的防衛理念介紹給日本國民,並就此尋求國民的支援。從閱讀受眾上看,雖然日本的《防衛白皮書》在國際上的關注度日益提高,但其著眼點仍是日本的國民。而從功能上看,比起向世界人民宣示日本的國防狀況,《防衛白皮書》更重要的作用還是在於構建日本民眾對防務的基本認識,且這種認識必須是符合日本政府需要的。因此我們接下來要思考的就是,當“日本處於環伺的危險之中”成為了日本國民的普遍理念,那麼日本的防務政策接下來會如何發展。
很多分析人士已經注意到安倍政府即將出臺新的《防衛計劃大綱》。與著重于向普通民眾介紹情況的《防衛白皮書》不同,《防衛計劃大綱》才是日本軍事發展的綱領性文件。《防衛計劃大綱》是以未來十年為著眼點,日本軍事發展的總方針。而作為具體方案的《中期防衛整備計劃》則是對《防衛計劃大綱》中理念的落實。《防衛計劃大綱》雖然帶有“十年計劃”的性質,但其更新的頻度卻不固定。《防衛計劃大綱》的前兩次更新分別是2010年的鳩山由紀夫內閣時期,以及2013年的第二次安倍內閣時期。如果在9月舉行的自民黨總裁選舉後安倍內閣得以延續,並在年底出臺新的《防衛計劃大綱》,那麼安倍將成為平成時代唯一兩次領導制定《防衛計劃大綱》的首相。並且與2013年,安倍剛從民主黨手中奪回政權時出臺的《防衛計劃大綱》相比,新版的《防衛計劃大綱》將帶有更加濃重的安倍色彩。
“重整防務,令日本重新成為名正言順的軍事強國”,是安倍鼓吹的“正常國家論”中的重要一環。實現擴軍就要從制定《防衛計劃大綱》入手,而為其正名則必須要修改戰後日本的和平憲法。在傳出安倍政府將在2018年底出臺新的《防衛計劃大綱》之後,安倍晉三首相在8月12日的演講中表示:“希望能加快黨內討論,爭取在下屆國會上提出自民黨的修憲草案。”安倍政府很可能會在短時間內連續拋出《防衛計劃大綱》與修憲草案,其政策的一貫性已非常清晰。如果以連續的眼光審視安倍政府的防務政策,2018年版《防衛白皮書》對東亞局勢做出負面描述就很難被看作孤立的事件。《防衛白皮書》更像是安倍為推行其軍事政策的宣傳海報。
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之際,無論日方在外交上如何宣傳兩國關係的改善,在軍事領域的《防衛白皮書》都不會把其作為日本安全環境改善的表現。因為,看似矛盾的二者反映了日本國家戰略在不同領域的需要。同理,無論朝核問題有多大進展,也都不會在《防衛白皮書》中得到體現。因為日方編纂《防衛白皮書》的目的並非為了陳述事實,而是要為日本政府的軍事宣傳服務。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