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中國 > 

趙磊:“一帶一路”成為國際共識需凝聚全球智慧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智庫中國 | 時間:2018-09-06 | 責編:李曉曼

習近平指出,過去幾年共建“一帶一路”完成了總體佈局,繪就了一幅“大寫意”,今後要聚焦重點、精雕細琢,共同繪製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週年之際,中國網智庫中國于8月31日舉辦第六期中國圓桌“‘一帶一路’進入‘工筆畫’時間”主題論壇。在談及“一帶一路”沿線項目執行情況時,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趙磊表示,如果把過去五年“一帶一路”項目做一個細分,可以分為工程基建項目、商業屬性項目、軟聯通項目。

工程基建項目是重資産項目、硬連通項目、長週期項目,早期“一帶一路”的金融支援基本集聚在工程基建項目上,做得比較多,現有中老鐵路、中歐班列、蒙內鐵路、亞吉鐵路等一系列標誌性項目落地。但由於低附加值,勞動力密集,部分企業開始轉型做産業園區、産業興城,往高附加值上走。

“需要糾正一個不準確的認知,‘一帶一路’並非只是工程基建項目。”趙磊指出,“過去五年,在中非合作論壇、‘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等大活動上,媒體傳播的項目大多數都是重資産項目,沒有把另外一類項目講透,才給人家留下這樣的印象。”

趙磊表示,在商業屬性項目中,民營企業做的很好,也很有特點。如無錫紅豆集團做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浙江余杭華力集團做的泰國羅勇工業園區,江蘇連雲港永元投資做的衣索比亞東方工業園。

但民營企業項目也遇到一些短板,除了有的産業園入園企業太少之外,在商業屬性下,政府和企業在商業博弈中,中國的話語權和定價權很弱,這些國家大多數沒有契約和法律意識,導致項目受阻。

另外,中國企業在海外商業類項目也遇到升級瓶頸。勞動力密集型企業欲往高端智慧製造企業發展,但這些國家大多是落後的,對於這些國家來説是一個長週期的過程,而最好的項目是共商、共建、共用的。

“一帶一路”等於硬連通和軟連通,但目前來看,軟聯通項目是最難的和較為缺乏的,而且人文性太弱。

事實上,“一帶一路”不能太生硬,不能五年以後還在講中國智慧、中國路徑、中國思維、中國貢獻,“講了五年,定語一直是‘中國’,等於走了一半。最好的方式將定語換成國際、全球。”趙磊認為,“‘一帶一路’能否從中國倡議變成國際共識,凝聚全球智慧是關鍵。”

當前,“一帶一路”需要減負,邊界清晰才有可能持續發展。要認識到“一帶一路”的邊界是什麼,用好案例説話,不需要很多項目,找好標誌性項目,回歸本性。“一帶一路”是一個合作,只要有意願和能力,誰都可以做,無需推動、強迫或鼓勵。

目前,“一帶一路”最缺智庫建設和專家支援。加強軟聯通需要智庫層面、學術層面的智力對接,這是最難的,目前尚無。(責任編輯:韓雅潔)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