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中國 > 

智行中國走進中冶新能源 中冶産業結構向高端延伸

來源:陳進 | 作者:環球網 | 時間:2018-08-27 | 責編:王琳_觀點

        【環球網 記者 陳進】位於唐山曹妃甸園區的中冶新材料項目,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的研發生産,項目總投資36.9億元,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在建高鎳三元前驅體項目,以及全球規模最大的高純氧化鈧研發及生産基地。


        8月16日,中冶新能源公司董事長宗紹興表示,響應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冶集團主動優化産業結構,充分挖掘自身優勢資源,推動優勢産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利用瑞木鎳鈷礦鎳、鈷、錳、鈧的優質資源,依託長遠鋰科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製造經驗、中國恩菲在濕法冶金領域技術優勢,打造以高鎳三元前驅體為核心的新能源板塊。


        中冶集團聯合國軒高科、比亞迪、曹妃甸發展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的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冶新材料項目,將瑞木鎳鈷礦的氫氧化鎳鈷産品加工成高鎳三元前驅體材料,提取高純度氧化鈧産品,打通了從原料到前驅體、正極材料、電池組裝、整車製造一條龍的産業鏈優勢,實現全産業鏈融合。


        8月16日——17日,“智行中國——走進中冶集團”融媒體調研活動在京唐兩地舉辦。作為智行中國融媒體央企調研首站,此次調研活動主題為“供給側改革典範”,主要圍繞中冶集團強化頂層設計,開闢“建設美好中冶”的正確發展道路;突出結構調整,在新舊動能追趕接力中精華蛻變;提升全要素生産率,在市場導向中通向創新創新驅動的內涵增長三大內容展開,全面展示了中冶集團改革創新成果與打造冶金建設國家隊成果,見證中冶集團走過的歷史性跨越和變革之路。


         中冶新材料項目覆蓋了國內動力電池50%以上的市場份額,有專家現場表示,中冶集團實現全産業鏈融合,有助於及時反饋市場需求,向市場提供有效供給,項目建設速度創造了曹妃甸地區央企投資建設最快紀錄。


         宗紹興介紹稱,為推動國家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中冶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産業結構,充分挖掘自身優勢資源,推動優勢産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利用瑞木鎳鈷礦鎳、鈷、錳、鈧的優質資源,依託長遠鋰科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製造經驗、中國恩菲在濕法冶金領域技術優勢,打造以高鎳三元前驅體為核心的新能源板塊。


        智行中國調研團隊的專家在參觀生産基地時表示,中冶集團利用自有境外優質礦産資源,聯合國軒高科、比亞迪等股東單位,打通了從原料到前驅體、正極材料、電池組裝、整車製造一條龍的産業鏈優勢,實現全産業鏈融合,有助於及時反饋市場需求,向市場提供有效供給,將成為中國製造2025技術水準先進、引導示範項目作用突出的典型代表。而項目建設發揮了中冶集團勘察、設計、施工及監理的全産業鏈優勢,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建設速度創造了曹妃甸地區央企投資建設最快紀錄,也必將成為各級政府和企業參觀學習的樣板工程。


         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中冶新能源公司董事長宗紹興表示,我們認為,未來整個新能源汽車的電動化和智慧化的趨勢已經明確,在2017年6月份召開的“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達成“EV30&30協議”,各國力爭到2030年使電動汽車(EV)等新能源車在新車總體銷量佔比提高到30%。從産業政策支援角度來講,國務院、地方政府,國家工信部、財政部圍繞新能源汽車出臺了數十項政策,政策是非常支援的。我們也組成了完整的産業鏈,通過股東網路,組成了一個從原礦開採到整個汽車的組裝、汽車生産的全産業鏈。從主産品銷售來講,我們的主産品銷售非常穩定,基本上鎖定了國內前三大鋰電池生産商。


         據了解,中冶新能源汽車材料項目計劃于10月22日實現無負荷聯動試車,12月底聯動投産。項目投産後一、二期預計將實現銷售額約80億元,年均利稅約8億元,解決就業1000人,有效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該項目覆蓋了國內動力電池5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全球最大的高純度氧化鈧生産和研發基地。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