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萬達: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幾點建議

發佈時間:2018-06-08 12:56:03    來源:中國網    作者:王琳    責任編輯: 毅鷗

        中國網訊(記者 王琳  實習生 張佳鈺)6月9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深圳市綜研軟科學發展基金會舉辦的“改革開放40週年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主題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郭萬達主旨演講,圍繞綜合開發研究院成果報告——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幾點建議,發言如下:


      第一,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目標明確:世界級的都市圈。全世界城市群、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一個規律性現象是相互沒有關聯,有關聯度很強的城市群。按照這樣一個規律性的現象,大都市圈通勤就是最重要的標準,上下班一定要很方便,所以在這個角度上來看,如何推進大灣區的基礎設施的聯通,包括空港、高鐵、城軌、地鐵的有機銜接,以及口岸、通關等一系列的問題值得深思。


        當然,很重要的就是港澳的雙轉型怎麼樣融入大灣區,從戰略上來看,這個大灣區很重要的是要給香港和澳門提供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更重要的是一個福地,所以提出創新驅動和都市轉型,這是全球金融中心的雙重變奏,像紐約、倫敦、東京,這些大的大都市都存在雙轉型的問題,本身就有一個雙轉型,大量的都是和周邊都市之間的關聯,不是自己單獨一個城市之間關聯,大量的産業的發展,有相對單一的産業,轉向一個相對負荷的産業。


        香港毫無疑問是金融加科技,光金融中心是不夠的,所以怎樣在服務於灣區,對接灣區的資源,香港加深圳,加一兩個製造業城市,怎麼樣把制度的優勢,轉化為競爭的優勢,這是大灣區一個很重要的出發點。澳門其實同樣存在著雙轉型,澳門怎麼樣建立經濟和周邊區域之間相互關聯,在産業上推動原來主要依靠博彩的産業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的發展。所以,港澳本身這樣的雙轉型,都需要跟大灣區連在一起。所以,促進港澳的雙轉型,要素流動是關鍵,最重要的就是要素流動,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技術等等。


        第二,粵港澳大灣區要素流通的研究。怎樣使得一些特殊的要素,使得一些“自由”流動方便,快捷,高效。首先是方便,一些重要人的流動要便捷,整個要素流動不是完全雙向,有的是雙向,有的是單向的,這也是大灣區比較特別的地方,單向的流動就是港澳居民在內地的同等待遇。如就業、社保、醫療、保障,很多很多的問題,都是單向的。


       第三,如何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區聯盟。廣東有三個自貿試驗區,港澳本身就是自由貿易港,爭取把“2+3”的優勢發揮出來,包括體制機制,甚至是法律法規,各個方面形成一個對接。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