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中國 > 

智庫合作助推中德人文交流行穩致遠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郭泰 彭大偉 | 時間:2018-05-24 | 責編:王琳_觀點

       中新社柏林5月22日電 (郭泰 彭大偉)隨著中德交往的不斷深入,“中國戰略”“中國能力”等關鍵詞近年來愈發受到德國官方及智庫重視。中新社記者注意到,智庫合作正成為中德人文交流的新亮點,助推其行穩致遠。

  內卡河畔小城成對華研究重鎮

  坐落在德國內卡河畔的圖賓根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大學城,由德國著名漢學家施寒微教授(Helwig Schmidt-Glintzer)領銜的圖賓根中國中心兩年前在此成立,如今已經成為德國對華研究的學術重鎮。

  施寒微向記者介紹,圖賓根中國中心與中國多所大學與研究機構建立了聯繫,致力於培養德國民眾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尊重,“德國與中國都面臨著新的挑戰,我們應該通過互學互鑒以共同應對”。

  圖賓根中國中心由卡爾·施勒希特基金會(KSG)主席、德國著名混凝土機械製造巨頭普茨邁斯特創始人習理德(Karl Schlecht)贊助。他既對中國傳統儒學思想倡導的價值觀十分認同,也對中國的發展感到由衷的欽佩,“在今天,中國出現了這麼多的美好事物值得我們德國好好學習”。

  在習理德看來,該中心的使命是“建立信任”。他表示,中德兩國在地理和文化上都有明顯差異,文化交流是增進兩國關係重要的第一步。

  成立兩年來,圖賓根中國中心舉辦了一系列涉華學術、文化活動,並於今年獲得了德國聯邦教育部的資金支援建立“圖賓根中國論壇”(CFT)。

  “中國能力”與“德國能力”交響共鳴

  近年來,“中國能力”在德國成為熱詞,它包括語言能力、跨文化能力和了解中國政治、經濟、歷史、社會各領域基本情況的能力。

  施寒微認為,打造“中國能力”需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他表示,德國和中國對於具有約束力的價值觀、家庭角色、福利國家、個體責任、自由和自由的邊界等問題都很關注。對此的答案並不是唯一的,“了解並尊重這種多樣性是‘中國能力’的基礎”。

  “中國能力”不僅成為德國智庫的研究重點,也獲得了德國聯邦政府與地方的大力支援。2018年5月7日,德國聯邦教研部、各州文教部長聯席會議與德國外交部召開專題會議,宣佈將攜手推進德國“中國能力”的建設。在此之前,德國教研部已于2015年推出首個國別戰略《中國戰略(2015-2020)——與中國研究、科學、教育合作的戰略框架》。

  作為呼應,中國學者亦愈發關注本國的“德國能力”。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鄭春榮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國同樣需要“對德國歷史和國情,德國人的民族特性等有所了解,並擁有與德國人進行跨文化溝通的能力”。

  2017年“德國的中國能力與中國的德國能力”國際研討會主辦方代表、同濟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董琦認為,此前德國智庫十分注重德國能力的建設,“我們也希望在這方面與德方形成良好的互動,使得中德兩國智庫的雙向交流更具有操作性”。

  助推中德人文交流行穩致遠

  默克爾連任德國總理後即將首次訪華,這也是她就任總理以來第11次訪華。董琦希望,此訪能夠把中德經貿合作的良好勢頭擴展到人文領域,“因為中德經貿交流還要靠‘人’來做。”。

  施寒微則希望默克爾此訪進一步推動貨物、服務業、投資以及知識與資訊的自由交流,“我希望默克爾總理能夠抓住‘一帶一路’倡議這一機遇。這個項目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和平發展項目,不僅為德國帶來巨大利益,也將為東西方歐亞大陸的和平發展做出貢獻”。

  著名漢學家、圖賓根大學漢學系教授閔道安(Achim Mittag)堅信,隨著中德人文交流的不斷深入,德國人眼中的中國形象會得到持續改善,“我們有一天也會像談論莎士比亞一樣自然地談論李白和杜甫”。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