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達巍 : 中美貿易紛爭應該放中美戰略競爭的框架下看

發佈時間:2018-03-29 14:53:37    來源:中國網    作者:    責任編輯: 毅鷗

 

 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

       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在論壇上表示,中美貿易紛爭應該放在較大的中美戰略競爭框架下看。2018年12月是中美建交四十週年,過去四十年的框架基本上結束了。過去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不斷融入到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體系中,中國在融入中不斷發展自己;同時美國則期待通過接觸改變中國。這樣一種戰略契合保證了三十多年總體的穩定,但是過去五年這個穩定框架越來越撐不住。尤其是2015年美國國內開始了異常對華戰略的大辯論。今天的所謂貿易戰,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毫不意外。今天中美關係的諸多困難,在過去幾年的辯論中早有涉及,只不過現在上升到了政府層面而已。已經卸任的國務卿蒂勒森曾經説,要思考未來中美四十年、五十年的關係。這應該也是特朗普團隊其他人的想法。中美面對新的力量對比,的確要思考新的框架。

       如今中國與美國的競爭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結構性的變化,中美實力對比的變化是造成美國跟中國競爭的根本原因,再繼續是對中國發展模式的不認同,對中國治理制度的不認同,具體到經濟領域就是經濟制度,簡單而言就是對中國政府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的制度不接受、不認同。美國認為,美國的模式跟中國這種政府發揮較大作用的模式競爭,美國必輸無疑。

       在過去中美力量對比不均衡的情況下,美國對中國的“忍耐力”比較高,對中國某些經濟政策的忍耐度比較高,對中國經濟規模忍耐力比較高。在目前在趨於平衡的情況下美國對中國的忍耐力大大的下降,所以就表現成這樣的貿易戰。

       但是不管怎麼樣,中美的貿易紛爭一個長期現象,要做好長期準備,這樣的競爭會持續十年、二十年的跨度。美國在雙邊關係中仍然是相對比較強勢的一方,美國要讓雙方關係進入到競爭框架裏面,我們沒有太多的選擇,“小打”一下也是可以的,中美關係發展到這麼多年以後,韌性是有的。但是也需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需要限定競爭的範圍,不宜過度把這種貿易戰和其他議題聯繫;二是在競爭框架下,不要對外部世界作出錯誤的判斷,不要認為世界已經喪失了和平發展與崛起的環境,防止犯這樣的錯誤;三是無論美國是否對我們施壓,我們按照自己的節奏和計劃,要不斷推進國內的改革。

     (原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國際關係學系教授陳琪、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係副主任李巍、國際關係學院國際經濟系主任羌建新、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經濟室主任余翔等六位專家學者就當下中美貿易爭端的實質、貿易戰對中美關係的影響、貿易戰下的中國應對措施、貿易爭端對世界經濟的危害等熱點問題發表觀點。)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