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更是一個轉型中的大國。推動高品質發展,不僅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推動高品質發展,要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其中加快動力變革是關鍵和基礎,以此切實、持續地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從而形成品質效益明顯提高、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發展新局面。
話題之一 加快動力變革是關鍵和基礎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産率,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指出,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這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動高品質發展,指明瞭方向和路徑。那麼,怎麼來理解這“三大變革”呢?我理解,品質變革是主體,效率變革是重點,動力變革是關鍵和基礎。
其一,品質是經濟發展的基本追求。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品質不高,在關鍵性技術、産品品質等方面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比如,我國出口産品國內附加值比重僅為68%左右,明顯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80%左右的水準,仍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適應新時代人民群眾需求變化,加快提升供給體系品質,促進經濟邁向中高端水準,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升級,已成為我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的主要任務。
其二,效率是經濟發展的永恒主題。當前,我國經濟增長中的低效率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推動效率變革,就是要填平各種低效率洼地,為高品質發展奠定一個穩固基礎。
其三,動力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一方面,在要素成本上升、環境問題嚴峻、經濟全球化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如果繼續沿用傳統增長模式,不僅無法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而且會使高庫存、高杠桿、高成本、低效率、低品質等結構性矛盾繼續累積,進一步加大經濟運作風險;另一方面,在新技術、新業態、新産品不斷出現,國際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實現高品質發展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是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的必由之路,是釋放資源活力、激發增長新動力的必由之路。
需要注意的是,提高全要素生産率是推動“三大變革”的重要目標。從國際經驗來看,實現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必須依靠全要素生産率的持續提高,從而形成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源泉。同樣,推動經濟效率變革與動力變革,最終也要以能否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及其對高品質發展的貢獻為衡量標準。從現實情況看,以提高全要素生産率為目標推進“三大變革”,仍需在完善産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方面破題發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總的看,加快動力變革既是高品質發展的關鍵,也是實現品質變革、效率變革的重要條件。實現品質變革,需要推動過度依賴資源環境的發展方式轉向更多依靠人力資源與科技進步的發展方式,使創新成為提高供給體系品質的強大動能;實現效率變革,需要依靠體制變革與開放創新,著力發展高水準的實體經濟,全面提升要素供給效率。推動高品質發展的“三大變革”,動力變革是關鍵和基礎,由此推動效率變革,進而促進品質變革,從而形成品質效益明顯提高、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發展新局面。
話題之二 實現動力變革的五大任務
需要注意的是,動力變革不是在現有的舊結構下尋找穩增長的“藥方”,而是要在經濟轉型升級的新趨勢、新結構下尋找新動能、新增長的源泉。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動轉向高品質發展的動力變革,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更加重視創新驅動。當前,我國總體進入工業化後期,支撐我國實體經濟30多年快速發展的傳統要素優勢正逐步減弱,要素價格持續上升,對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提出了迫切需求。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輪技術革命的加快推進,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如果在大、智、雲、移、物等領域,在基礎研究領域和應用研究領域再推出一大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將為我國中長期發展注入強大的內生動力。
第二,要更加重視消費拉動。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表明,當一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先上升後下降,與之相對應,消費的貢獻作用則是先下降後上升。進入發展新時代,近14億人的消費大市場是我國高品質發展的一個重要潛力和“本錢”。新型消費與消費大市場相融合,將釋放出巨大潛力。此外,消費結構升級還將引領投資結構優化調整。以消費結構升級為導向推進投資轉型,進而實現供給結構調整,引導各類資本進入健康、教育、醫療以及新興産業,這樣既有利於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將使投資更有效率、更可持續。
第三,要更加重視服務業發展。進入工業化後期,居民消費結構變化與工業轉型升級需求日益加大,必然會帶來服務業的快速增長。進一步看,服務業主導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客觀需求。從製造業發展的大趨勢看,研發、設計等生産性服務環節已成為其價值增值和國際競爭力提高的關鍵。從現實情況看,我國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創造”的優勢遠未凸顯,原因就在於生産性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後。以生産性服務業引領製造業轉型升級,使工業發展從主要依靠低成本競爭向創新驅動轉變,是我國工業由大變強的重要路徑。
第四,要更加重視綠色發展。當前,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及相關産品的需要日益增長,這既對綠色發展提出新的要求,也是綠色發展的重大機遇。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鄉村旅遊消費規模超過1.1萬億元,約佔全國旅遊總收入的四分之一,帶動672萬戶農民受益,戶均年收入超過6萬元。這成為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生動範例。當前,綠色發展、綠色生活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願望和目標追求,關鍵是要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真正落到實處。這不僅需要開展環境治理,更重要的是要加快形成綠色發展的産業體系與消費體系,走出一條保護與發展並舉的新路子。
第五,要更加重視城鄉融合發展。當前,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業農村發展不充分的矛盾已成為推動我國高品質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2020年,如果在以人口城鎮化帶動城鄉融合發展方面實現重要突破,帶來的新增消費與投資將為高品質發展注入巨大動能。總的來看,進入發展新階段,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互為條件、相互促進,關鍵是要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的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重塑城鄉關係,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作者係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