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中國 > 

加快推進一流國家教育智庫建設

來源:中國教育報 | 作者:田慧生 殷長春 | 時間:2018-01-19 | 責編:毅鷗

        黨的十九大報告是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動指南。大會激勵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切實增強政治站位,堅定“四個意識”,加快一流國家教育智庫建設的步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第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對教育科學研究而言,我們必須牢牢把握意識形態的領導權,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馬克思主義在教育科研戰線的指導地位,自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定力,做堅定正確政治方向的引領者和示範者,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宣傳者和踐行者,努力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第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武裝頭腦。中國教科院將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抓手,按照部黨組和機關黨委的要求,研究印發《中國教科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召開動員大會,全面部署學習貫徹工作;立足教育科研特點,創新學習形式和方式方法,堅持自主學習與集中研討相結合,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結合實際,注重實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十九大提出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幹部職工的頭腦,指導教育科研工作,做到真學、真懂、真信,求真務實抓落實。


        第三,圍繞新時代國家重大戰略和民生需求開展前瞻性研究,聚焦新挑戰,研判新形勢,解決新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要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提出了“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作為國家級教育智庫,我們必須強化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群眾美好期待,開展重大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研究,及時研究解決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積極參與國家重大教育政策的研究制定,主動引領和服務國家決策,使各級各類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要著力開展習近平教育思想研究,認真提煉緊扣時代主題的新觀點、新思想、新論述,豐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要紮實開展教育政策實施情況的監測評估,不斷探索區域和學校層面的教育綜合改革實踐模式;深化國際教育前沿問題研究,加強與國際組織和重要國家的教育交流與合作,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提升教育科研的國際影響力;積極探索教育科研戰線協同攻關、整合創新的新途徑、新機制,創新科研組織形式和方式方法,提高教育科研品質和服務水準;重視開展重大教育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工作,解疑釋惑,凝聚合力,為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第四,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黨的十九大報告特別強調了要“堅定不移地全面從嚴治黨”。中國教科院黨委將以《黨章》為總遵循,圍繞黨委政治核心作用和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發揮,堅持業務工作與黨建工作有機結合,切實落實好黨建工作責任制。推動領導幹部把“三嚴三實”作為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為官用權的警示箴言、幹事創業的行為準則,每一名黨員把“四講四有”“四個合格”作為思想行為作風的基本要求;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和《黨內監督條例》為抓手,持之以恒推進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糾正“四風”,健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有效機制;以貫徹落實《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為載體,開好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開展好“三會一課”、黨員評議等組織生活,不斷提升黨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積極探索符合教育科研院所特點的黨建工作新方法,著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和戰鬥性,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第五,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和科研人才隊伍,為落實我院“十三五”發展規劃、建設一流國家教育智庫提供堅實保障。高素質專業化的幹部隊伍和科研人才隊伍是落實院“十三五”發展規劃、建設一流國家教育智庫的中堅力量。我們將進一步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突出政治標準,選拔任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和科研人才;注重培養幹部和科研人才隊伍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精神,增強適應新時代教育智庫發展需要的專業本領;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完善幹部和科研人才考核評價機制,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為實現我院“十三五”發展目標、建成一流國家教育智庫提供堅實保障。


(中國教科院院長 田慧生 中國教科院黨委書記 殷長春)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