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動態

專家學者建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報 | 作者: 李永傑 | 時間: 2017-11-24 | 責編: 毅鷗

——第六屆中國南方智庫論壇在廣州舉行

11月22日,第六屆中國南方智庫論壇在廣州舉行。此屆論壇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180余位專家學者與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江,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慎海雄出席論壇並講話。論壇開幕式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蔣斌主持。

推進經濟一體與社會融合

張江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向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在“經濟一體與社會融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前瞻和路徑”的主旨發言中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業已具備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基礎。這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一個更為強大的區域板塊力量的營造,是貫徹“一國兩制”,實現民族復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際進行的一次重大實踐探索。

張江還指出,當前經濟一體和社會融合是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的兩個重要路徑選擇,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目標取向。粵港澳三地必須通過産業間和産業內的多層次分工合作,突破單純以行政區劃自身利益為關注點的狹隘競爭觀,從集聚、外溢理念出發,將競爭轉化為聯合,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一體化,從而實現效益最大化。此外,他強調,經濟的緊密合作還有賴於社會的融合,社會融合度越高,經濟合作則越順暢。社會融合是多維度的,包括生活融合、文化融合和心理融合,它不僅是制度性的,同時也是主觀性的。

慎海雄在講話中指出,此屆論壇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作為主題,是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的又一紮實舉措。他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粵港澳合作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廣大社科工作者要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開展深入研究,拿出富有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的高品質研究成果,為廣東參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智力支援。

以發展服貿業為契機

灣區經濟是以海港為依託,以灣區自然地理條件為基礎,發展形成的一種區域經濟形態,具有開放的經濟結構、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強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發達的國際交往網路等突出優點。與會學者普遍認為,推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既是這一地區提升經濟發展水準和國際競爭力的需要,也是實現國家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從全面小康向全面現代化轉變的重要支撐和發展動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范恒山表示,灣區經濟作為重要的濱海或融海經濟形態,往往是全球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和全面創新的引領者,總是聚集著國際化、現代化的世界一流城市。他建議,粵港澳三方要共同完善省區層面的協調機制,設立灣區日常工作機構,打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加大對科技研發活動的支援力度,聯合打造多種合作平臺,爭取更多國際合作平臺落戶大灣區,搭建粵港澳民間交流合作平臺,支援港澳青年人和中小微企業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討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關鍵是廣東能否儘快形成全面開放新優勢。在他看來,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服務貿易快速發展成為推動全球貿易進程與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應把握全球服務貿易快速發展與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歷史性交匯的新機遇,以服務貿易為重點,推進開放轉型。這樣不僅可以加快形成廣東開放新優勢,而且也可以進一步突出廣東在我國開放全局中的戰略作用。

此屆論壇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廣東省社科聯等單位聯合主辦,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王珺,廣東省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王曉參加此次論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