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智庫中國 > 2016智庫中國 > 智庫動態

學者觀點:“宏觀審慎”防範經濟過度金融化

來源: 新華日報 | 作者: 劉尚希 | 時間: 2017-09-21 | 責編: 毅鷗

一般來説,經濟金融化可以從一些指標去分析。比如金融資産佔GDP比重越高,經濟金融化的程度就越高;企業資産當中金融投資佔比越高,也意味著金融化程度越高。另一方面,從企業利潤來源也可以判斷其金融化程度。其實,經濟金融化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我們國家進行的工業化、市場化和城鎮化,都是在推動經濟的金融化發展。但是,經濟金融化不能過度,一旦過度就會“相生相剋”。正常的金融化,實體經濟和金融是相伴相生的,是一種良性迴圈。而過度的金融化,金融會反噬實體經濟,越來越脫離實體經濟形成體外迴圈。錢生錢的遊戲會越玩越大,這就會導致泡沫的出現,內生出各種風險。

上半年,我們做了一個關於成本的大型調研。通過調研發現,其實成本都是風險轉化的結果。當公共風險水準不斷上升的時候,企業的成本就會不斷上升,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有以降低整個公共風險為著眼點才可以真正實現降成本,從微觀視角是很難降成本的。那麼,又是什麼在推動經濟金融化呢?其實也是風險。這要結合我們社會大背景來分析。社會學家説,人類社會發展已經進入到了一個風險社會。如今,全球經濟呈現不確定性,各國經濟發展也處於不確定性狀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微觀主體從企業到家庭,再到投資者、經營者,面對風險的一個本能反應就是要規避風險。

資産也好、財富也好,都要規避風險。如何規避風險?這就內生出一種動力,對風險管理的需求會越來越高,企業和家庭希望社會有一個機構來承擔風險管理的責任。在這種需求的推動下,銀行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就自然承擔了這個任務,現在我們的金融機構從過去儲蓄和貸款之間的資訊仲介轉變為風險管理者。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從微觀環境來説,就是為其客戶管理風險。如何管理風險?金融機構通過提供各種各樣的金融資産、金融工具去管理風險。通過讓客戶來買相應的金融産品、金融資産,就可以規避金融風險。客戶的財富就不會縮水,資産可以升值。這樣的金融創新在風險推動下就可以快速發展。正是有了這種風險管理的需求,再加上網際網路和數字金融的助力,金融創新才表現出一種驚人的爆發力。金融的快速發展,使整個經濟快速金融化,因此,經濟快速金融化也是風險推動的結果。

要遏制經濟過度金融化,還是要回到風險這個命題上來。在不確定性增大的環境下,風險管理難度越來越大。要讓實體資産不貶值,應該怎麼辦?就要置換成金融資産。所以就解釋了為什麼企業資産負債表當中金融資産的比例在上升,為什麼企業利潤來源中來自於金融投資的比重在上升。

需要分清楚的是,市場領域的風險、宏觀風險、微觀風險、公共風險都是不一樣的。金融機構既是風險管理者,其自身也是投資者。它替別人分擔風險、管理風險,但是它絕對不會像公共主體一樣,替你去“兜底”,實際上金融機構也在轉移風險,有的時候它也會為其自身利益考慮而製造風險。

這樣一來就需要監管。站在客戶的角度來看,金融機構是一個風險管理者,而這個風險管理者本身又需要公共部門對其進行監管。因此,需要金融監管機構對金融活動、金融産品和金融創新來進行風險監管。過去我們認為從微觀角度就可以管住風險,後來發現從微觀角度管不住,所以從微觀審慎變成宏觀審慎。但是宏觀審慎如何監管風險,世界一直都在探索過程當中,沒有哪一個國家在這方面已經做得非常好了。

宏觀審慎監管的是什麼?應該是公共風險。因此,對金融風險的認識上,要把微觀風險、市場領域風險與變異而來的公共風險、宏觀風險與私人風險和微觀風險區分開。如果混為一談,要麼會導致監管過度,要麼就會導致監管真空。其實風險的區分不是涇渭分明的關係,要從轉化角度來看,因為公共風險是從私人風險轉化而來的。只有把握好風險轉化的臨界點,我們的監管才有針對性,才有效率,才可以真正把風險管住,真正做到防控風險。

(作者係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