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智庫中國 > 2016智庫中國 > 智庫動態

資訊化時代更要注重潛心閱讀

來源: 光明日報 | 作者: 韓寒 | 時間: 2017-06-20 | 責編: 毅鷗

——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17)》發佈

近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聯合發佈了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17)》。報告指出,近年來,資訊化改變了人們獲取知識、傳遞資訊、鑒賞文化的渠道和方式,數字化閱讀接觸率首次明顯超過紙質閱讀,文化生産正大規模向網路遷徙。

“田園牧歌”式的閱讀環境正在消失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佈的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我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的接觸率為68.2%,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超過圖書、報紙、期刊58.8%、39.7%、26.3%的閱讀率。相較于2015年,圖書閱讀率略有上升,報紙、期刊等紙質閱讀率均呈下降趨勢。

“數字化閱讀包含線上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等方式。對比拿起一本書或一份報紙,它具有顯而易見的便攜性和可獲得性,逐步取代紙質閱讀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匡文波分析,“這既源於迅猛發展的科學技術,也是城鎮化發展的必然。人們每天花在交通上的時間越來越多,擁有整段的閒暇時間越來越少,傳統社會‘田園牧歌’式的閱讀環境正急遽消失。”

在數字化閱讀中,最為典型的是“社交閱讀”。有數據顯示,2016年微信活躍用戶達8.89億人,超過六成的成年國民通過微信進行閱讀。每天每人平均手機接觸時長為74.4分鐘,其中微信閱讀時長26分鐘,超過20.2分鐘的讀書時長。

“海量數字化生産與閱讀改變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一方面,它超越一本書的局限,使人們接觸知識的類型更為廣泛,讓每一個人成為資訊的傳播者、發佈者。另一方面,它也使人們的閱讀越來越碎片化、淺表化,在並未系統了解一門知識的情況下就可以隨意發表意見,讓網上充滿了意見和感覺,而非真理。”《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17)》一書的主編,湖北大學哲學院教授、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江暢分析。

閱讀的“繭房”效應彰顯

美國學者桑斯坦在其著作《資訊烏托邦》中提出,人們接受資訊的領域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從而將自己的精神世界桎梏于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不再追求對世界的全面理解。這在傳播學理論中被稱為“繭房”效應,這也是資訊化時代閱讀行為值得警惕的現象,匡文波介紹。

以微網志為例,它以短、時、新等特徵打造了一個資訊的“萬象廣場”。但對個人而言,定制化、碎片化的閱讀方式易形成一個更“內斂”、更“窄化”的閱讀網路。在微網志上人們經常接觸的往往是關於明星、網紅的資訊,具有相當大的局限性。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認為,基於資訊聚合的大數據分析與推送技術,也讓各類電子閱讀強化了“繭房”效應。“各類客戶端會選擇符合大眾口味的內容進行推送,在短時期內對人們接受資訊有益處。但長此以往,用戶閱讀會越來越符合個人喜好,對與自己價值觀相異的資訊避而遠之,造成思想的偏狹和視野的窄化。”魏玉山這樣分析閱讀的“繭房”效應帶來的後果。

紙質閱讀仍有獨特的溫度

江暢認為:“一本書是一個系統化的知識體系,是獨特的精神産品。在傳統媒體佔據主導的時代,需要進行大量閱讀、理解、思考、研究之後才能寫作,並由‘把關人’來進行價值鑒別和出版。而資訊化時代的發佈則省略了其中多個環節,影響了文本的系統性、出版的純潔性,也影響了知識的權威性。雖然電子閱讀平臺會推薦好書,社交閱讀中不乏具有深度的文章,但更多的是快餐式的小説和聊天式的隨想。”

“值得欣慰的是,在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中我們發現,超過半數(51.6%)的成年國民傾向於拿一本紙質書進行閱讀。”魏玉山説,“在我國,從西晉開始,紙質閱讀陪伴我們的歷程長達1500多年。相對於冰冷的螢幕,紙張具有無法比擬的觸感,有自己獨特的視覺形式,有沉澱千年的墨香。它讓文化能跨越自己的時代,超越作者的個體,讓文明得以永續相傳。”

日本學者齋藤孝在《深閱讀》一書中指出,人類的思想早已達到極其深澈的程度,猶如地表下流淌的深流。電子閱讀雖然能讓人們變得越來越聰明,但唯有通過書籍閱讀,掌握“深潛能力”,才能找到最珍貴的精神財富。

“資訊時代,我們並不缺乏閱讀,而是缺乏沉潛式的閱讀。唯有系統地掌握各類知識,將知識變成倫理,才能讓一個民族的文化得以延續,讓人類的文明緊緊相連。”江暢説。

(光明日報記者 韓寒)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