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智庫中國 > 2016智庫中國 > 智庫動態

智庫成果要讓世界 感興趣 易接受

來源: 經濟日報 | 作者: 賈安邦 釋清仁 | 時間: 2017-06-20 | 責編: 毅鷗

建設具有影響力的中國特色新型高端軍事智庫,必須遵循世界智庫建設發展的基本規律,著眼國家發展和軍隊“走出去”的新需求,把掌握國際學術話語權作為重要抓手,努力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國際學術話語體系,使智庫研究被國際社會接受,大力提高我國軍事智庫的影響力、競爭力,助力國家軟實力的提升。

一是樹立贏得學術話語權的新思維。受到傳統戰略文化影響,中國軍事智庫長期以來在戰略思維上表現為“向內”而非“向外”,外拓性、開放性不強,對全球化時代學術國際化的意義認識不深。與西方軍事智庫相比,中國軍事智庫相對注重建立自己的軍事學術話語體系,忽略了與國際學術界接軌並建立一種為他人廣泛接受的學術話語體系。實際上,當前中國軍事學術所面臨的許多重大課題,比如,世界新軍事革命問題,資訊化作戰及建設問題,戰爭預防、遏制與管控問題等,都是世界軍事界面臨的共同問題。中國軍事智庫需要打破封閉式的思維方式,將宏大的世界觀融入學術探討中,拓展研究領域和視角,創新研究方法。要以世界性眼光來構建軍事話語體系,既著力表達中國的軍事和安全觀念、國家利益認知,又關注事關地區及全人類和平的重大議題研究;既重視中國軍事文化傳統的價值基底,又善於借鑒西方軍事智庫的話語發佈體系和規則,努力建立具有廣泛感召力的、科學合理的學術話語體系。

二是推出有思想、國際化的創新成果。軍事智庫思想的豐度和厚度,是形成國際學術話語權的核心要素。提升我國軍事智庫的國際學術話語權,必須首先樹立學術品質意識,將學術成果的品質作為走向國際化的生命線。要從軍事學術研究的起點開始,以符合國際標準的學術規範約束軍事學術研究過程,生産有本土關懷和時代特色的軍事學術成果,以此作為學術話語權的堅實內核。要引導軍事智庫學術成果由量到質的轉型,做到能出主意,持續推出新概念新思想新觀點;早出主意,善於先見先知先謀,為備戰止戰勝戰提供理論先導。要注重發揮學術評價標準的導向性作用,加快學術評價體系去行政化步伐,綜合運用量化評價、同行評議等手段,保證和激勵軍事智庫的學術創新能力。還可以考慮創新軍事智庫的學術精品打造模式,鼓勵團隊協同合作,促進形成“創新團隊—重大項目—高端學術精品”的良性迴圈,以此吸引國際學術界的目光,不斷擴大學術影響力。

三是培育具有國際型學術研究能力的人才隊伍。人才是智庫的根本,好的智庫必然是人才庫。提升中國軍事智庫的國際學術話語權,必須更加重視高素質人才構成,大力培養具有原創精神的軍事思想大師,造就若干支能夠與國際同行競爭和對話,併為同行所認同和尊重的權威專家隊伍。要繼續完善學術領軍人物和創新人才的培育機制,以學術領軍人物為核心,圍繞重點方向和重大項目凝聚學術隊伍,催生具有國際學術話語權的人才團隊。要把培養具備國際對話能力的學術精英擺在重要位置,確立國際型學術研究能力的新標準,即擁有開闊的國際學術視野,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外語開展學術研究,具有對外學術交流的能力。同時,高度重視國際型學術研究能力提高問題,強化多語言理論人才培養,努力消除國際型研究中的語言障礙問題。還要學習借鑒國外軍事智庫人才與軍界交流互動的體制機制,注重發揮退役優秀高中級幹部的作用,努力形成不同領域人才智力聚合的效應。

四是打造數字化的國際學術傳播平臺。平臺是學術話語權的主要載體,學術話語的傳播必須借助一定的媒介平臺。軍事學術期刊、網路系統等是當今軍事學術研究成果發表和傳播的平臺,也是構成國際學術話語權的主要媒介載體。要重視發揮軍事學術期刊等傳統媒體平臺的作用,利用軍事學術期刊發展與新型軍事智庫建設之間的共生關係,努力建設一批能夠代表國際水準的軍事學術名刊,為中國軍事智庫參與國際話語權競爭創造條件。要抓住資訊時代的特點,朝數字化媒體方向發展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軍事學術傳播平臺,並將其作為資訊化條件下提升學術國際話語權的必由之路。可充分利用網路等新媒體,建立專門的中英文國際軍事網站,以接近英語讀者閱讀習慣的版式和報道方式,對外傳播中國軍事智庫的各類學術研究成果,及時準確報道國內外軍事要聞,深度解析國際軍事熱點、難點問題,藉以擴大中國軍事智庫的全球影響力,提升國際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

五是拓展對外學術交往的範圍與層次。開展國際合作交流,進行軍事和安全政策的對外解讀,廣泛傳播中國的軍事實踐經驗和政策主張,有利於增強軍事智庫在全球主流媒體和國際組織平臺的話語權。要更加廣泛地開展與世界知名智庫的聯繫,推動國內軍事智庫與國外一流智庫建立實質性合作關係;要重視高端國際學術會議對強化國際學術存在、提升影響力的作用,努力爭取此類會議的舉辦權或發起權;要支援高端軍事智庫參與和創辦國際學術組織,積極參與制定學術規則和規範;要探索“引進來”的科研新思路,構建起訪問學者與國內學者的全方位、多層次交流體系,建立起軍事問題研究的國際學術網路。

  (作者單位:石家莊軍械學院、軍事科學院軍事戰略研究部)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