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由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創新中心與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聯合主辦的“中國城市政策與管理暨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年論壇(2017)”在北京大學廖凱原樓隆重召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侯永志在“城市發展與展望”對話環節進行發言,實錄如下:
2016年的10月17日至20日,厄瓜多召開聯合國宜居和可持續城市發展大會。新城市議程充滿理想主義色彩,新城市議程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落實新城市議程要結合實際。
一、新城市議程充滿理想主義色彩
議程提到共同願景,第11條“所有的人,現在的和未來的,不分種族和地域的,都能夠居住在正義、安全、健康、方便進入、成本可承擔、適應強和可持續的城市和人類棲息地”。未來城市和人類棲息地應該具有如下的特點,城市要履行社會職責,包括土地的社會和生態職能,土地不能看住人地方、蓋房子的地方,土地上生活的是人:
第一,逐步完全實現各類人等無差別地獲得適宜的居住和生活條件,方便地獲得安全可使用的水、衛生服務,以及其他一系列公共服務。
第二,鼓勵人們參與、産生歸屬感,培養共同體意識,把安全、包容、可親、綠色、高品質公共空間和各階層友好相處放在首位,促進社會和代際之間的互動。
第三,實現性別平等,特別是保護婦女和女性少年兒童,使婦女平等地獲得體面工作的權利,並與男性實現同工同酬。
第四,發揮城市在結構轉型,提高生産率,發展高附加值經濟活動,改進資源利用和配置效率中的作用,在支援發展正規經濟的同時,注重非正規經濟作用。
第五,履行踐行政邊界的區域性議題統籌職責,比如北京和河北接壤的地方管不了,將來要履行區域發展統籌責任,在各個層次上發揮平衡和整合區域發展的樞紐和引擎作用。
第六,為應對老齡化做好規劃和投資,要為婦女就業創造更好的基礎設施條件和更多公平的機會。
第七,建立有效的減災系統,應對各種自然和人為的災害,增強城市的適應性和恢復力。
第八,保護、保存、恢復和提升生態系統,最小化城市的環境影響,形成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産格局。
二、落實新城市議程的原則
這個議程中,提到落實《新城市議程》的原則第14條,基本精神如下:
第一,堅持一個都不能落下,消除各種形式和水準的貧困,包括消除極端貧困,平等賦權,剷除各種形式的暴力,為所有人公平地提供軟、硬基礎設施條件,方便人們在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上流動。
第二,建立可持續的和包容的城市經濟、發揮有序的城市化的聚集效應,提高生産率、競爭力和創新力,為所有人創造有生産率的、體面的工作崗位。
第三,實現環境的可持續性,包括使用清潔能源、可持續性開發土地,促進形成可持續發展。
提到落實新城市議程的努力方向或基本路徑,它的基本精神是這樣的,調整規劃、金融支援、開發、治理、管理城市和人類氣息地的方式方法,樹立可持續的城市和區域發展是國家乃至全球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的這一思想。
確立國家在如下方面的主導作用,制定和實施包容性的、有效率的城市政策和法律體系,同時承認區域和地方政府的作用,各利益相關者的作用。採取適宜的政策、戰略、能力建設等舉措開發城市和區域,實現可持續性,以人民為中心、對老年人和婦女兒童負責的、一體化的發展。
還有三個具體問題:在適宜的層次制定和適宜的政策,這裡包括中央、地方政府,建立一體化的城市和人類居住系統,促進各層次政府之間的合作。以有力的制度和機制,強化城市治理。增強城市規劃的前瞻性和協同性,使之能夠推動城市實社會的包容性、經濟增長的連續新,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
強化城市和區域長期和一體化發展之規劃的作用,優化城市地理空間結構,增大城市化的正能量。城市化確實帶來很多好處,但是負面影響也是有。形成高效的、與時俱進的可持續的融資制度和工具,加強城市金融和地方財政系統,以擴大和共用由城市以包容性方式創新。
三、新城市議程令人印象深刻之處
第一,強調城市的社會屬性,也就是説,人不能僅僅作為消費者和生産者,而應被作為鮮活的個體,習總書記在作家協會上講,每個人都是鮮活的個體,人要進城了,勞動力成本下降不能狹隘的角度考慮,把人僅僅當成消費者、生産者。所以城市要可親可近,效果使人們能産生歸屬感,這是城市屬性。
第二,強調文化對人類發展的作用,認為文化對於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將發揮重要的作用,並進一步認為文化在形成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産方式中應發揮積極的作用。
第三,強調規劃在城市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強調要強化城市治理。
四、落實新城市議程要結合各國、各地實際
新城市議程要求很高的,發達國家很多沒有做到,德國是現代城市的治理典範,現在有點混亂了,實現議程提出的目標,畢竟要以物質産品的相對豐富為基礎,落實議程,要提出符合實際的階段目標。所有人享受一樣的公共服務,這是理想的目標,在落實議程的過程中,逐步實現城市經濟性功能、社會功能和生態性功能的完善統一。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