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波蘭前副總理:"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了全球的合作共贏

發佈時間: 2016-11-14 11:43:17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郭素萍    責任編輯: 郭素萍

中國網11月14日訊(記者 郭素萍)由“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與義烏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6中國(義烏)絲綢之路經濟帶城市國際論壇”在浙江義烏舉行。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坦尚尼亞前總統本傑明•威廉•姆卡帕,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理卓奧瑪爾特•奧托爾巴耶夫,波蘭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格澤高滋•科勒德克,葡萄牙前外交歐洲事務部部長布魯諾•瑪薩艾斯在內的多位國內外政要、外交使節、城市代表、專家學者、商界人士近400余人將出席本次論壇。

波蘭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科勒德克在致辭中表示,要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發展,“一帶一路”的倡議是一個長遠的政治經濟倡議。推動“一帶一路”的實施,是一個務實的、互利共贏的局面。

實錄如下:

大家好!我是來自於波蘭,波蘭國土面積並不大,但它卻是東部歐洲最大的國家,從它的經濟總量和人口都是如此;實際上也是OECD國家和東歐唯一的歐盟國家(20年之前加入了歐盟)。2008年世界發生了經濟危機,世界經濟疲軟,但是波蘭卻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力,當然沒有中國那麼快,但這也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經濟現象。

每次我到中國來,中方都是非常的熱情、友好,我感到非常的感謝。今年是我第三次來中國了,從上世紀90年代我就在關注中國所發生的巨大變化,並且我一直在問:為什麼中國大部分時候是在取得成功?儘管它也遇到了一些問題、遇到了一些挑戰。從宏觀經濟發展上,為什麼中國比其他國家更加成功一些呢?當然其他國家也有一些好消息,包括在東盟國家、非洲、拉美,也是這樣的,即便包括在東歐國家,他們也希望從中國的發展中學習,獲得經驗。哪些是大部分時候是奏效的,如果不奏效的話原因又何在。

我是波蘭的前副總理和波蘭前財政部長,我擔任這兩個職位是在波蘭面臨相當嚴峻形勢的時候來擔任的,包括波蘭的開放。波蘭力爭趕上世界,波蘭的GDP從每人平均來看,已經是歐盟每人平均水準的70%,而歐盟也已經是世界上很富裕的地區,而且我們在波蘭希望能夠在2030年就趕上歐盟的整體水準。

經濟可以説是我的生活,是我的職業,我也做經濟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也領導一個小的智庫,叫做“小老虎”。同時我還在波蘭著名的大學執教,並且就發展經濟學、比較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等發表文章。還包括結構性的經濟學、經濟制度等等。在現代的經濟學當中,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基本上是很難,要理解微觀經濟的理論,很難回避中國,因為中國是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中國從很多角度來講也是非常獨特的。最近我參與到討論當中,我也是擔任重陽金融學院的高級研究員,所以我也擔任中國公關外交協會名譽主席。

我就在想,現在整個世界處於變化和動蕩當中,(PPT圖示)這是我在中國出版的一本書,是同政治經濟學相關的,裏面談到了很多中國的未來,中國所面臨的挑戰等等。

所以我覺得“一帶一路”倡議,新的絲綢之路會存在機遇,儘管也會有一些挑戰,會有一些波折,有的時候是退一步進兩步,有的時候是像高速公路。從義烏去杭州的高速鐵路非常平坦,但是在倡議過程中存在一些波折。

中國要不斷地朝前走,要不斷地推動中國的經濟增長,目的就是為人民創造更多的福祉。而且正如我在我的著作當中所提到的,我們現在已經超越了所謂GDP的經濟,所以對於GDP不要太高興。有一些西方的經濟學家對於經濟的增長進行了一些分析和預測,中國並沒有出現像他們預測的那樣硬著陸,當然增速會放緩,但我不認為這是中國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已經超越GDP的這個經濟。也就是説在經濟GDP之外,還包括其他的經濟學的理論,也就是包容性的增長。還有平衡的問題,也就是説社會的平衡或者説是社會的不平衡,這是面臨的一個挑戰。除此之外還有生態的平衡,生態平衡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所以當我們在談論中國今後的發展、未來的發展,確實要更多的基於知識、更少的依賴重工業,更多依賴綠色發展,更少依賴資源的開掘、採掘和環境為代價。

與此同時就經濟的發展而言,現在我想強調的就是到了2016年,現在在義烏,在浙江省確實有著這樣的一些現象,這些現象在發生。實際上也不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發生,但是在我們有生之年所發生的,也就是説到了2018年中國的每人平均GDP從購買力而言,我們在國際上採用購買力評價的標準。到了2018年中國的人口會達到14億,而中國每人平均GDP將會趕上世界的平均水準,之後將會超越世界的每人平均GDP産值,而且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要兩倍于其他國家。也就是説,在今後一二十年,世界的宏觀經濟很大程度上是要取決於中國採取什麼樣的宏觀政策,包括中央政府,包括地方的政策。

但是我也想告訴各位我的一個思路,這是我在從事我的國家一個政策思路,這個思路也是在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轉型相關的。發展的戰略、發展的道路要基於恰當的經濟理論,王文院長把我們帶到一起,要為絲綢之路建設一個全球的網路,我想他的目的就是要推動“一帶一路”的實施和中國的發展。但是從我們研究當中也可以看到,有的時候它是一個互利共贏的局面,它也是一個務實的、互利共贏的局面,可以看到在我發表的文章當中也有這樣的觀點。“一帶一路”的倡議,我把它叫做新實用主義的經濟理論,是相關聯的。也就是説,超越GDP,不要把手段變為目的,因為目的是要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發展,而“一帶一路”的倡議是一個長遠的政治經濟倡議,而且它是同我的三重經濟發展目標和我的新的實用主義經濟理論相切合的。包括在進口和出口之間的平衡問題,儲蓄和消費的問題,發展中國家遇到的財政問題,中國沒有這些問題,但是中國有一個公司債的問題,公司債佔到GDP比重也比較高。所以這是一個關於社會平衡或者不平衡,沒有社會的平衡經濟的可持續性就會減弱。

所以在討論“一帶一路”的時候,也要關注貧富差距的問題,否則的話也會遇到困難,而且“一帶一路”的方向是面向和平,因此也可以把中國所在地區其他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加以推動。同時還有生態發展的問題,也就是人類發展同大自然發展的問題,所以“一帶一路”、新絲綢之路某種程度上要依靠新實用主義的經濟理論,並且我是來自於東歐地區,來自於波蘭,一直認為波蘭是成功的,但我們只是世界上一個小的地區。中國是最成功的一個發展故事,在這兩個成功的例子之間有很多的聯繫,我們也讚賞波蘭的總統去年對中國進行了訪問,就在五個月之前,習主席對波蘭進行了重要的訪問,而且還有成都的班列也抵達了波蘭。因為絲綢之路的路程是非常長的,不光是從地理上而言,而且從時間來講也是很長的。中國的領導人要實現和推動中國的發展和進步,而經濟的合作是從不停止的,經濟的合作在中國、在東歐、在非洲、在拉美都不會停止的。剛才有嘉賓談到了通往吉布地的鐵路,而現在把三天的時間縮短到16個小時,我曾經作為一個背包客做這樣長途的旅行,所以我覺得把這個里程縮短縮短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且中國領導人提出了非常好的倡議,有利於實現互利共盈,而不是説互相的趕超,而且我以為趕超中國是很困難的。

當然這個形勢在不斷地發展,亞洲整體都在發展,美國也是在發展,美國現在有了新的總統,我們對他有了解多少?美國新政府的政策在多大程度上會協助普遍的、有利於全人類的全球化呢?美國的新政府在多大程度上被避免視為排外主呢?這些問題都在觀察。美國新政府上臺以後它面臨一些挑戰,有人甚至講美國是不是要脫離市場經濟,這個真空不會被允許存在很長時間,也許這個真空會被中國填補,在亞洲也可以看到,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問題,或者説東南亞地區,我也希望包括和波蘭、中國能夠互利共盈,實現互利共盈的合作。但正如我在書中講到的,這不是一個亞洲的或者説是東盟的年代,所有世界的各個地區都面臨共同的挑戰,怎麼樣能夠克服這些挑戰就要通過合作。所以我想這也是基於我個人的經驗和經歷,也是想告訴大家這就是要合作,合作共贏。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