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成果發佈會:《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6)》暨全國百強縣案例報告”在北京舉行,會議正式對外發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縣域經濟課題組完成的《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6)》以及《“文明之都”張家港案例研究——踐行五大發展理念,轉型再塑輝煌》、《“千年商都”即墨案例研究——乘勢經濟新常態,力拔江北第一縣》。中國社會科學院競爭力模擬實驗室副主任、報告主編呂風勇和鄒琳華等就主要內容進行了彙報。
《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6)》首先對根據GDP、地方公共預算收入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目三項指標遴選的全國400強樣本縣(市)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了年度回顧。指出:2015年,中國經濟仍舊延續了深度調整的態勢,縣域經濟增速總體出現更為顯著的下滑,更多縣域經濟體出現更大幅度的負增長,對當地經濟帶來了嚴重的衝擊。
2015年,400樣本縣(市)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實際增速較2014年回落了2.26個百分點,明顯超過全國0.5個百分點的回落幅度。400樣本縣(市)地區生産總值佔全國的比重繼續呈現下降趨勢,由上年的25.8%下降到24.4%。地區比較表明,2015年中部地區樣本縣(市)經濟增速最快,成功實現對西部地區的超越。同時,中部地區樣本縣(市)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地方公共預算收入的增速分別達到12.4%、16.1%和7.8%,都明顯超過了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樣本縣(市)的增速。
報告了基於全國400強樣本縣(市)的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和投資潛力評價體系遴選出了2016年度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縣(市)和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一、競爭力指縣域經濟對生産要素的吸引能力,同時體現在生産要素數量的集聚和生産品質的提升兩個方面。研究發現:
競爭力十強縣(市)江浙佔其九,江北唯其一花屬即墨。綜合競爭力排名第1位的是昆山市,第2位的是江陰市,第3位的是張家港市,其餘依次是常熟市、義烏市、慈溪市、諸暨市、宜興市、即墨市和太倉市。
百強縣(市)前10強中,有9個是長三角地區的縣(市),排名第9位的即墨市屬於山東省,是進入前10強的唯一地處江北的縣(市)。競爭力百強縣(市)遍及20省份,浙蘇魯三省百強縣(市)數目分居三甲。競爭力百強縣(市)分佈20省(市、區),江蘇、浙江和山東分別佔了百強縣(市)26席、20席和20席,與其他省市相比擁有絕對數量優勢,其他依次是福建6席,河北4席、河南3席、湖南3席、新疆3席、內蒙古2席、廣東2席、貴州2席、天津1席、遼寧1席、吉林1席、上海1席、安徽1席、江西1席、湖北1席、四川1席、陜西1席。在所考察的27個省份中,山西、黑龍江、廣西、重慶、雲南、青海和寧夏等7個省份無緣百強縣(市)。
競爭力百強縣(市)東部地區超八成,中部地區進入比例最低。東部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進入400樣本縣(市)的縣域經濟體數目分別為216個、126個和58個,競爭力百強縣(市)的數目分別佔了81席、10席和9席,中部地區競爭力百強縣(市)佔中部地區樣本縣(市)數的比例只有7.9%,而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這一比例分別為37.5%和15.5%,中部地區這一比例明顯偏低。 GDP規模百強縣分屬19省份,蘇魯兩省遙遙領先。
GDP絕對值最大的100強縣(市)中,江蘇和山東分別佔了23席和22席,遙遙領先於其他省份,其他依次是浙江11席,河南9席,福建6席,河北5席,湖北5席,湖南4席,廣東4席,遼寧3席,安徽2席,江西1席,貴州1席,陜西1席,新疆1席。昆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常熟市、晉江市、宜興市、慈溪市、長沙縣、瀏陽市和準格爾旗GDP規模分別排在前10位。
33縣(市)每人平均收入超40000元,浙江領盡風騷。2015年,400樣本縣(市)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50000元的達到7個,不足50000元但超過40000元的達到26個。義烏達到56586元,繼續排在400樣本縣(市)首位,其他6個超過50000元的分別是玉環縣、昆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和太倉市。在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40000元的33個縣(市)中,浙江佔了24個,江蘇佔了7個,福建有2個。400樣本縣(市)中浙江縣(市)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42094元,比江蘇高出10406元,比山東高出13504元。
二、投資潛力指縣域經濟集聚生産要素的能力,主要體現在生産要素數量的累積速度和未來發展空間兩席方面。研究發現:
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前10名散落7省市,環京地區表現最佳。投資潛力排名第1位的是固安縣,第2位的是香河縣,第3位的是德清縣,其次分別崇明縣、義烏市、界首市、三河市、太倉市、新津縣和遵義縣。投資潛力排名前10位的縣(市)主要集中于特大城市周邊,並以長三角地區和環京地區居多。
18省份分配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浙江獨佔近三成。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分屬18個省份,浙江數量最多,佔了29席,其次是安徽和江蘇,分別佔了18席和15席,其他依次是山東5席、河北4席、四川4席、福建3席,江西3席,河南3席,廣東3席,貴州3席,新疆3席,雲南2席,天津1席,山西1席,吉林1席,上海1席,湖南1席。
經濟增速前100位的縣(市)中,江蘇、河南和安徽數量居前。經濟增速最快的前10位縣(市),有7個縣(市)屬於西部地區,2個屬於東部地區,1個屬於中部地區。經濟增速最快的10個縣(市)分別是哈密市、興義市、清鎮市、惠東縣、博羅縣、盤縣、水城縣、界首市、遵義縣和昌吉市。分省份來看,江蘇、河南和安徽經濟增速排在前100位的縣(市)最多,分別達到26個、12個和11個,其餘依次是貴州7個、福建6個、湖南6個,湖北5個、廣東5個、四川4個、河北3個、新疆3個、山東2個、重慶2個、雲南2個、天津1個、遼寧1個、黑龍江1個、浙江1個、江西1個、陜西1個。
三、全國百強縣(市)典型案例研究發現:
“文明之都”張家港:2016年綜合競爭力排在全國第3位,GDP規模排在全國第3位,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排在全國第5位。其發展經驗主要有:以創新發展鑄就“張家港精神”的靈魂、以協調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的再平衡、以綠色發展塑造美麗張家港的名片、以開放發展夯築現代化港城的基礎、以共用發展作出共同富裕的新闡述,這種積極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努力最終造就了中國的“文明之都”——張家港。
研究認為:張家港的發展願景應為“文明宜居的江南港城”、“長三角的區域中心城市”、“國際知名的創新型城市”,而通過轉型升級打造示範引領新樣本,將是實現張家港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長三角地區重要的臨港綜合性産業基地、長江經濟帶轉型升級示範區、江南濱江的旅遊休閒勝地等功能目標的必由之路,而正是在新興業態的選擇和培育、傳統産業的改造和升級等方面,張家港已經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並確立了“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新興産業和傳統優勢産業共同發力”作為轉型升級的戰略路徑。
“千年商都”即墨:2016年綜合競爭力排在全國第9位和山東第1位,GDP規模排在全國第11位和山東省第1位,經濟增速排在全國第60位和山東省第2位。其發展經驗主要有:因勢利導促進民營經濟升級發展、適時應勢通過招商引智實現跨越發展、優化環境發揮區域領先發展優勢、重點突出增強支柱産業整體帶動作用、創新轉型著力推動産業功能提升、前瞻佈局培育經濟持續增長動力、勇擔風險以創新精神推動體制改革、謀劃高遠助力勾勒大青島城市藍圖。
研究認為:即墨的發展願景應為“宜居宜業的藍色田園城市”、“山東半島區域的重要節點城市”、“中國探秘海洋的未來之都”,繼續實施“藍色跨越戰略”,推行進融入青島增進資源互通、藍色創新做強海洋經濟、産城融合力促職住平衡、總部集聚打造商務城市、功能再塑展示特色品質、品牌培育鞏固競爭地位、外引內拓實施雙輪驅動、區域協同強化節點作用等戰略舉措,將是實現全球海洋科技創新中心、中國海洋科技製造基地、北方最重要的商貿中心、半島城市群一體化的示範區、青島北部濱海休閒勝地等功能目標的根本保障,而加快“青島•中國藍谷”等國家級重要功能區的建設,則是促使即墨發展願景早日實現的空間戰略依託。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