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觀點

趙劍英:馬克思主義全面而精闢的闡釋

發佈時間: 2016-07-29 08:55:29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 趙劍英    責任編輯: 毅鷗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論述

趙劍英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

馬克思主義是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關於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論述。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以十分重要的篇幅,對馬克思主義有關問題做了集中闡述,對為什麼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如何認識和把握馬克思主義,如何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等問題作了全面而精闢的闡釋,提出許多新的觀點,為我們準確理解和正確發展馬克思主義提供了科學指引。

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不動搖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突出強調了兩個關鍵詞,一是“根本”,二是堅定不移。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關於為什麼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儀式上的講話中作了系統論述,最近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和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再次集中闡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從理論的角度指出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及其在中國的發展,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指導,為增進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統一提供了堅實思想基礎。”馬克思、恩格斯基於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唯物史觀)和資本主義特殊規律(剩餘價值學説)的把握,實現了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轉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馬克思主義沒有過時,“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依然顯示出科學思想的偉力,依然佔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他還批判了認為馬克思主義不是科學的錯誤認識:“有的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中國現在搞的不是馬克思主義;有的説馬克思主義只是一種意識形態説教,沒有學術上的學理性和系統性。”絕不能僅僅把馬克思主義看作是一種意識形態,否定它的科學性。鄧小平同志説得好:“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

二是從信仰的角度指出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精神力量。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信仰,是支撐黨克服困難和挫折的強大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95年來,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於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使我們黨得以擺脫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辯證的科學精神、無私無畏的博大胸懷領導和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無論是處於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他還強調新形勢下堅持共産主義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他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共産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要做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革命理想高於天。沒有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産黨員;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産黨員。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堅定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

三是從歷史事實和實踐的角度指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有效性。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設的不斷勝利,走出了一條不同於西方國家的成功發展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確立了一套不同於西方國家的成功制度體系,“使中國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彰顯出強大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全面邁向現代化,讓中華文明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使具有500年曆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闢出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使具有60多年曆史的新中國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短短30多年裏擺脫貧困並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徹底擺脫被開除球籍的危險,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四是從發展的角度指出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新的時代特點和實踐要求,馬克思主義也面臨著進一步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問題。馬克思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闢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我們要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歷史沒有終結,也不可能被終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要看中國人民的判斷,而不是看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中國共産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可以説,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馬克思主義基本內涵的精闢概括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內容豐富,涵蓋很多領域,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要從整體上全面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他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眼界廣闊、知識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和知識體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各個領域,涉及歷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科技、軍事、黨建等各個方面”,“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等原理,為我們研究把握哲學社會科學各個學科各個領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觀、方法論。”這裡,全面揭示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本體論)、科學的歷史觀、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從理論邏輯上講,馬克思主義是包含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價值觀的完整理論體系,要從整體上進行把握。在世界觀上,它通過哲學批判和政治經濟學批判,開闢了以人類實踐活動為基礎的新世界觀,構建了關於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等基本原理;在認識論上,正如習近平所説:“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繫及發展規律,是‘偉大的認識工具’,是人們觀察世界、分析問題的有力思想武器”;在方法論上,唯物辯證法是分析客觀世界的科學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做了簡要概括:“要堅持用聯繫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增強戰略性、系統性思維,分清本質和現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問題又看其發展趨勢,既看局部又看全局,提出的觀點、作出的結論要客觀準確、經得起檢驗,在全面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努力揭示我國社會發展、人類社會發展的大邏輯大趨勢”;在價值觀上,馬克思主義指明瞭通過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建立共産主義社會而實現人的徹底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的正確途徑。馬克思在中學時代就下定決心選擇“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馬克思主義的龐大理論體系,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圍繞著如何使無産階級和全人類擺脫剝削、壓迫和異化而展開研究並建構起來的。

馬克思主義是包含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且內在聯繫在一起的整體。對這三個基本內容,習近平總書記都給予高度重視,並分別作了重要論述。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第二十次集體學習,分別學習了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他簡要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如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辯證關係原理,世界統一于物質、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認識和實踐辯證關係的原理,以及實踐的觀點、群眾史觀、唯物辯證法等;他指出,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一個好傳統和看家本領,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和武裝全黨。關於政治經濟學,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新的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重要理論成果,這些理論成果,是適應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不僅有力指導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而且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他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有人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過時了,《資本論》過時了。這個説法是武斷的。遠的不説,就從國際金融危機看,許多西方國家經濟持續低迷、兩極分化加劇、社會矛盾加深,説明資本主義固有的生産社會化和生産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現形式、存在特點有所不同。”2016年7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時再次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指導,總結和提煉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經驗,同時借鑒西方經濟學的有益成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只能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又要經受實踐的檢驗,進而指導實踐。要加強研究和探索,加強對規律性認識的總結,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推進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科建設。”關於科學社會主義,他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從6個時間段梳理和分析了社會主義思想從提出到現在的歷史發展過程,特別是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並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把握的幾個重大理論問題,進行了系統而深刻的闡述,得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的結論,並指出,要續寫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

總之,馬克思主義是一種批判性和理想性、科學性和價值性、理論性和實踐性有機結合,有著嚴密邏輯的思想體系。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要從整體上把握其“真精神”,深刻理解其崇高境界、科學內涵、精神實質,要堅持其內容體系的整體性、邏輯的整體性和歷史的整體性。馬克思主義整體性問題是理論界學術界始終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做了肯定回答,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以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和全人類解放為己任

通過建立共産主義社會實現無産階級的解放並由此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最高理想,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堅持實現人民解放、維護人民利益的立場,以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和全人類解放為己任,反映了人類對理想社會的美好憧憬。”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是馬克思恩格斯構想的人類未來理想社會——共産主義社會最根本的特徵,是馬克思主義的最高哲學命題。1894年,恩格斯在回復朱澤培·卡內帕的信中,用最簡潔的話概括了未來共産主義社會的精神問題:“除了《共産黨宣言》中的下面這句話,我再也找不出合適的了:‘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産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把共産主義描述為“一個更高級的、以每一個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

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就是以人為目的的發展,就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和人與人的關係,把人從對物的依賴和對人的依賴中解放出來,消除人的異化。實現人的解放,一方面要大力發展生産力,實現物質財富極大豐富;另一方面要實現公平正義,維護好個人權益。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準大大提高,但是公平正義問題沒有解決好。因此,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需要一方面在“蛋糕”做大後把“蛋糕”分好,另一方面要保護好人民的權利,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處理好公共權力和個人權利之間的關係。習近平總書記在《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一文中指出:“我們要通過創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為因素造成的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面鏡子,審視我們各方面體制機制和政策規定,哪有不符合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哪就需要改革;哪個領域哪個環節問題突出,哪個領域哪個環節就是改革的重點。”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形勢下再一次闡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思想,是非常深刻和有針對性的。

批判性是馬克思主義最可貴的精神品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國外的理論、概念、話語、方法,要有分析、有鑒別,適用的就拿來用,不適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哲學社會科學要有批判精神,這是馬克思主義最可貴的精神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了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性特徵,我們要準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性概念,並在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進程中體現這一特徵。

把握和體現這一特徵需要把握以下幾點:一是,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性概念是基於歷史事實和歷史規律的批判,是基於揭示人類社會發展內在矛盾和資本主義社會特殊矛盾而進行理論批判的。當前,中國共産黨也是在探索和把握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中展開批判的。二是,堅持實踐批判和理論批判的統一。實踐批判高於理論批判,理論批判通過實踐批判來實現,以實踐批判為基礎並指導實踐批判。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説:“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説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説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哲學把無産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産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三是,批判是“揚棄”,不是絕對的否定。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1872年第二版跋中,對《資本論》所運用的辯證方法做了經典闡述:“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説,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四是,批判是思想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批判是探求真理的前提,也是創新的前提,倘若缺少批判的精神品質,馬克思、恩格斯就不可能創立馬克思主義;同樣,倘若沒有批判精神,毛澤東同志就不可能確立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倘若沒有批判精神,鄧小平同志就不可能打開改革開放的局面;同樣,倘若沒有批判精神,我們的改革就會停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性,要有質疑精神,敢於提出問題,堅持問題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只有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認真研究解決重大而緊迫的問題,才能真正把握住歷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推動理論創新。”“問題導向”就是批判精神、科學精神的集中體現。

    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馬克思主義是隨著時代、實踐、科學發展而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它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闢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作出新的理論創造,這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就要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不發展和創新馬克思主義,就不能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將堅持和發展相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的創新,就是要根據時代的發展推動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建構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他在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在這種統一和互動中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還遠未結束。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他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進一步指出:“理論上不徹底,就難以服人。我們要以更加寬闊的眼界審視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實踐需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聆聽時代聲音,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開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這一命題的提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發展的必然,標誌著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高度理論自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形成了獨特的發展經驗,同時也遇到了一些比較突出的難題,這些構成創新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踐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新形勢下的新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這些構成了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內涵。我們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踐基礎,梳理和概括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建構出不同於西方模式和西方價值觀的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這不僅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是對世界文明的一種貢獻。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長期不動搖,準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了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的重要性,全面把握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著重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的理想性和批判性,科學指明瞭創新馬克思主義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論述,全面而精闢地闡釋了馬克思主義,對於正確認識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具有正本清源、把握導向的重要指導意義。

評 論

中國社會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