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觀點

海外動亂頻發,中企安全保護如何吸取成功經驗?

發佈時間: 2016-07-19 16:02:34    來源: 鳳凰網    作者: 于凡    責任編輯: 王琳_觀點

近期,在法國尼斯、土耳其、委內瑞拉和南蘇丹均發生了有極大影響力的動亂。早在2011年的利比亞內戰、敘利亞內戰期間,我國在當地公民的人身和財産安全都受到了大規模、嚴重的威脅。如果算上地區性武裝分子對我國海外企業及公民的威脅,時間則可以再往前追溯10餘年。而在世界處處充滿不安定因素的當下,中國企業和人員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和企業國際化的浪潮,正在不斷的走出國門,中國政府、企業和公民對“海外利益保護”也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

風險都具有不確定性,面對政權更疊、恐怖襲擊、所在國社會動蕩等不可抗力帶來的風險時,誠如一位資深的國際風險管理專家所言:“成功走出去的方式可能各有韆鞦,但是不成功的原因基本就這幾種,而這些原因還沒有被充分的共用起來,一個企業走出去碰上了幾個坑,到下一個企業走出去的時候,還會碰那幾個坑,而且還會在這個地方再交一次學費。”

因此,通過案例的分析總結,把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傳遞給相關企業和人士,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海外動亂頻發的地區,中企人員和財産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是基本的要求。在利比亞內戰、敘利亞內戰期間,中資企業的損失和教訓仍歷歷在目。而在近日非洲南蘇丹發生戰亂時,中資企業進行有序、有效的撤離,避免了人員損失,這樣的經驗值得借鑒。

當對外投資需求遇上不確定的海外安全隱患

自7月8日以來,南蘇丹局勢迅速惡化,支援總統基爾與支援副總統馬沙爾的武裝力量在朱巴附近激戰,造成數百人傷亡。期間,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1輛裝甲車被炮彈擊中,造成我兩名維和官兵犧牲的事件,更是凸顯出當地局勢的混亂。事發當時,除約1000名中國維和官兵正在南蘇丹執行聯合國任務外,另外還有超過1000多名中國人身處南蘇丹,安全受到威脅。

南蘇丹內戰,中資企業員工人身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而這在越發紛亂的世界中並不是偶發事件

早在2013年,剛剛獨立的南蘇丹因內部紛爭而爆發內戰,很多中國企業被迫撤離。“2011年南蘇丹獨立後,吸引很多中國企業來到南蘇丹。大家認為,南蘇丹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大,又有相應的石油收入做建設資金的保證。當時,經過50年獨立戰爭的南蘇丹百廢待興,迫切需要大量基礎設施建設,而這正是中國企業的強項。” 一位在南蘇丹多年的華人這樣告訴記者。

南蘇丹的石油資源十分豐富,加上中石油是南蘇丹油田重要的投資者之一,中企對南蘇丹的現金流有信心。據當地中企人員介紹“這些公司大致可分為兩類:建築類國企和私企,其中國有企業包括央企和地方性國企,他們主要從事基礎設施建設和石油開採;而私營企業則為上述著國有企業做配套服務,包括商業、物流、酒店、餐飲、汽車修理和安全服務等行業。”

2013年南蘇丹爆發的內戰,讓中國企業的經營活動停滯,大多數投資者先後離開南蘇丹。但是在內戰平息後,很多中國企業又返回。大家認為在內戰平息後,至少在首都朱巴的安全是可控的(當時南蘇丹一直在戰爭中,但是戰爭在首都以外地區進行)。同時有不少企業,特別是部分私企在南蘇丹有佔個人總資産相當比例的投資,難以割捨。

南蘇丹的中國企業的投資情況可以説是整個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縮影。基礎設施和相關服務缺乏的國家和地區是中國企業的投資寶地,但是這樣的國家和地區常常面臨著政治動蕩、社會治安不良等一系列風險。特別是隨著近年來走出去的中小企業和私營企業也越來越多,他們更缺乏像大型國企那樣在海外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如何保證他們的人身和財産安全,是一個長期話題。

面對突發政治危機,應建立系統、專業的安全保障

如同南蘇丹的情況一樣,中國企業走出去總是面臨著嚴重的安全風險,這和中國的對外投資結構直接相關。但是如何在現有情況下進行有效的安全保障?單靠安全帽、應急包、掩體來進行防護是遠遠不夠的。從本次南蘇丹成功撤離可以暗處,海外安保是一項系統性、專業性的工作。

中國數十家企業的100余人在中國大使館和中國安保公司德威的協調下,撤離了戰亂的南蘇丹。

在當地時間7月13日,兩架中國安保公司德威集團租用的包機離開南蘇丹首都朱巴,平安降落在肯亞首都內羅畢。來自中國數十家企業的100余人在中國大使館和安保公司的協調下,撤離了戰亂的南蘇丹。這是此次內戰發生以來,我國從南蘇丹撤離的首批人員。本次成功撤離在獲得中國媒體的高度關注的同時,也成為了“海外安全保護”的成功典範。

“戰爭屬於不可抗力範疇,即使中資企業十分重視境外安全工作,遇上南蘇丹這種情況,最後考驗的,是應急預案的準備和執行水準。”負責此次撤離的中資安保公司德威集團的安全專家表示。

總結此次成功撤離的經驗,據鳳凰國際智庫南蘇丹觀察員介紹,“中國安保公司在南蘇丹建立了自己的資訊收集系統,將收集的資訊免費和當地的中國企業分享,以方便大家做好提前預警。有了資訊的溝通和預警,我們的心中就有了數,就不會陷入驚慌。”

隨著我們企業在海外遇到的安全風險越來越多,幾乎所有的走出去企業都開始重視海外安保工作。但是卻有很多企業對海外安保公司的工作存在誤解,認為“安保=保安”。直接負責此次南蘇丹撤離的中資安保公司德威集團安全官周波強調,“境外安保工作需要體系化的整體安排,事前、事中、事後都須考慮,人防、物防、技防、管理相結合,評估、防範、預警、處置全涵蓋。只有每一個環節都切實落到實處,才能真正保護我們的安全。”

從德威執行本次安全撤離的成功經驗可知:安保不僅僅是現場防護,還包括一系列複雜的工作。危險還未發生時資訊收集、提前預警和應急方案的制定,危險發生後應急方案的執行和必要時刻的撤離,對中資企業而言都非常重要。

磨礪中成長,我國海外安保能力顯著增強

這次南蘇丹內戰與2011年利比亞、敘利亞內戰,和2013年南蘇丹內戰相比,雖然時間短,但是發展十分迅速,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混亂。與當時的情況不同的是,我國的海外安保能力顯著增強。

首先,大使館和安保公司協助,安全資訊共用體系逐步完善。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時,我國駐敘利亞使館缺乏對當地中資企業和中國人情況的掌握。導致在撤僑時,當地中國人的人數大大超過了我們的預期,撤僑工作計劃被迫改變。同時,在戰亂情況下,利比亞通訊、交通全部受到影響,給我們通知和組織當地中國人撤離帶來了巨大的障礙。但此次,我國駐南蘇丹大使館建立了QQ群,及時做好預警工作。在危險來臨時,它還承擔其聯絡和組織的任務。像德威這樣的安保公司的資訊收集系統也發揮了重大作用。在此次的撤離過程中,由於聯繫通暢,人員的通知和集結工作就十分順利。

另外,加強安保意識和防護措施,制定應急預案。2011年敘利亞內戰時,我國很多企業還沒有安保意識。他們沒有做好現場防護,也沒有相關的應急預案,在內戰爆發後陷入了手足無措,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但2013年南蘇丹內戰之後,我國駐南蘇丹大使館就要求所有在當地的註冊中國企業,必須制定相關的應急預案。有的中資企業的營地處於雙方激烈爭奪的地區,炮彈彈片和子彈不時落入院內,但由於企業應急防護措施得當,依然沒有員工在受傷。

相信專業力量,提升快速撤離能力。幾年前,我們很多企業還沒有快速撤離的能力,遇到危險只能“等、靠、要”,期待國家力量解救。但這會因為延誤時機而讓自身受到更大的損失。而此次南蘇丹內戰,具有2013年南蘇丹內戰撤離經驗的德威集團發揮了重要作用。2013年參與過撤離的安全官周波,如今已是德威集團肯亞分公司的總經理,他知道很多中資企業和中國公民在當地能力有限,在戰亂中只能應急避險,沒有途徑撤離。他便按照集團公司的要求主動在肯亞將飛機包下,再由當地安全官聯繫當地中國公司和中國公民報名撤離。當時朱巴機場所有的商業航班都已停飛,他便辦好了包機進入南蘇丹的一切手續,保證撤離工作順利完成。

總結南蘇丹經驗,將每個安保環節落到了實處

在安全經濟學中,一個細微漏洞,可能會影響整個安全系統的正常運作,甚至會對企業的經營造成負面影響。安保作為風險管理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是決定企業政策經營的重要因素。由鳳凰國際智庫推出的《2016中國企業海外安全管理報告》指出,中資企業普遍在安全問題上心存僥倖,寄希望於“黨和國家”的應急救援。客觀來説,很多的企業既沒有落實國家規定的安保投入,也沒有專門的安全管理團隊;一些企業即便有安保投入和預算,也只是敷衍了事。從國際經驗來看,項目安全運營成本一般是合同標的額度的1%到3%,在部分高危地區可能到10%,安全成本非常高。

對於走出去的中國企業而言,安全管理能力正在成為企業海外業務的核心競爭能力之一。那些能夠構建有效的安全管理體系的企業正在逐步淘汰那些心存僥倖而置安全風險于不顧的中國企業。

所幸,經過多年的總結,我國企業的海外安保能力大幅提升。以此次南蘇丹內戰為例,我國企業的安全保護工作可謂十分到位。所有中資企業沒有出現人員傷亡,財産損失也被降低到最小。

這種成功得益於我國使館、安保公司和當地中資企業的密切配合;也來源於在吸收了多年的教訓後,當地中資企業在我國使館的建議下,聘請了專業的安保公司,建立了完整而成熟的安全保護制度。從日常的資訊收集和應急預案的制定,到危險來臨前的預警機制,到危機來臨時的現場防護,再到最後的撤離危險地帶,每一個環節都落到了實處,也就保證了人身和財産的安全。

評 論

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