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動態

《印度洋地區發展報告(2016)》發佈:印度大國之路仍然漫長

發佈時間: 2016-07-15 09:48:58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肖昊宸    責任編輯: 毅鷗

 7月12日,由雲南財經大學印度洋地區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南亞研究》編輯部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印度洋地區藍皮書:印度洋地區發展報告(2016)》(以下簡稱藍皮書)發佈會”在京舉行。藍皮書從第三方的視角,對印度經濟社會現狀作了評估,並對其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印度崛起將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

無論是從人口、面積和GDP規模還是資源優勢來看,印度都堪稱為南亞政治與安全的中心。21世紀以來,隨著印度的崛起,其戰略目標也同時從謀求經濟利益向拓展戰略空間轉變。印度除了與美國在軍事上加強合作,通過相互借力實現各自的戰略意圖之外,還實施了“東向政策”。莫迪上任後不久,即將90年代初以來實施的“東向政策”升級為“東向行動政策”,並提出了“季風計劃”和“棉花之路”戰略。

藍皮書稱,無論是從國內還是從國際上看,印度的發展都具備諸多有利因素和條件。例如,自然資源相當豐富、政治制度比較成熟、經濟發展條件良好、政府力推經濟改革、追尋“大國夢”幾成共識,加上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主要大國競相拉攏、國際體系變革帶來機遇等,這些都將成為印度持續發展和崛起的戰略資本。同時也要看到,印度在發展和崛起進程中,還面臨國內外一些不利因素。這其中包括基礎設施落後、官僚腐敗嚴重、反對黨“為反對而反對”、貧困人口基數龐大、國內安全形勢堪憂,另有印巴矛盾難解、南亞小國不滿等。

藍皮書稱,從印度發展前景看,實現“大國夢”可期,但任重道遠。印度應揚長而不避短,充分利用其現有的有利因素和條件,正視其存在的問題,並妥善加以解決。同時,至少還需處理好以下一些矛盾。

其一,自然資源豐富,但資源利用率較低,浪費嚴重,且管理和經營不善,特別是一些重要戰略資源短缺,如石油和天然氣。其二,政治制度比較成熟,但各派政治力量相互掣肘,熱衷利益之爭,導致議會議而不決,許多議案“胎死腹中”。其三,軍事實力提升較快,但對外依賴性強,重要武器裝備大多從國外進口。其四,印度外交政策靈活,但有時也置原則立場不顧,實用主義過於濃厚。其五,勞動力資源豐富,但製造業總體上不強,就業壓力與日俱增。其六,經濟改革頗有起色,但社會不公和貧富懸殊問題相當嚴重。

綜上所述,總體上看,印度崛起雖有其相當堅實的戰略支撐,但不會一帆風順,而將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

印度經濟長期保持7.0%以上高增長可能性很小

藍皮書認為,對於印度經濟的增長前景,目前國際社會普遍持樂觀態度。但事實上,印度經濟想要在中短期內(3~5年)保持穩定高增長是有一定難度的。從歷史數據來看,自1991年改革至今,印度經濟經歷了較高位的波動式增長,有著5年左右的波動小週期,但經濟恢復都較為迅速。按小週期規律,經過2013~2015財年的中高速增長,印度經濟至多再有2年或平穩或上升的增長,此後可能會出現小幅的波動。

與此同時,當前的全球經濟放緩同樣會對印度的股市、出口等産生不利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抵消外資增加的利好。此外,儘管目前基本面表現強勁,但美聯儲加息和發達經濟體的通縮壓力都會對印度盧比造成損害,從而影響印度的對外貿易發展。

藍皮書稱,長期來看,印度經濟增長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印度發展模式的轉型。印度的傳統發展模式主要是由內需驅動增長,這種模式非常依賴能源及大宗商品的進口。在全球經濟下行期,印度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能源及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下調,降低了印度的通脹率和赤字率,進而提升了民眾的消費能力,拓展莫迪政府經濟刺激政策的空間。從短期看,全球經濟放緩似乎給印度經濟帶來了利好。但長期而言,如果能源及大宗商品價格恢復或上漲,印度經濟增長的利好因素將被大大削減。可見,如果不能改變舊有的增長模式,長期內印度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將大大增強。

與此同時,莫迪政府還將面臨另外一個增長困境,即隨著發展戰略的調整,印度對外部經濟要素的依賴性會不斷增強,印度與全球經濟的聯繫也將越來越緊密。因此,全球經濟長期放緩,尤其是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放緩將對印度經濟産生越來越多的負面影響。

除了應對外部經濟環境變化,莫迪施政還需要面對國內的固有頑疾問題。雖然莫迪政府改革將大幅改善印度的基礎設施環境,但政治體制改革和社會改革的滯後,將很難改善印度國內的制度環境。

綜合分析國內外發展要素可知,雖然發展潛力巨大、發展機遇良好,但在國內、國際大環境充滿挑戰的背景下,莫迪政府若不能克服發展戰略及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印度想要長期(5~10年)保持7.0%以上的經濟增長率將是非常困難的。藍皮書稱,中短期內印度將很難擺脫週期性增長波動問題,而且長期保持7.0%以上高增長的可能性也很小。

 

評 論

中國社會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