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觀點

全球頂級智庫評説“一帶一路”的三組關鍵詞

發佈時間: 2016-07-15 09:41:18    來源: 零點有數    作者: 毅歐    責任編輯: 毅鷗

        近日,零點集團對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蘭德公司、外交關係學會、伍德羅.威爾遜中心;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所;歐洲與全球經濟治理實驗室、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等全球10大頂級智庫在2016年1-6月公開發佈的“一帶一路”有關文章進行了整理。

        “一帶一路”決策背景和政策目標

    關鍵詞

    重塑多邊秩序;

    轉移過剩産能;

    應對“經濟新常態”;

    增進政治與文化影響力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莫裏斯 格林伯格地緣經濟研究中心與亞洲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影響》,2月1日

    中國渴望重塑多邊組織,甚至在某些時候,建立和領導這些組織。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不會終止這些雄心,某種程度上起促進作用。例如,中國“一帶一路”投資基礎設施項目,如果成功,將建立緊密的歐亞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這一計劃受到中國領導人的極大重視。中國的雄心可能被海外稀缺的項目所限制,當地居民和政府也會抵制中國經濟影響力的滲透。但是,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時代,中國的地緣政治戰略和目標將依然保持活力和可操作性。

    歐洲與全球經濟治理實驗室,Alicia García-Herrero,《中國繼續致力於發展而非改革》,3月4日

    鋻於中國國內産能過剩嚴重,很難相信重組僵屍公司、資助企業裁員等措施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累積更多産能過剩的誘因仍然存在。這就是為什麼尋找外需對中國領導者而言仍然重要。除政治和戰略考慮外,這也解釋了為何習近平主席強力推行“一帶一路”倡議。

    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生存:全球政治與戰略》,Christian Dargnat,《中國地緣經濟戰略轉變》,2016(58):63-76頁,5月20日

    在全球貿易增長放緩、服務業超製造業迅猛發展的國際背景下,中國經濟出現疲軟。中國正在努力對抗過度負債、産能過剩、競爭力下降、人口過剩和資本外流等問題。對此,中國正在轉變地緣經濟戰略,主要基於兩大重要舉措:國內金融體系轉型和“一帶一路”倡議。這些舉措的成功,將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政治和社會穩定是至關重要的。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Edward K Y Chen,《“一帶一路”倡議:21世紀中國國際發展戰略》,5月25日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長期的國際經濟、社會和政治發展戰略,以應對過去十年快速變化的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地緣金融。這一舉措對中國也很重要,迎接中等收入陷阱、經濟新常態、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走出去等挑戰。鋻於地域複雜、緊張的政治局面,中國有可能爭取一個漸進的、包容和積極的態度。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Bruno Ma es,《被中國征服的新西部邊疆》,6月20日

    霍爾果斯連接東西方,是一帶一路的關鍵節點;通過最短、最直接的路線連接歐洲和中國的鐵路、公路、能源和數字基礎設施具有很大的意義。但新絲綢之路所帶來的不僅僅於此。中國希望政治、文化影響力與經濟共同增長,通過 “一帶一路”將其從全球經濟參與者改變為更積極影響和塑造的形象。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Peter Ferdinand,《向西——中國夢與“一帶一路”:習近平時代的中國外交政策》,7月1日

    習近平主席就職以來,中國國內政策和外交政策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國內,積極推進“中國夢”。在國外,領導人也變得活躍。其主要重點是中國要再次變得“強大、有影響力”。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擴大中國與歐洲陸上海上運輸聯通。倡議旨在促進中國西部發展,若能成功,也有助於轉變歐亞大陸間的經濟關係。在地緣政治方面,將擴大中國的地區影響力。“一帶一路”面對的風險和挑戰

    關鍵詞

    協調國內部門與多邊合作;

    目標野心勃勃但過於寬泛;

    海外國家政策投資風險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Larry Greenwood,《亞投行:困難時期來臨》,2月18日

    亞投行(AIIB)面臨的七項挑戰:

    1. 人力資源:人員分配過程可能陷入政治爭奪;北京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和網際網路接入限制將使它很難吸引優秀人才;

    2. 資金成本:可能面臨更低價格的債券和更高的成本,其貸款利率可能會更高;

    3. 債權國地位:主權債務違約可能;

    4. 私營公司業務:易發腐敗,需要健全的監管體系;

    5. 制約性:仍然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提高工作所需要的基礎設施投資治理和政策;

    6. 國家自主權:能力不足、決策政治化、腐敗可能使國家自主權成問題;

    7.保障措施:符合國際標準,同時簡化項目流程將是一個重大挑戰。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hristopher K. Johnson,《習近平主席的“一帶一路”倡議》,3月28日

    “一帶一路”成功的道路是曲折的。專家、學者對於該舉措過於倉促、寬泛、雄心勃勃,未充分準備表示擔憂。在操作層面,協調多個利益相異的政府部門充滿挑戰。此外,金融機構需要充分了解沿線國家的信貸風險。對於潛在的環境、政治和安全風險,企業也需要做好準備。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Sun Yun,《辛巴威本土化下的中國之痛》,4月26日

    辛巴威本土化方案“外企須將至少51%的股份轉給辛巴威當地公民”,許多中國企業將受重創。這也是中國缺乏對當地主權風險的防備以及如何在不發達、投資環境較差的獨裁國家運作經驗的教訓。中國仍處於尋求與區域重要國家間的政治、經濟合作關係和需要處理當地政治、經濟風險的兩難中。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區域發展和基礎設施項目, 將會出現更多類似的挑戰。“一帶一路”與地緣關係

    關鍵詞

    印度對“一帶一路”既融入又排斥

    中歐關係進入新一輪漫長複雜期;

    中亞可資利用的四大趨勢;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Shivshankar Menon,《中國崛起對印度意味著什麼》,3月4日

    根本而言,(中印)兩國關係是合作與競爭同在的。在核心國家利益方面,這種雙重性是明確的。中印兩國都關注完善現有的安全和經濟秩序。這就是為何印度已是亞投行和新開發銀行的創始成員國之一。但兩國存在地域競爭,因此印度對“一帶一路”倡議遲疑不決,對中國軍隊出現在印度洋沿岸敏感。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Philippe Le Corre,《中國在海外:長征至歐洲》,6月1日

    中國對歐洲直接投資顯著增長,一個相關的問題是歐洲如何迎接中國的基礎設施投資——隨著中國商品的流動性增加,歐洲大量涌入中國鋼鐵、建築材料等産能過剩行業的低價産品。一個可能的折中處理方法是歐洲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但要開拓出一些特例以保護歐洲重點産業。然而,這一矛盾的出現僅僅標誌著中歐新一輪漫長而複雜關係的開端。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Wolfgang Fengler & Aurélien Kruse,《破滅後如何繁榮?低油價時代的貿易與競爭力》,6月15日

    中亞幾乎是在一個十字路口。在經濟上,它正經歷著一場由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貨幣貶值帶來的巨大轉變。在戰略上,運輸改革存在讓該地區回歸中心的潛力。“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大規模投資可以提供中亞所需的資金。但實現這一願景需要了解和利用四個趨勢:巨大的貿易潛力、機會成本新驅動、軟措施、集群發展加大經濟規模。

 

評 論

零點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