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動態

天津第七次高校智庫論壇聚焦科技創新與創新型城市建設

發佈時間: 2016-06-30 10:40:00    來源: 天津大學新聞網    作者:    責任編輯: 毅鷗

6月25日,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天津大學主辦,國家智慧財産權戰略實施(天津大學)研究基地承辦的天津市第七次高校智庫論壇在天津大學科學圖書館一層報告廳成功舉行。論壇的主題是“科技創新與創新型城市建設”。天津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鮑培蘭,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于立軍,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徐廣宇等來自天津市委、市教育工委、市教委、天津市教科院的領導,各高校相關負責同志與智庫專家,我校師生代表以及多家新聞媒體記者出席了會議。會議由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主任、國家智慧財産權戰略實施(天津大學)研究基地主任張維教授主持。

  天津大學副校長元英進指出,此次論壇的主題與當前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與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的背景非常契合。學校近年來在國家獎、國內發明專利、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天津市首批高校智庫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科技部創新方法工作專項等國家重要科研工作中均有所斬獲。天津大學還通過建設研究院的形式積極探索科技創新成果的有效轉化與對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高效服務,管理與經濟學部、教育學院、法學院等也積極開展科技創新戰略、創新創業教育以及智慧財産權戰略等方向的研究與實踐。元英進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進一步拓展學校的智庫工作領域,提升智庫服務水準,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天津市的科技創新工作與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中。

  天津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鮑培蘭對本次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談到,2015年,天津市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強新型智庫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智庫建設的思路、目標、工作要求和相關支援政策。市教育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的部署要求,積極推進高校智庫建設,制定智庫建設方案,建立資助支援機制,搭建對接服務平臺,開展決策諮詢研究。這次高校智庫論壇是天津市教育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央有關部署要求的具體行動,對我市搶抓五大疊加戰略機遇,推進技術創新,加快科技強市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在專題報告階段,科技部發展戰略研究院副局級調研員王宏廣闡述了為什麼要進行科技創新、我國科技創新現狀、未來目標以及如何建設科技強國四方面。在如何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問題上,王宏廣建議完善科技強國指標體系,找準創新重點,造就尖子隊伍,營造創新文化,創新科技體制,並分別進行了具體闡釋。

  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平主要圍繞《中國創新城市評價報告》,對天津與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的綜合創新實力進行了比較。天津和津滬深比較的劣勢在於創新人力投入相對不足,創新財力投入相對不足,企業創新財力投入不足,創新技術産出相對不足,高新技術産品缺乏競爭力,産業結構有待優化。天津的相對優勢是勞動生産率水準優於京滬深,企業創新活力具有相對優勢。由此,何平總結認為,天津與京滬深比較,在創新上還有一定的差距,要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

    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旭東對天津建設創新型城市提出三點建議:首先,把吸引人才放在第一位,為人才提供有競爭力的物質待遇,創造可以安居樂業、靜下心來搞創新的環境;第二,讓企業有充分的發展空間,創造條件讓企業喜歡天津,真心願意在天津發展。第三,大力促進持續的知識創新。創新、特別是重大的創新需要以新的知識為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本地的一流高校、研究所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董潔林分享了她對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的思考。傳統産業無論是從業者人數還是經濟産出,都仍然是中國工業的脊梁。但從業人員文化程度不高,工藝流程古老,設備技術含量不多,近年來國內外市場都逐步萎縮,四面八方的競爭壓力讓傳統産業舉步維艱。歷史上工業革命的本質是對傳統行業進行全新的改造,下一波的所謂“第三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4.0”等也將是如此。董潔林具體介紹了“萬眾創業、大眾創新”形勢下,城市如何選擇創新重點,如何思考和佈局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她對天津優勢傳統産業提出幾點想法:第一,天津傳統工業體系龐大,輕産業、汽車産業、石化産業、冶金和金屬加工業、機械裝備業等是本地的巨大優勢,應把這些産業的轉型升級當成本地創新最重要的戰略。第二,天津的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成就斐然,但潛力仍然巨大。第三,政府應該引導行業性轉型升級,而不僅關注局部工廠改善。第四,密切關注可能出現的對傳統行業的顛覆性技術和思維,及時納入本地工業體系。

  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教授齊二石主要圍繞“創新思維和管理創新方法”展開論述。他首先分析了創新思維和理念的重要性,以及正確的理念和思維方法;然後從五月花船的故事入手,從技術創新概念分析管理技術創新方法和日本豐田、中電的兩個精益創新的案例;最後以實例説明瞭管理創新的研發和服務領域。齊二石認為,管理創新方法在城市管理和軍事管理中都應得到廣泛應用,對製造業和創新型城市的成功來説是很重要的。

  國家科技部發展計劃司原司長王曉方對科技創新和創新城市的形式作出基本判斷,他認為從科技和經濟關係來看,目前科技跟經濟“兩張皮”的問題已基本解決,這是提出創新發展戰略的前提。科技與經濟的融合應該是化學反應的關係。王曉方就此提出幾點基本考慮。第一,中國的創新已經由點狀的創新開始進入系統創新的階段,考慮任何問題必須有系統的思維、系統的設計、系統的組織和系統的協調。第二,要由發散型走向聚集型。80年代的政策導向包括“十二五”以前基本是發散型的,是調動個人的積極性。擅聚者為王,誰能在聚合上想到辦法,誰就能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在聚合問題上智庫很重要,智庫建設應該視為未來發展中的重要基礎性建設。智庫要聚集人才和無形資産,而吸納人才需要政府創造各種必要條件。天津要在創新型建設方面成為佼佼者,就要梳理現有政策,形成配套體系。第三,産業的聚集需要依靠平臺。創新中心和國家實驗室是現有的研發機構和研發平臺的升級版,應該更高層次、更大範圍的整合現有資源,提出新的平臺性的設計,探索一種新的管理機制和管理髮展模式。第四,要特別重視無形資産的管理。創新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是無形資産,應該像管理有形資産那樣管理無形資産,要對科研人員創造出的無形資産給予足夠的尊重。

  與會智庫專家圍繞“科技創新與創新型城市”展開了熱烈討論,來自各高校的師生紛紛表示深受啟發,獲益良多。

評 論

天津大學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