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家庭友好政策論壇:在社會治理層面保護家庭

發佈時間: 2016-05-25 09:43:08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毅歐    責任編輯: 毅鷗

2016年5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社會轉型與法治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家庭友好政策高峰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國家衛生計生委家庭發展司副司長莫麗霞、基層指導司副司長魏雲鵬,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相關專家,以及國內家庭政策領域相關專家,共同對當前我國如何從完善家庭政策角度,幫助有二孩生育意願夫妻實現意願,切實解決女性就業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會上,國家衛計委魏雲鵬副司長、人民大學人口學系段成榮教授、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唐燦研究員、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王天夫教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童玉芬教授、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楊慧副研究員都對我國家庭政策的現狀,以及二孩政策實施後對於家庭的影響等諸多方面進行了精彩的發言。

    莫麗霞司長在發言中指出,當前在人口轉變、社會轉型、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中國的家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規模小型化、類型多樣化、居住零散化、養老和服務的功能弱化。十八屆五中全會就做出了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的重大決策部署,這有利於更好地滿足群眾的生育意願,增強家庭的支援和養老的功能。但是因為家庭關係,女性就業很難平衡,家庭和事業和關係,孩子無人照料等現實問題的存在,育齡夫婦的生育意願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中共中央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管理的意見提出,要家庭婦幼和管理的功能,幼兒養育、青年少發展、老人修養、病人照料的政策,可見出臺家庭友好政策,增加對家庭的外部支援,已經成為政府部門的重要責任。

    李建民指出,中國需要獨樹一幟的家庭政策模式。他説,世界各國的家庭政策實踐,都應該值得我們借鑒,我們中國的家庭的變化,家庭與社會關係的變化,實際上跟許多國家是有共性的,這種共性實際上是我們來借鑒這些國家家庭政策的非常重要的基礎。同時,中國還有很多自己的特殊性,這些特殊性也從需求方決定了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家庭政策,至少現在我們推了中國家庭政策跟很多國家是不一樣的,也可能我們會獨樹一幟一個新的模式。

楊菊華在發言中提出了他的幾點建議:第一,健全機構的建設,要突出公共政策中家庭的視角;第二,産假的靈活化和陪産假,我們國家做得不錯,但是彈性工作時間還有待改善;第三,嘗試打造多元互補的育兒服務模式,建議重建以政府為主導的,以社區為基礎的,以社會為補充,以家庭為依託的多元互補的服務模式。第四,企業要轉變理念,消除對女性的就業歧視,嘗試在大中型企業與社區合作開辦托育機構。最後,由於我們長時間實行獨生子女政策,有過度育兒之風,這種情況應該有所改變。

童玉芬認為,生育對於女性來説,需要付出比較高的機會和時間成本,如果要讓我們的生育政策得以貫徹,在國家政策上非常有必要提供支援,才能使全面二孩政策和婦女的權益各方面雙贏。

唐燦則表示,在家庭政策方面,政府的作用不能缺位。涉及民生的問題上,政府應該起到什麼樣的作用?監督、管理、制定管理規則,還有評估等等,需要有一系列的準入門檻和考評,現在這方面是沒有的。所以現在的市場基本上進入了一種無序化的狀態,缺乏真正的一整套的管理規範。

王天夫在發言中指出,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人是從家庭裏面生長出來的。所以家庭的中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隨著社會的轉型,家庭很多功能慢慢讓渡給國家、社會、市場,家庭的整個規模、功能在萎縮。所以對於家庭,一定要有保護措施。不僅在政策措施上,更應該在綜合的社會治理層面展開。

段成榮認為,目前對家庭的重視是非常碎片化的,並沒有成體系地把家庭的問題、婦女問題、孩子問題,以及老人問題,好好梳理一下,包括我們的學術討論,更多的是局限在一些特定的問題層面,而不是全方位的關注,這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同時在這個基礎上,設立一個整體的完整性的家庭的制度和政策。本次論壇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新華社、中國新聞社、央廣中國之聲、華夏時報、南方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新京報、中國新聞週刊、小康雜誌、人民網、鳳凰網、和訊網、中國網、觀察者網、中國人口報、檢察日報、健康報等多家媒體對研討會進行了報道。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