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江蘇省旅遊協會、溧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新常態新溧陽新方向——‘長三角·新經濟’系列高峰會暨溧陽産城融合推介會”在南京舉行。峰會間隙,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接受了交匯點財經記者專訪。
交匯點財經:供給側改革現在是一個高頻詞彙,似乎各行業都在高喊要進行改革,供給側改革會是“萬金油”嗎?
劉元春:這肯定是誤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有它的重點、目標、途徑,並不是任何産業都要進行。實施供給側改革要把握好切入點。目前供給側凸顯的問題是低端供給過剩,高端供給不足,産能過剩的行業出現大量庫存、大量呆壞賬、大量“僵屍企業”。所以現在清理“僵屍企業”、清理呆壞賬、清理高庫存、降低債務就是切入點。供給側改革不是就結構調結構,核心是通過結構性的改革,加速新舊産能的轉換。
另外供給側改革過程中,尤其是去産能的同時,會帶來相應産業的陣痛。快速去産能的過程中,可能會導致局部區域經濟下滑。人員剝離、債務安置等問題,也可能帶來一些社會問題、財政壓力,這就需要社會各界在統籌方案下“勒緊褲腰帶,渡過難關”。
交匯點財經:供給側改革會是一個長期過程?還是一個需要快速進行的“轉身”?
劉元春:供給側改革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實施的,要遵循大破大立、不破不立的原則,同時要抓住世界經濟的轉型戰略機遇期。所以今明兩年是供給側改革的“窗口期”。對於目前影響中國經濟內生運作的一些毒瘤,要通過供給側改革來摘除,要認識到“死一片、轉一片,才能活一片,發展一片”,要給市場騰出空間,凈化經濟運轉的環境。但是我們不僅要做存量調整,還要做增量調整,只有通過增量的調整,才能緩解陣痛。要從中高端製造、新興産業、新興業態、服務業的發展上面做足文章,為存量調整提供比較寬鬆的條件。
交匯點財經:您此前曾經説過,今年或許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在您看來,江蘇未來經濟走勢是怎麼樣的?會不會經歷經濟發展“嚴冬”?
劉元春:江蘇經濟在中國經濟裏面屬於排頭兵,江蘇經濟轉型的步子比全國快,因此負擔相對其他地區,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壓力要小。但是江蘇是整個中國經濟的一部分,也是世界經濟的一部分,受世界市場、中國市場的影響非常劇烈,目前來看和全國經濟基本是同步的。從基本面來看,雖然一季度出現了一個小陽春,但是更嚴峻的考驗還在後面。
交匯點財經:江蘇應該在哪些方面重點佈局?哪些問題值得特別去注意?
劉元春:要強化産業戰略的佈局。這一輪供給側改革不僅是産業調整,更是機制體制的改革、創新,最核心的是政府要進行自我革命,簡政放權。就江蘇來講,不要把供給側改革簡化成供給側調整,不能只有調整、沒改革。
江蘇在創業創新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蘇錫常做得都不錯。戰略性新興産業的佈局中會有問題出現,例如此前的無錫尚德模式。但要形成容忍創新失敗的保障模式。
交匯點財經:在供給側改革中,去庫存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尤其是樓市去庫存方面。目前江蘇的情況比較特殊,南京和蘇州兩地樓市表現“過熱”,但是其他城市庫存去化依然是難題。在這方面您對江蘇樓市去庫存有什麼具體建議?
劉元春:在房地産方面,江蘇要兩手抓,要從更高的民生角度、宏觀經濟運作角度來使地産市場、土地市場步入到可持續發展的路徑。一方面要抓供給,因為你會發現房地産竟然變成了中心城市發展“短板”。所以,中心城市的土地政策,應該進行大幅度的創新,進行相應的放量。而在三四線城市或者一些庫存過高的區域,要進行去庫存。所以在江蘇,必須要因城施政、分類治理,而不能夠一刀切。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
交匯點財經:江蘇也是鋼鐵大省,在去産能方面,江蘇有沒有特別的地方?
劉元春:江蘇鋼鐵雖然産能過剩,但是生産方式、技術水準並不落後,鋼鐵産能的利用率並不低。江蘇去産能,不能簡單的按照河北模式、東三省模式來操作。未來加強國際産能合作,是一個可以開拓的思路。
交匯點財經:改革中解決債務問題,就不得不提債轉股,您怎麼看債轉股?
劉元春:債轉股是要將相應的債務轉成股份,這樣能化解企業的財務成本,從而盤活整個經濟,使一些企業能輕裝上陣,使中國經濟良性迴圈。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初衷,但是在實施過程當中,會導致市場擔心,擔心債務轉讓成為銀行的負擔,從而從原來剛性的債務轉換成軟性的股本,實際上是將問題進行轉移,問題進行掩蓋。
但目前需要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在中國目前債務率過高的情況下,要想使企業能夠正常地運轉起來,債轉股是短期的舉措。當然,不可能通過這個舉措解決根本性的問題。
交匯點財經:當前形勢下,請您給江蘇讀者一些投資建議,需要警惕哪些方面?
劉元春:首先,民間借貸不要去踩,今年第二、三季度會是債務的高發期。老百姓要強化資産配置的常識,要認識到不是利息越高,就越好。重點關注一些安全性資産,因為經濟企穩探底的進程,也是風險逐步釋放的過程,不安全性的資産會很多。老百姓缺乏專業判斷能力,資金池比較透明、落地項目比較中長期的理財産品可以做,一些績優的股票,也可以考慮。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