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觀點

王莉麗:創新發展中國特色高校智庫

發佈時間: 2016-05-05 10:12:26    來源: 光明日報    作者: 王莉麗    責任編輯: 毅鷗

王莉麗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新聞學院副教授

——基於美歐高校智庫經驗的思考

2014年年初,教育部在《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推進計劃》中明確提出,高校智庫應當發揮戰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養、輿論引導、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中國高校智庫的發展迎來了黃金時代。高校不僅是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基地,也具備為黨和政府提供決策諮詢、為社會提供科學諮詢的智庫功能。推進中國高校智庫建設,對於國家發展和民族崛起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紛紛成立或加強了以高校智庫建設為導向的跨學科研究機構,在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發展建設過程中,高校智庫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與此同時,其中的問題也不斷凸顯。

中國高校智庫的未來發展,既要借鑒歐美高校智庫的成功經驗,也要創新中國特色高校智庫發展模式,必須堅持人才資本優勢,在多元化的智庫市場競爭中,保持核心競爭力。

1.美歐高校智庫的基本發展模式與特點

從研究內容與功能定位上講,美歐高校智庫主要有三種基本模式,並呈現出具有共性的發展特點。

從其研究側重點與人才培養的視角進行分類,美歐高校智庫可分為三類:基礎研究與戰略研究相互結合類。這一類型高校智庫能夠在重大戰略研究方面提出創新見解併發揮重要影響力。比如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機構都屬於這一模式。強調戰略和政策導向研究與人才培養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院是這一類高校智庫的典型代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多年來的歷屆領導階層與美國決策層面關係密切。重視專業化發展類。這一類高校智庫一般具有某一研究方向的豐厚積累,強調專業化的問題研究與人才培養。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即屬於這一類。從總體上看,這類高校智庫明顯的特點是專注于某一領域的研究,有著相當齊備、專業化導向明確的學科設置,同時在專業領域有著關鍵性的政策影響。

在世界各國眾多高校智庫發展過程中,除了本文提到的這三種基本模式之外,還存在其他不同模式,但基本上都是在這三種基本模式基礎上的演變與發展。除了發展模式之外,美歐高校智庫在發展特點上也呈現出一些共性。

強調問題導向。美歐重要高校智庫普遍以問題為導向,特別是以當前社會和外交政策與戰略中所面臨的一系列尖銳挑戰作為研究客體,從中提出切合實際,同時也基於學理基礎的分析和結論。無論國際還是國內議題都是針對當下最為緊迫和亟須解決的問題而設置。

重視研究生培養。美歐高校智庫普遍重視研究生培養,並著重培養研究生人才深層次的經濟分析能力。這使得高校智庫成為政策人才的搖籃。

獨立性與國際利益並重。從美歐經驗來看,無論是哪個國家,在什麼樣的政治體制之下,政府部門和各個黨派都非常關注與決策有密切關係的高校智庫成果。但是,他們通常並不直接影響這些學術機構獨立開展研究工作。美歐高校智庫在研究中強調獨立性,提倡學術自由,但事實上,各國高校智庫對於國家利益的恪守和國家尊嚴的維護,在研究生培養中和政策研究成果中都可以窺見蹤影。

注重專業化智庫發展。美歐重要高校智庫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專業導向明確的智庫。無論是國別、區域問題,還是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等各個領域都有一大批有影響力的高校智庫。

高校智庫與官方智庫、民間智庫在思想市場上形成一種良性互補機制。高校智庫偏重於長期性和戰略性研究,官方與民間智庫偏重於緊迫性政策和對策研究。據美國研究機構統計,在美歐智庫中,有一半以上是依託高校建立的智庫。

2.中國高校智庫的現狀與問題

中國高校智庫的發展普遍起步較晚,還處於發展模式的探索和完善階段,目前所體現出的模式和特點與美歐高校智庫有著很大一致性。中國高校智庫的政策研究與戰略研究普遍建立在深厚的學科基礎之上,許多智庫在政策、戰略研究與人才培養兩個維度上普遍偏重於前者,而在研究生人才培養方面較為薄弱。在中國智庫建設熱潮中,還出現了高校與企業共建智庫的市場化運作模式。

目前,中國高校智庫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從機構本身來講,高校內以智庫為導向的研究機構數量眾多、資源分散、研究水準良莠不齊,難以形成跨學科研究的合力。對於一些已經明確高校智庫定位的研究機構而言,其發展模式和管理機制還處在摸索階段,短時間內其創新能力和影響力也難以充分顯現。從高校智庫的核心人員層面看,高校教師承擔教學、科研、學生服務、社會服務四重任務和角色,缺乏在政策研究上的時間與精力,這將成為中國高校智庫未來發展中的一大阻礙。從高校智庫的制度建設和激勵機制層面看,高校的科研考核體系普遍以學術研究、基礎研究為重,對智庫所從事的政策研究與戰略研究缺乏科學考核機制,缺乏對智庫研究人員思想成果和社會貢獻的應有認可。即便有的高校在科研評價體系中對智庫研究的價值作了一定認定,但依然是置於科研考核的邊緣。這嚴重影響了高校教師從事智庫研究的積極性,制約了高校智庫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

    3.中國高校智庫的理想發展路徑

與美歐高校智庫相比,中國高校智庫未來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理想的發展圖景是:

高校智庫在發展壯大的同時推動高校自身的發展。當代高校應當承擔為國家發展提供智力支援的重要功能。一方面,高校的深厚人才基礎和研究底蘊為智庫發展提供了核心推動力;另一方面,智庫研究的跨學科特點、現實針對性、戰略導向性也將對高校的人才培養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高校智庫充分發揮思想創新、政策建言、影響輿論的重要作用。高校智庫一方面幫助政府清晰認知面臨的複雜內政外交問題,另一方面為政府提出新思想和可供選擇的具體政策方案。高校智庫通過舉行各種公開會議為社會公眾與專家、政府官員搭建面對面溝通平臺,增進公眾的政治參與熱情和對公共政策的了解。另外,高校智庫通過在媒體上發表見解、文章,解讀國內、國際問題和公共政策,客觀上承擔塑造和引導輿論的功能。

高校智庫逐漸承擔起為政府培養制政施政人才的職責。一方面,高校智庫可以加強戰略導向、政策導向的研究生人才培養,為國家發展培養政策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智庫與政府之間可以建立一定的高層次人才流動機制,搭建知識與政治的橋梁。

高校智庫積極推動公共外交,加強與世界各國智庫的交流與合作,成為公共外交和國際政治傳播的主力軍。迄今為止,世界對中國的了解依然缺乏,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中國經濟的崛起抱有偏見,在這樣的形勢下,高校智庫要承擔起積極溝通西方智庫、影響西方主流精英和公眾輿論的重任。

高校智庫的發展是中國智庫整體發展模式構建中的重要部分,對高校智庫而言,應該從組織架構、科研考核等幾個關鍵層面進行改革,同時還要注重理論建設與戰略研究,加強智庫專業化、差異化發展。

建立穩定、科學的組織架構與可持續機制。高校智庫要真正成為一個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必須建立穩定和科學的組織架構與管理機制。高校智庫要有一定數量的研究生,開設政策研究導向的課程,從而形成一種政策人才的培養機制和可持續機制。

尊重和激勵思想創新。就中國高校智庫而言,要在現有科研考核機制基礎上進行改革,以適應高校智庫實際發展的需要。要根據高校智庫的角色定位和功能需求,制定出一套真正對高校智庫研究人員有激勵和保護作用的靈活的考核制度,以期為國家發展培養出一批具備全球影響力的高校智庫精英。

注重理論建設與戰略研究。在理論建設上,高校智庫要緊密結合中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和國際趨勢,加強系統性理論研究,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理論。要與國內其他智庫、研究力量加強合作,逐步形成“中國學派”,擴大我國在國際智庫界和學術界的話語權。在戰略研究上,要緊密結合我國發展現狀,加強重大戰略性問題的研究。要善於見微知著,增強研究的前瞻性和預見性。

重視專業化智庫建設與人才培養,強調綜合性與專業性並重。高校智庫建設中要結合各高校自身的學科特色和優勢確定研究定位,形成相對固定的研究特色和風格,在智庫的研究領域設置上也要以高校本身的學科基礎和特色為本,形成中國高校智庫在研究領域上的專業化和差異化發展。

評 論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