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動態

美國大選與對華政策研討會在京舉行

發佈時間: 2016-04-11 14:58:58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王琳互動    責任編輯: 王琳_觀點

4月9日美國大選與對華政策研討會暨人大重陽智庫作品系列之《美國的焦慮》在北京舉行新書發佈會。這部書的觀點先後被美國《紐約時報》、《外交政策》、英國《金融時報》、日本《外交學者》等一流外媒引述,還得到了像王緝思、黃仁偉、姚雲竹、房寧、院宗澤等國內諸多大家的推薦。

 

美國《紐約時報》此前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報道該書的作者。“人民大學學者王文認為,西方媒體需要理解中國希望改善國家形象的努力。私營機構和其他體制外的機構都在致力於中國國家形象的提升,這是一件相當不錯的事情。”而這本《美國的焦慮》一書中, 的確也是記述了作者許多次影響美國精英層的案例,比如,作者與“歷史終結論”始作俑者弗蘭西斯•福山針尖對麥芒式的對話,讓福山最終承認“美國興衰與民主體制是兩回事”。類似的這樣引導式的對話,還有與約瑟夫•奈、李侃如、包道格、貝德等頂級美國學者。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對話並不是咄咄逼人,而是充滿著真誠的溝通與交流。

這恰恰是中國新崛起新型智庫的力量。王文作為執行負責人的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近年來異軍突出,成立僅三年多,就連續兩年被美國權威機構列入“全球智庫150強”。

對此這種新型智庫影響力,國內著名學者均表示讚嘆。美國專家、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在推薦語中寫道:“中美關係已經成為世界歷史上最為複雜的國家間關係。如何評估美國實力,了解美國在中國崛起面前的複雜心態,對中國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本書作者王文是一位近年來多次近距離觀察美國動向的中國青年學者、一個新型智庫的領導者。他的親歷式深入思考和評論,值得關心中美關係的人們認真閱讀。

 

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姚雲竹則説:“一位年輕智庫領導人兼學者,利用旅途中的點滴時間,將走訪美國的所見、所聞、所思,細錄下來,呈現給讀者。從平實但又不失激揚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眼觀美國、心繫中國的情感和立足當今、放眼未來的視野。”

 

曾兩次擔任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人的房寧教授透露:“曾兩次與王文赴美國觀摩大選,從多角度多層面觀察研究這個規模巨大、意義重大的政治實踐活動。這本《美國的焦慮》是對那些觀察的總結,也是對規律的探索,非常值得一讀。”

一些著名學者也對作者王文多年來的勤勉表示肯定。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我在王文是研究生階段時就相識。10多年,看著他從一位年輕記者成長為資深學者,飛奔於世界各國,與全球政要名流對話,洞悉國際局勢變遷。這本《美國的焦慮》匯集著他多年來對美國的親歷觀察,開卷有益。”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倪峰則説:“中美關係的未來需要更多的理論創新,需要新一代人的前仆後繼,需要更多的調研與溝通。本書作者王文無疑是探索中美關係理論創新、立足於兩國交流、新一代學者中的佼佼者。”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所長達巍則用“問題意識、中國視角和大國情懷”來表示對《美國的焦慮》一書的讚嘆。他説:“中美兩國如何處理好彼此之間的關係,是本世紀國際關係的一個基本難題。作為中國新型智庫建設中的代表性人物,一位國際問題的長期觀察者、研究者,王文觀察中美關係,總是帶著鮮明的問題意識、中國視角和大國情懷。他為中國讀者提供一種新銳視角,更為世界讀者提供一種中國聲音。”

 

此次發佈會由中央電視臺著名英語主持人楊銳主持。他表示:“我在央視主持國際對話欄目凡16載,受益於許多中外名家和很有思想的人。王文兄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位智慧和勤奮的智庫領袖,十分優秀。我們的信任和友誼來自對中國現代化和國際事務的深度關注,以及我們面對國際質疑時對中國堅定的愛和信任。他多次往返太平洋兩岸,從多方面解讀美國決策層和理論界動態,思考新型大國關係和中美的未來,不少真知灼見。”

王文曾在人民日報社、環球時報工作多年。2012年底參與創建了新型智庫。此次發佈會、他的老同事環球時報執行副主編何申權也到場。他表示:“王文曾在環球時報與我共事多年,後來又從事智庫工作,兼具記者的敏銳和學者的洞察力,這讓他往往能從一個新鮮的視角對美國進行觀察和思考。相信《美國的焦慮》一書在同類型著作中會佔據一席之地。”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