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7日,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與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中國人才50人圓桌論壇”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行。中國人才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王通訊出席論壇,並參加“加快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圓桌討論。他強調,機制體制離不開時代,人才創新要以時代為背景。
以下是他的發言記錄:
人才創新要以時代為背景
講一個時代變革的問題。我們講機制、體制離不開時代,如果工業化時代已經成為過去,而我們的思維還在過去,你無論如何是講不好創新的。剛才林澤炎同志的觀點引起我強烈共鳴,有同志認為大數據對他們的企業是摧殘,這種人我估計很快就會被時代所淘汰。我認為現在是大數據、智慧化、移動終端、雲數據的時代,這個變革如果你沒有感受,你還要談創新,那請你免談。“大智移雲”時代人才創新怎麼談呢?以時代為背景來談。
怎麼樣大題小作呢?比如説人才發現、人才爭奪、人才引進,這個機制是發現評價機制,全國都在熱熱鬧鬧地做。根據我了解,過去領導説了算,叫目光所及,領導看到了,你被發現了,領導沒看見,沒關係。為什麼看不見呢?他沒有工具。什麼工具呢?大數據。現在我們如果離開大數據、離開“網際網路+”談人才問題非常容易失誤,這是我一個強烈的觀感。大數據時代將要顛覆我們過去很多的認識,顛覆我們的人事管理、人才管理。
用大數據解決人才發現問題
最近我參加一個會議,會上説我們的評價和發現怎麼辦呢?第一大師推薦,第二同行評價,第三實踐檢驗,都對,但是不夠。比如説大師推薦,有時大師不推薦,有時大師討厭人才,有時候大師不可靠。第二同行評價,大同行評價,小同行評價也好,也有問題。像屠呦呦是中國人的驕傲,中國終於有一個諾獎得主了,但是最近有人不斷告狀把她拉下來的就是小同行的人。第三實踐檢驗,費時費力,一個檢驗幾十年檢驗不過來。這三種機制都是對的,但都是不全面的,大數據時代給我們一個武器,用大數據解決問題。
怎麼樣用大數據解決問題呢?有三個方法解決人才發現。
第一,搜索與評價功能。搞搜索與評價的人是什麼人呢?是大數據科學家。比方説著名的科學人才評價公司湯森路透,評價各個領域的人才,從2002年-2015年猜測準了38位諾獎得主,就是大數據,把全世界發表論文多少篇,哪個領域誰,拉出單來。再就是把文章裏被引用出來的引用指數,加起來猜測誰獲得諾獎。比如去年11個人獲得諾獎,猜準8個,是用大數據作為武器搜索出來的,而不是領導定。這個武器就是搜索武器。現在我們有嗎?有的。湖北省有一個周懷北,他把文章不斷在雲上出版,搞了1000多份雜誌,他不用登記。這個人跟我説,當今中國找什麼人才你找我,我都有名單、地址、電話,這個人就是一個伯樂,就是大數據的專家。這個功能是大數據的特有功能,搜索與評價。
第二,積累和聚焦功能。怎麼積累數據呢?比方説關於你,你是什麼人,我是什麼科學家,你知道你自己,其實你不完全知道自己。大數據看檔案叫小菜一小碟,一點點的數據。大數據把你檔案跟整個網路結合一起就不得了,它把成千上萬放大了。當今中國最懂大數據的是馬雲,他有我們每個人一萬個標簽,姓什麼、叫什麼、愛幹什麼、有什麼毛病、幾點起床,全知道。這個人把大數據積累,慢慢開始建檔案,當然是不能公佈的。這種積累對我們人才選拔是很好的材料,看一個人道德品質、文章發表等,八九個緯度早就弄好了,讓他選人。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周濤,電子領域獲獎是他,這個人用人才雷達找人,有九個緯度查你的狀況,比方你這個人自然狀態、朋友狀態,你是什麼人,有單位要找人就找他,靠積累産生很強的搜索功能或聚焦功能。從千人萬人裏面裏找到你,而且瞬間就可以,每秒光速的速度找你,靠積累聚焦。
第三,行為動力學研究。中國歷史上有一個人叫劉紹,是我的老鄉,當過曹操兒子的文官,管人事。這個人絕對不是冒牌貨,為什麼呢?曹操當年就被他看準了。曹操當時是憤青,有一天碰到劉紹要拜他為師,劉紹一看説你不像樣,你走開,曹操纏著他不讓他走。當時社會風氣是給你寫兩句評價不得了,一經評價身價百倍。後來劉紹寫了,曹操一看説自己是“亂世英雄”,事實證明把曹操看得透地不得了。古人的奧妙現在不能企及,但是可以研究。最近美國大學老師研究人的表情、性格、才華,研究到科學跑到你大腦裏,電腦掃描你的臉部,肌肉一動就是你自己不能控制的,下意識的動作,這叫做行為動力學。美國聯邦調查局等各個抓人的機構對這個研究很透了,現在的科學已經把古代的東西能夠現代化,這種方法能夠見微知著,通過小動作知道你是什麼事情。現代科學完全是新技術,説是依靠領導,依靠專家都是對的,但是大數據可以知人絕對是這樣的,從這來考慮轉變機制。
我跟吳江兩個是專業的人才研究機構,中國人事科學院,哪些屬於科學,心理學屬於科學,統計學用得很少。將來我們院、我們國家要推動人才走向科學,包括中組部,牢記馬克思一句話,一門科學只有充分利用數據的時候才能夠真正地變為科學,而大數據就是數學工具、數學武器。
(本文根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中國人才50人圓桌論壇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