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沈榮華:提升人才國際競爭力 推進中國國際人才中心建設

發佈時間: 2016-01-25 12:05:23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沈榮華    責任編輯: 戴麗麗

2016年1月17日,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與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中國人才50人圓桌論壇”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行。上海公共行政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名譽所長沈榮華出席論壇,並參加“如何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和“加快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圓桌討論。他分析了我國目前人才競爭力面臨的形勢,介紹了人才國際競爭力的五個評價標準,建議推進中國國際人才中心建設、實施國際人才四大戰略。他還指出,人才工作創新發展需突破“三塊短板”。

以下是他的發言記錄:

中國人才發展最好的時期

我參加了2003年、2010年兩次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全過程的起草工作,如果加上2006年那次起草,那就在北京萬壽路賓館住了五年,見證了中國人才發展最好的時期。我用四個字概括:“前所未有”,這是切身體會。第一,黨中央對人才工作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第二,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決心前所未有。“十五”首次提出,後面就是人才強國戰略。第三,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力度前所未有,現在有點小的意見,總體上做得非常好,上海也是這樣。第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成效前所未有,習主席在兩院院士大會上講105次“創新”也是前所未有。

如何實現人才國際化

上海2000年提了人才國際化三句話,一是人才構成的國際化;二是人才素質的國際化;三是人才活動空間國際化,人才資源影響力的半徑大不大,不光集聚,還要益處。總書記給了上海一句話,建設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市領導很謙虛,都講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上海定位是全球影響力,提了全球人才戰略,全球一流、全球引進、全球配置、全球接軌。這裡談四個觀點:

第一,我國人才國際競爭力面臨的形勢嚴峻

一是我們國家國際化人才數量不足。四個數據:第一,中國的國際化人才佔常住人口比例只有0.06%,187個城市提人才國際化,上海是走在前面的,上海的比例是0.73%,最新的數據,還不及上海二三十年代,那時候是2%。第三世界平均水準3.3%,最後發達國家的國際人才佔常住人口比例達到10%。上海金融人才35萬,國際化人才大概2%。

二是我們國家現在的環境不利於國際化人才的集聚。第一生産環境,第二工作的環境,第三法制的環境,第四文化環境。

三是我們國家培養國際化人才的能力不強。馬雲是我們培養的,但是這種國際化人才要培養的話還不夠,我們在上海討論了兩天,企業家是競爭出來的,不是培養出來的。

一句話概括形勢嚴峻,李源潮講過“引進外國人當中的人才,連邊都沒有沾”,沒有很好破題。

第二,人才國際競爭力有五個評價標準

這是上海研究的,供大家參考。人才國際競爭力有五個評價標準、五個度。

一是支撐度,講的是經濟、社會總體的水準和基礎教育,這條我們國家可以了,GDP是世界排第二位,政治跟人家平起平坐了。

二是寬容度,講的是人才結構的跨文化容量,也就是看能夠容納不同國家各類人群的數量和品質,這點上海應該不錯,上海包容度很大。

三是融合度,就是看這個城市不同背景文化人員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理解和合作。

四是流動度,全球範圍內引入輸出的集散能力。

五是影響度,我們人才資源影響力的半徑。

第三,建議推進中國國際人才中心建設

上午薄教授提出來人才2050,目標是推進中國國際人才中心建設,現在提出來應該是到時間了,我依據就是2014年總書記在上海講了一句話“人才開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為我們戰略性的人才思想。總體目標是到2045年左右能夠全面建成中國國際人才中心。實施步驟分三步:第一,量的積累,到2025年左右,通過各項人才計劃形成中國國際人才中心的框架。第二,質的調整,到2035年左右基本建成中國國際人才中心。第三,世界前列,到2045年中國要實現人才來源、人才構成、人才素質國際化。

第四,實施國際人才四大戰略

一是改革戰略,從政策推動要走向制度創新,通過制度改革來謀求對人才的解放。我們改革開放30多年,基本都是靠政策推動,未來30年或者更長時間就是要靠制度創新,顛覆性的一些制度幾乎沒有,最起碼用人和分配兩大制度沒有撼動。國有企業撼動了嗎,領導幹部都是任命的。

二是開放戰略,就是從封閉式走向開放式,率先實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最早出國到新加坡,舉李光耀的例子,你講講中國和美國最大區別是什麼,李光耀不假思索馬上回答,美國是全球70億的當中選用人才,中國是從13億人當中選用人才。

三是環境戰略,就是從硬環境走向軟環境,實現人格素質整個高移。

四是文化戰略,從單一文化走向多元文化,創造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良好的國際人才氛圍。

人才工作創新發展需突破“三塊短板”

加快人才工作創新發展,當前有三塊“短板”需要突破。

第一,體制短板,“三個不清”急需解決

近年來,黨管人才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黨管人才的格局已經形成,但問題和局限也很明顯。一是組織部門與人社部門的定位不清。二是組織部門與各個業務部門職能分工不清。三是組織部的人才工作部門與組織部其他部門之間關係不清。“三個不清”要求我們必須深化人才體制改革,補好體制短板,健全黨管人才工作格局。建議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正確定位:組織部門應強化戰略性管理,人社部門要加強綜合管理。二是明確職能:將各個部門人才建設列入相關職能部門的“三定”方案。三是加強力量:結構規格高配,工作人員遴選。

第二,機制短板,“四大瓶頸”急需突破

我國人才機制改革,30年有很大進展,但實質性突破不多,國有企事業單位的人事、分配兩大制度,基本上還是走“計劃”,而不是走“市場”,以致束縛了人才的創新創業熱情。根據發展新理念,結合上海改革實踐,急需突破四大瓶頸:一是人才評價瓶頸。二是人才激勵瓶頸。三是人才流動瓶頸。四是成果轉化瓶頸。

第三,環境短板,人才生態急需改善

營造良好的人才生態環境,是當前我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一是必須轉變一種觀念。人才競爭説到底就是人才環境的競爭,也可以稱之為人才創新創業的生態系統競爭。二是根據上海經驗要特別關注六個生態元素。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集群發展的高科技先鋒企業;開放的大學和科研院所;集聚的創業資本和風險投資家;專業服務的孵化器;多元融合的創新創業文化。三是要注重人文環境建設。

機制短板方面的四個瓶頸,可喜的是上海這次人才新政20條都有突破。人才評價機制方面,年薪60萬,個人所得稅12萬,上海工作四年以上,每年工作時間6個月,就可以發綠卡了,這樣不到一年時間拿到綠卡的人翻了三倍。激勵機制方面,現在是成果轉讓收益70%給個人,這個落實也不容易,華東理工大學一個成果7000萬轉讓,給個人50%,給學校10%,其他給團隊。人才流動方面,上海50萬事業單位人才,這次提了雙向流動,科技人員可以在職或者離職創業,過去是地下兼職,現在變成地上,鼓勵他兼職。條件非常優惠,單位給你保留,基本工資給你保留,你如果晉陞職稱,升職也可以做,三到五年做不成回到單位工齡連續計算。成果轉化機制也做得很好,中科院藥物研究所,過去一定要寫論文才能評職稱,這次改革以後不要寫論文也可以評職稱,如果新藥獲得新藥證書和上市批文,新藥研發團隊可得到兩個正高級和4個副高級職稱名額。

(根據速記和書面講稿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