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智庫專家為G20把脈:將全球治理納入G20計劃

發佈時間: 2015-07-31 17:21:41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毅歐    責任編輯: 毅鷗

中國網訊 (實習記者 蒲俊)2015年7月31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G20國家智庫論壇在北京開幕,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等全球最重要20個大國頂級智庫代表、部分政要及500多位聽眾參會,為今年年底的土耳其G20峰會和2016年即將在中國召開G20峰會獻計獻策。

G20智庫論壇(2015)現場

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全球主席、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前總幹事、人大重陽外籍高級研究員卡洛斯·馬格裏諾斯指出,在這樣一個全球的背景趨勢下,G20將面臨一個全新的階段,我們會有切實的增長,它會進一步促進全球經濟重新思考他們的消費模式以及做出的決策,比如在消費、勞工和資本上有所不同。我們現在面臨的更多的機遇,各國領導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到全新的市場環境下。為此,我們需要創新框架和政策指導,需要G20給全球經濟提供領導力,促進合作和全球談判。與會專家紛紛踴躍發言,多位智庫學者指出了G20現存問題,並針對性地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前瑞士蘇黎世州銀行北京首席代表、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劉志勤

前瑞士蘇黎世州銀行北京首席代表、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劉志勤認為,需要給G20做一個體檢報告。首先需要檢查一下心血管系統,也就是世界經濟結構的核心繫統。第二個表徵是供血不足,意味著我們的投資和消費乏力。第三,在中國所有的體檢都有“三高”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應用到經濟方面就是高生産成本、高福利支出和高稅收。第四,我們要檢查迴圈系統,即金融迴圈不暢。為此,他建議:第一,我們應該積極採取主動治療方案,避免消極被動治療;第二,我們要加強投資和刺激政策,提高就業和創新能力;第三,建立金融監管聯盟,保證G20成員的金融穩定和安全;第四,避免在經濟方面,為出於政治目的制裁任何國家,因為對任何國家的制裁都將對整個世界造成影響,我們必須要在使用制裁方面特別小心,不要讓經濟制裁成為政治目的的推手;第五,建立一個G20的共同富裕基金,專門負責解決貧困、就業、教育及其他亟須的問題。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殷仲義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殷仲義認為世界經濟的包容性和不平衡性,不僅僅是一個挑戰,而且也給全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一個巨大的發展空間。他指出,第一,G20應該進行結構改革,因為只有通過改革,才能夠製造世界經濟的主要的推動者;第二,G20應該落實它的承諾,進行平衡的、包容性的可持續增長,方式就是支援聯合國2015年以後的發展戰略,真正的解決新興國家、新興經濟體的問題;第三,G20應該支援一些新的平臺、新的倡議和新的機制,來優化全球治理,“一帶一路”的倡議對於全球經濟治理就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土耳其共和人民黨(CHP)主席顧問尤素福•伊蘇克

土耳其共和人民黨(CHP)主席顧問尤素福•伊蘇克先生認為,目前科技在全世界進行應用,但知識的鴻溝越來越大,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個超過數位鴻溝的大的挑戰。他希望在G20進行良好的全球治理。但科技發展並沒有在G20中發生最好的作用,這些問題可能是特別區域性的,現在很多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因為這個世界是相互聯繫的,我們在很多的經濟領域的問題,就是首先要運用科技進行分析和解釋我們的一些投資的行為。他認為,在G20的議程中首先需要考慮加強科技合作。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克勞福德公共政策學院研究院亞當·瑞格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克勞福德公共政策學院研究院亞當·瑞格認為,G20需要一個對話程式,使工作更加有效,“在G20我們有工作計劃、投資計劃、創造就業計劃、行動計劃、反腐計劃等其他的一些計劃。這些行動計劃和策略是我們計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能是會跟公眾造成一些困惑,這對領導人們和公眾是很好的,他們會有一個清晰的目標進行工作。”

 

前中國銀行副行長、國際商會執行董事、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張燕玲

儘管多位專家學者指出了G20的現存問題,前中國銀行副行長、國際商會執行董事、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張燕玲仍然對G20持樂觀態度,她認為作為一個國際組織,G20在全球範圍內的治理業績良好,贏得了最好的聲譽,它是全球治理中的最好的一個組織,如果要進行框架的改革,就會使我們的工作更加有效,我們的工作其實將來會非常複雜,不僅僅是經濟問題,而且全球的治理也會納入到G20的計劃中。在一些國家和區域的機構中,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打造一體化的經濟,同時提高全球良好治理,這樣的話就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她認為,這些意見應該通過討論落在實處,而不僅僅限于討論,“我們的目標是雄心勃勃的,我們需要一個快速健康的經濟發展,中國已經接手了“一帶一路”,並且是2016年G20的輪值主席國。所以,現在是一個黃金時期。”

攝影/蒲俊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