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日上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審計署辦公廳和審計署財政審計司聯合主辦的“穩增長政策跟蹤審計專家論壇”,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學術報告廳舉行。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蘇明參加論壇並進行發言。
以下是發言實錄摘要:
各位領導、專家,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興來參加這次會議,上面幾位領導專家演講非常好,聽了以後非常受啟發,時間已經很緊,我借此機會講三點看法。第一點看法,對審計署,從去年第一季度開始,到現在不斷在做穩增長跟蹤審計的項目,給予充分的肯定。穩增長政策跟蹤審計,包括五個方面,當前我們國家的經濟形勢非常嚴峻,增長壓力還是非常大的,特別結構調整的壓力更大,特別是現在的環境形勢,在中國歷史上非常嚴峻的時期,我們保障民生的壓力非常大,中國老齡化的社會,應該説十年前就到了,制度供給,特別是錢不夠,我們的社保、養老金、收不抵支,為什麼賬面上表現有結余,在收不抵支的情況下,國家大量投入,我們還有大量的弱勢群體,農村貧困人口,到現在為止還有8千萬,總理公佈的數據,超過兩個億。中國發展到現在,我們的增長,結構,民生,下一步走出去,“一帶一路”,我們面臨的風險,情況,都是過去沒有遇到過的。我們的實力在提高,面臨的風險在加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改革,政策創新,在不斷地推出,在這種情況下,到底我們的改革、政策做得怎麼樣,宏觀調控的作用發揮得怎麼樣,需要一些手段進行評估,進行評價。
在這麼一個大的背景下,對袁審計長,對你們從去年開始做的跟蹤審計,我感覺也給予充分的肯定,這是我的第一點想法。
第二點想法,借此機會,對審計的定位,功能,很簡要地講點看法。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目標講得非常明確,就是我們要實現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實現國家治理的現代化,同時我們構建社會的四大經濟新的體制,大的目標兩條。第一個目標,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在歷史上沒有這麼提過,我非常贊成,我們的治理能力確實要改革,要創新,要現代化。
在這麼一個大的定位下,這是我們總體改革的目標。我們的審計和國家治理是什麼關係,我理解審計應該説它是國家治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很多部門,很多政策,跟國家治理也有密切的關係,比如説財政,金融都是國家治理的工具。國家治理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簡單地講,從最高的定位,審計是國家治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
在這個大的定位下,審計怎麼樣來發揮好對國家治理的支撐作用?我理解至少要做兩件事情:第一,審計要把監督的事情做好,通過監督,通過社會各個方面,特別是把財政資金,把國有企業,把非常重要經濟活動的真實性、活法性,把這些事情通過我們常規的工作,常規的審計來做好,來發揮結構作用,我認為這是我們審計在國家治理下,這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事情,監督作用,這是我們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第二個作用,就是審計在國家治理下怎麼樣發揮我們的作用,要為宏觀調控做點事情。因為要改革,要出臺大量的政策,審計要做點什麼?不到一年的時間,抓了五個重點,通過這些審計,我們要為宏觀調控做點事情。這是我的第二個觀點,審計最重要的職能是兩個方面,監督職能和調控作用。
第三點看法,對審計下一步穩增長若干方面的跟蹤審計,提三點建議:
第一點,動態優化。穩增長的審計是一件新事情,宏觀調控針對現在的總體的經濟形勢,政策改革,不斷地優化跟蹤審計,也要與時俱進,要動態優化。現在五個方面,下一步要結合新的情況要優化,現在五個方面,下一步可能是六個方面或者四個方面,要不斷做出調整。
第二個環節,我建議要抓重點。審計工作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常規審計,基本的一些事情審計,雷打不動,按照法律去做,最重要的審計是把財政的情況搞清楚,財政資金做的怎麼樣,全社會各個部門,各個單位對財政資金使用的怎麼樣,錢收得怎麼樣,中央包括地方政府做得怎麼樣,對政府對財政的審計,這是我們審計最基本的常規審計。
第二個方面,叫做專項審計。近十年特別近五年,審計署做了大量的專項審計,對社會保障的審計,去年對土地出讓收入的審計,等等。審計署做了大量大量的工作,這些做得非常好,所以剛才姚總提到,社會各個方面,包括人大代表對審計署打分第一,我是非常贊成,你們做了大量大量的工作,老百姓非常高興。第三方面,審計署結合國家形勢的變化,結合改革政策的重大變化,不斷出臺一些新的審計,我想説審計工作,當前和未來面臨的工作是大量的,常規的、專項的、穩增長的。在一個時期要抓重點,穩增長這是新的事情,很多都在探索的過程當中,政策改革在探索,審計也在探索,在一個時期可能不宜面鋪得太寬,要重點突出,成果有可能深化,對領導、對宏觀,對於全社會影響可能更大。如果一個時期鋪得太寬,平時的工作再加上五個方面,五個方面還有很多方面,面太寬以後,有可能有的方面就弱化了。最後一個建議,就穩增長五個方面的審計而言,結合我工作實踐,結合理論各方面,特別是高院長提的大量的理論支撐還有社會其他方面支撐的基礎上,除了發現問題,審計還要看到背後的一些深層次的原因。舉一個例子,比如對財政資金的跟蹤審計,現在財政很緊張,同時財政上有大量的沉澱資金,中央各個部門、各個單位,地方政府、相關的部門,大量的沉澱資金沒花出去,財政資金沒花出去,基金沒花出去,土地財政的錢沒花出去,彩票的錢沒花出去,到底問題在哪,我感覺要深挖。我們的管理水準需要提高,為什麼結余那麼多呢?一方面財政的錢不夠,我們的增長、結構調整、改善民生都需要投入,財政在緊張的條件下安排了資金,但是錢又在沉澱,為什麼沉澱?原因很多,我想至少管理比較粗,特別是預算編制,很多方面做事情馬馬虎虎,相關部門、相關領導、相關具體的工作人員,做事情認真的程度不夠。從制度層面來講,就是預算編制,科學的程度,細化的程度不太夠,將來有了新的要求,有了新的法律,這個錢可能就花不出去。我的建議是,在穩增長,在審計的過程當中,一方面要看到問題,同時要深挖原因,要看到原因,這樣的話我們提出的政策建議,提出的改革創新,針對性可能更強。
中國網 毅歐 郭筠(實習)
評 論